教育部新定课程写入考试范围,无人质疑减负

近年来,教育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和导向,不断深化课程和考试改革。像艺术课(音乐美术)都要求纳入考试,后来有权威人士向教育部提出建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编程应该纳入中小学课程,并纳入考试范围。也有人提出,书法这项传统艺术,也应该纳入课程体系,并纳入考试,但更多的却在质疑这些举措是否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尽管这些课程都很重要,教育部在回应这些提议时,都表示要逐步将这些课程纳入中小学生考试范围,要纳入中考。但是,另外的一个问题是,中小学生传统的语数外理化生等课程内容已经足够繁重,保证成绩的同时又要兼顾其他方面发展对于学生压力是否过大?

但是,最近国家决定了,有一项知识纳入中小学考试内容,却没有听到反对的声音,因为这项内容太重要,早就该纳入考试范围,这就是急救知识。

前不久,国家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这份关于全民健康的文件里,明确提出,将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要求学生学会心肺复苏操作要领,人人都会操作,做生命的守护人。

教育部新定课程写入考试范围,无人质疑减负

智学导师点评

也许,急救知识我们早该从娃娃时代抓起了!对每个人来讲,危险有时是如此之迫近,生命有时是如此之脆弱。然而,除了医护人员外,目前我国有良好急救知识储备的人并不多。社会公众不具备急救知识和技能,可谁教给他们这样的知识和技能了?我们从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就业,都没有机会学习、实践过急救相关的知识。

在我国,急救技能普及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大多数公众并不具有最基本的急救技能。相比发达国家30%-40%的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我国急救技能不到1%的普及比例,很多人却不敢救、不会救,以至于白白地失去“黄金”抢救时机,这无疑是值得反思的。时间不仅是构成生命的尺度,关键时刻更是决定生命的因素。因此,让急救技能培训从儿童青少年抓起,对整体社会具有基础性意义。青少年学习掌握能力比较快,通过学习,将来一定会有益于社会。我们真的有必要正视急救知识了,将其纳入考试范围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

确实,在生命面前,其它的一切都是渺小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学生学习好固然重要,但是,学习成绩跟生命比起来,那就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