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即使熟讀了儒家經典,對人生也不會產生什麼大的影響

胡適提到儒家經典時說:“經書必須經過科學有效的整理才能避免以訛傳訛這種尷尬的情況發生。很多學者都認為經書難懂難學,高深莫測,是一切學問的基礎和來源,但其實不然

”。經書沒有那麼神秘,它只屬於一家之言,而不能成為獨尊之術。胡適在演講中說過這樣的話:“尊經一點,我始終深以為疑。儒家經典之中,除《論》《孟》及《禮記》之一部分之外,皆系古史料而已,有何精義可作為人模範?”其意思是說,對於有些人尊重推崇經書,他一直表示懷疑,儒家經典除了一部分外,其他都是古史資料,沒有什麼能讓人值得當成模範的。

胡適:即使熟讀了儒家經典,對人生也不會產生什麼大的影響

從漢代以來儒家就成為一家獨大的文化,一直以為科舉是中國一個偉大的創舉,這個制度可以讓一個平民走向仕途,只要你有才華就不會被埋沒,而事實並非人們想的那麼好。科舉一直在使用儒家經典作為出題的主要材料來源,歷代統治者其實都是在利用科舉來控制人的思想。在這種模式下有知識的人們只能代聖人立言,沒有自我創新。這種科舉制度讓每一個想進入仕途的人都沉溺在八股文當中,這樣是方便了統治者的統治,但也扼制了大眾的思想,社會不會有太大的進步。

胡適:即使熟讀了儒家經典,對人生也不會產生什麼大的影響

上千年的儒家經典是封建社會學校教育的主要教材以及科舉考試的重要依據,必然已被很多學者進行了修改和註解,所以儒家經典又失去了它們最初的文化底蘊,而被渲染上了更多的東西,如今的那些所謂的儒學大師們對經典的理解存在著很多錯誤之處,但這不影響他們去教學,把自己掌握的一枝半解的儒家經典教給那些懵懂的小學生,這樣真的是害慘了剛剛接觸新知識的小朋友。所以胡適也是很不贊同中小學讀經這樣的做法。

胡適:即使熟讀了儒家經典,對人生也不會產生什麼大的影響

胡適認為,即使社會上的人都熟讀了儒家經典,對他們的人生觀也不會產生什麼大的影響,對社會的進步就更不要說了,根本起不到什麼推動性的作用。他說:三五百年前的那些時代,孔子是年年祭的,《論語》《孝經》《大學》是村學兒童人人讀的……曾何補於當時的殘酷的社會、貪汙的政治?”

胡適:即使熟讀了儒家經典,對人生也不會產生什麼大的影響

用尊孔讀經來提高國民的素質和自立自強的意識,培養國民的人格,增加國民的信心,更是無稽之談。在胡適看來人格,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的習慣、以及行為秉性。而信心,則是人們敢於面對未知將來的勇氣,並不是靠讀經能完成的。胡適還以為生活在一個新潮所充斥的世界,新晉的領袖式人物,往往具備了遠超於以前領袖人才的人格魅力,他們的思想更透徹,掌握的知識也更豐富。胡適說:照我這十幾年觀察,凡受過這個新世界的新文化的震撼最大的人物,他們的人格都可以比一切時代的聖賢,不但沒有愧色,往往是超越前人的。胡適這一說法,我還是比較認同的。人類科學文化發展至今不可能再被幾千年的東西腐化了,人需要進行不斷反思進步。

【大叔的思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