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田林:岑王老山裡的產業扶貧“真經”

廣西田林:岑王老山裡的產業扶貧“真經”

國定貧困縣、自治區深度貧困縣——田林縣,位於廣西西北部,地處滇黔桂三省(區)交界,縣域面積5577平方公里,是廣西國土面積最大的縣。

田林縣境內的岑王老山長年雲霧繚繞,是廣西第四高峰。老山的雲霧,彷彿困住了田林發展的腳步。要改變落後命運,摘掉貧窮帽子,產業扶貧是必經之路。撥開雲霧,可以發現產業扶貧就在這山區裡如火如荼地開展,正一點一滴地改善山區人民的生活。

老茶林變高產林 貧困戶成致富帶頭人

57歲的黃達能做夢都沒想到,還能靠著那片種了大半輩子、差點被砍了做柴火的油茶林發財。

廣西田林:岑王老山裡的產業扶貧“真經”

油茶種植大戶、技術能手黃達能認真細緻地為低產油茶樹嫁接穗條。

“以前,種油茶全家一年的收入也就是1萬2千元左右,一家4口溫飽都成問題。”田林縣利周瑤族鄉和平村和坤屯的黃達能以前深陷窘境,養雞雞死,種地地荒,腰包沒鼓起來,債務到是越欠越多。“日子過得就像糟了的蓑衣,一扯全是洞。”

田林縣油茶林面積37萬畝,是當地主要產業之一,但品種混雜、林齡老化較多,群眾種植油茶多是抱著“人種天養、廣種薄收”傳統觀念,因此產量低下、效益不佳的油茶林有26萬畝之多,影響了油茶產業發展和種植戶脫貧致富。

為了挖掘傳統產業增產增收潛力,2013年田林縣啟動低產老油茶林嫁接換冠改造。

覺得搞種養無出路的黃達能,一邊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跟著縣裡派下來的技術員學技術,一邊心猿意馬地盤算著免費肥料、免費嫁接的穗條賣了能值多少錢,還時不時抱怨督促他學技術、勸他不要外出打工的駐村第一書記“擋了財路”。

兩年後,油茶低產林改造初見成效,每畝產量提高了2倍多,每畝效益提高了近2000元,黃達能全家收入一下子就過了6萬元。嚐到甜頭的黃達能“被征服”,把縣裡的技術員、駐村第一書記當成了“神”,一天到晚跟在後邊“跑活計”,技術也日益見長。

廣西田林:岑王老山裡的產業扶貧“真經”

利周瑤族鄉平布村的油茶低產林改後畝產量可提高4倍以上。

現在的黃達能已是當地的種植大戶、技術能手,還入選了全國本木油料“一線工匠人才庫”,不僅年收入40多萬成為當地致富帶頭人,而且還組建了自己的“技術團隊”走出岑王老山搞起技術指導的“增值服務”。

為了提升油茶產業“造血”能力,造就更多像黃達能這樣的致富帶頭人,2019年5月,作為田林縣定點幫扶單位的中國電信,投入383萬元幫助利周瑤族鄉啟動了平布村油茶低產林改造項目,改造後的油茶林將持續高產20年至30年。

平布村第一書記黃浩介紹,改造項目完成後,參與低產林改造的農戶年均收入將提高1.5萬元,而村集體經濟年增收50萬元以上,實現農戶、村集體經濟“雙增收”。目前平布村油茶低產林改造項目已帶動38戶貧困戶參與,預計改造第三年開始產果、第五年豐產,改造後的油茶畝產量提高4倍以上,每年每畝效益能提高2000元以上。

“我們還抓住中國電信幫扶村集體發展現代農業項目的機遇,成立了田林縣平乾勞務服務公司,組織本村貧困戶的精幹勞動力25人組建了機耕隊。機耕隊外出接活三四個月,隊員就能一筆不菲的收入,帶動了貧困家庭脫貧致富。”在黃浩看來,幫扶單位不僅讓特色產業“活了過來”,還培養了一大批致富帶頭人,真正做到了“造血式”扶貧。

晚熟芒果扶貧不“晚”

除了油茶產業,田林縣地勢高,晝夜溫差大,果大、味甜、清香、爽口,歷來是廣西晚熟芒果的重要產地。距離田林縣城12公里的樂裡鎮那光村,因交通便利,芒果種植歷史悠久,又有適宜的土地條件。

廣西田林:岑王老山裡的產業扶貧“真經”

樂裡鎮負責人介紹,新寧村黨支部所有青壯年黨員都是芒果種植技術骨幹。

晚熟芒果的錯峰上市,因此,晚熟芒果種植也是利用差異化優勢進行產業扶貧的理想選擇。

看準這一點,2017年中國電信投入480萬元推進那光村整村的道路、安全飲水等基礎設施和集體產業基地建設。其中,投入的70萬元幫扶那光村發展晚熟芒果特色產業,目前已建成100畝4000株的集體經濟芒果種植示範基地,以此帶動村民發展芒果種植。預計到2020年那光村芒果扶貧基地開始收成,2021年進入豐產期,每畝可產果970公斤,收入約7000元。

距那光村不遠的新寧村分水屯,田林縣樂裡鎮萬畝芒果黨建促脫貧示範基地,黨員致富帶頭人、芒果種植大戶——原新寧村黨支部書記黃立剛,與從桂林客商傅旭安一起成立的田林縣富麗水果合作社,採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和“黨員+基地+貧困戶”的新模式,承包村民600多畝土地種植芒果,並以每畝600元的價格支付租金,接納本村貧困村民在果園務工。

貧困村民在家門口務工既能領工資,又能現場學到種植技術,年底還有土地的租金進賬。村民不用離鄉背井外出打工,在家門口拿到穩定收入的同時還能照顧妻兒老小,脫貧奔小康的勞動積極性大大提高。

“現在新寧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有芒果,許多人住上了‘芒果樓’,開上了‘芒果車’。”中國電信扶貧專幹、田林縣委常委、田林縣副縣長農國寧自豪地說,目前新寧村270多戶人家,戶均有芒果30餘畝,2015年建檔立卡的66戶貧困戶現在只剩下4戶,而且這4戶有望今年脫貧摘帽。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田林縣樂裡鎮萬畝芒果黨建促脫貧示範基地水、電、路配套設施完善,現有芒果1.2萬畝,普及了燈光、黃板除蟲等無公害種植技術,掛果面積近8000畝,盛產期畝產2噸左右。按近兩年市場價估算,萬畝芒果黨建促脫貧示範基地畝產值最高可達萬元以上,成為“廣西縣級特色農業示範區”。2016年新寧村全村脫貧摘帽,2017年樂裡鎮全鎮脫貧摘帽。

小姬松茸撐起“浪平馬幫”的“致富傘”

在田林縣岑王老山深處的浪平鎮,生長著一種源自巴西聖保羅的菌類——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

廣西田林:岑王老山裡的產業扶貧“真經”

農戶正在處理採收回來的姬松茸

小小的姬松茸,這個原產國外的大自然饋贈,不遠萬里“落戶”深度貧困地區,在山溝溝裡撐起了“致富傘”,當地又一個扶貧產業發展起來了。

浪平鎮土地稀缺,人均耕地不足兩分,群眾收入主要靠耕種玉米、套種四季豆和外出務工。浪平鎮貧困人口占全縣的四分之一,是脫貧攻堅“硬骨頭”,極度能吃苦的“浪平馬幫”就誕生於此。

浪平鎮浪平村的原村委主任陳明權,曾經辭職去幹過三年馬幫。“說是馬幫,但其實我們趕的是騾子。騾子比馬的力氣大,但叫大家慣了馬幫而已。”陳明權說,幹馬幫的路上經常是日曬雨淋、風雪冰霜,環境艱苦。有一次,他的兩匹騾子在冰凍的山上失足滾下山坡摔死,讓他心裡還有餘悸。“甚至有人的全部騾馬在外發瘟病死,血本無歸,損失慘重。”

光景好的時候,“浪平馬幫”雖然辛苦但也能賺下“餬口錢”,可是常年在外趕路,家裡老人、小孩是難以照顧得到的。況且如今道路、交通工具越來越好,幹馬幫不是長久之計。

轉型是必然的。幹了三年馬幫,村民還是認可陳明權的能力,選他為村黨支部書記。陳明權賣掉幹馬幫的家當,重新拾起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擔子。

廣西田林:岑王老山裡的產業扶貧“真經”

發放現金貨款現場

一個好漢三個幫。在幫扶單位中國電信的牽頭下,在浪平鎮黨委書記蔣正波的支持下,陳明權及吳再坤等村民“千里取經”,到福建、貴州兩地的姬松茸種植地參觀、學習,回來以後決定採取“村集體+專業合作社+合作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大力推廣姬松茸種植。

2019年初中國電信扶貧工作隊推動姬松茸種植項目,在浪平鎮浪平村和塘合村建起了55個姬松茸生產大棚。其中,陳明權率先在村裡種起4個大棚的姬松茸,吳再坤也主動在村裡承包了5個大棚種姬松茸。

姬松茸首批推廣,就帶動18戶種植戶投入種植。幫扶單位還深入當地實際,打通加工和銷售渠道解決整個產業鏈的發展,保證了姬松茸的銷路。

2019年6月,姬松茸開始有收成,到10月10日已經收了8茬,累計產量17.5萬公斤,種植戶獲得收入147萬元,戶均8.2萬元。10月12日,姬松茸產業基地為種植戶發放今年第3期收成的貨款,吳再坤、姚再來、楊秀美等種植戶都分得大把現金,個個笑顏逐開。

除了種植戶實現增收,村集體經濟也增收了10餘萬元,增強了發展後勁。

廣西田林:岑王老山裡的產業扶貧“真經”

吳再坤領到第3期收成的現金後眉開眼笑

如今,浪平村全年平均產菇1萬斤/棚,農戶純收入2萬元/棚,村集體收入3000元/棚。同時,蓬勃發展的姬松茸種植業,還能吸納村裡閒置勞力共83人的就業,其中貧困戶57人。“今年內,姬松茸還能採收2茬。”陳明權笑著說。

為了把產業效應擴大,2019年5月中國電信與田林縣達成一致,把浪平鎮姬松茸種植大棚擴大到510個,並新增平塘鄉種植大棚250個,使得扶貧產業姬松茸的種植由點擴大到面。

“目前,新增的705個大棚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群眾報名預定種植踴躍。”農國寧介紹,預計到2020年,可實現760個種植大棚、年產姬松茸4000噸的生產規模,成為全國較集中的姬松茸生產基地。下一步,幫扶單位還將規劃建設姬松茸精深加工廠房及配套設備,實現“當地採摘、當地加工”,項目將惠及全縣所有的姬松茸貧困種植戶,真正實現“幫扶一個村,推動一個鄉,富裕一個地區”。(圖文來源:人民網 彭遠賀、黃楨光、曹帥)

廣西田林:岑王老山裡的產業扶貧“真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