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年邮票脱离了预订的保护,会很惨很惨?

贺年邮票自2006年发行,至今已经是第13个年头。贺年邮票首日是很难买到的,因为它没有预订,集邮公司有少量的零售,但根据初步统计数量,全国也就是几十万套,加上几万枚的首日封,总量不到100万,不到总发行量的10%。贺年邮票经常出现首日难寻的情况,这种情况,2018年非常严重,2019年依旧。

贺年邮票会出现在单枚版式和小全张版式两种上,单枚版式虽然发行量也是1000万级,但因为投放量仅有100万级,不但首日难以购买到,发行后也不见放量,需要的人只能从小全张上撕下使用。小全张是在幸运封里出现的,在50-30-15元不等的信封里夹带,好在这个小全张会很快降价,从而让撕开小全张也不至于代价过分高昂。

贺年邮票脱离了预订的保护,会很惨很惨?

2018、2019的贺年邮票,都曾高开到6元以上,2018年的贺年邮票,是随着小全张的推向市场,价格才略有降低。2019年的贺年邮票,现在是货源极少,就是出高价也买不到量,原因无他,没有多少量真正发行出来。

2020年的贺年邮资封片,更是全国几乎没有到货,就是2019年全国到货,很多邮局也是消极销售,去了往往被告知无货。

贺年邮票脱离了预订的保护,会很惨很惨?

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预订的价值。

预订可以保护集邮爱好者:

1按时获得新邮。预订相当于签订了供需合同,不能在发行日按时供应邮票可以投诉,在一些特殊情况邮票不能按时印刷出来,邮政还得发行通告致歉。

2按量获得新邮。不受其它人的侵占。在邮票暴涨的时候,零售的邮票非常容易被截流,被大户,这些都完全在邮政零售机构的掌控范围之内,因无法有效监督,投诉也没有用。

贺年邮票脱离了预订的保护,会很惨很惨?

在没有纳入预订的早期个性化邮票、贺卡邮票、普通邮资封片、贺年邮票、贺年邮资封片,特种邮资片都出现了首日无货,零售极少,邮票被截流等现象。在个性化邮票、普通邮资封片纳入预订之后,乱象就消失了。好消息是,2020年的特种邮资片也纳入了预订。

一些人幻想的邮票敞开供应,随便购买,仅仅停留在理想情况。事实上,在1984年之前,虽然邮票在邮票窗口敞开供应,但并非整套购买,而是单枚,预告也不及时,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无法集齐,更别想在首日能做出首日封来。

钱币的公开预约,会让你当天晚上熬夜约币,而且出现多次秒光的情况,体验其实也不是很好。那种想要多少就全款预订多少,送货上门的好事,好像还没能做到。

当然预订的票品能不打折是最好的,但是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贺年邮票脱离了预订的保护,会很惨很惨?

不知道您持何种态度,

不妨在评论区多多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