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稱“金老頭”,是個老北京,一手自創“絕活兒”令人歎服

自稱“金老頭”的金世崑老爺子家住什剎海邊上,是位不折不扣的老北京,不但對後海一帶的歷史典故、趣聞軼事無所不知,更有一手自創的“絕活兒”令人歎服。

他自稱“金老頭”,是個老北京,一手自創“絕活兒”令人歎服

老爺子把他親手做的這些寶貝一一陳列開來,老北京的民俗文化和老北京人的記憶便展現在眼前。

金老爺子從工作到退休一直不顯山不露水,但如今76歲的他卻冷不丁亮出一手絕活兒,震住了街坊四鄰。

他自稱“金老頭”,是個老北京,一手自創“絕活兒”令人歎服

從小在衚衕兒里長大的金大爺,自然少不了老北京人的那些習俗,養蟈蟈、養金魚、遛鳥,一樣兒都少不了。

金老爺子的“絕活兒”全藏在他的“百寶箱”裡,打開一看,都是些逼真又精緻的小玩意兒。賣小金魚兒的傢伙什兒、剃頭的挑子、拉洋片的、耍猴的立子……雖說每個都是巴掌大小,但該有的配件、該具備的功能一樣都不少,而且還都是用廢舊材料一一做出來的。

他自稱“金老頭”,是個老北京,一手自創“絕活兒”令人歎服

製作一件像模像樣的微縮模型頗費心思,每一件物件兒金大爺都會提前設計好長寬高的尺寸和比例。

老爺子的百寶箱不僅裝進了他兒時的美好記憶,還承載了無數老北京的民俗文化。

他自稱“金老頭”,是個老北京,一手自創“絕活兒”令人歎服

鄰居家的娃娃們常被金爺爺新近做得的物件兒吸引過來,為滿足娃娃們的好奇心,金大爺必然會津津有味地給他們講上一段。

說起金大爺做老物件的起因其實也很簡單,幾年前社區要辦一次老年人書畫展,不會“琴棋書畫”的他也想參與,於是就試著做出了一套巴掌大小,老北京人冬天常用的火爐子。沒想到,這套火爐子成了當年展出時的“明星展品”,很多老年人都拉著金大爺就他的這套作品問這問那,“以後也好告訴小孫子,免得將來都不知道這些是什麼傢伙什兒了。”

他自稱“金老頭”,是個老北京,一手自創“絕活兒”令人歎服

一般情況下,一個精巧的模型從原材料的收集到製作完成大概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

這兩年,金大爺開始製作那些逐漸消失的老行當和叫賣時用的傢伙什兒。“做這個就是因為過年的時候看見廟會上有人表演叫賣,還上了電視,可是他們用的挑子不對,賣小魚的挑子可不能兩頭都是笸籮。” 一臉嚴肅的神情透著老人對往昔記憶的一份情懷。

他自稱“金老頭”,是個老北京,一手自創“絕活兒”令人歎服

金大爺14歲學徒做鉗工,憑著幾十年的老手藝經常助人為樂,鄰居街坊損壞的日常用品,在他手裡都能被修理得煥然一新。

每當打開這一大盒子的老物件,金大爺甚是得意,因為這都是他用廢舊材料一點點做成的。襪板是用冰棍棍兒打磨光滑了做成的;賣小魚的笸籮是茶葉盒子的蓋銼好了當底座,裡頭的格子也是用茶葉盒子切割後安上的;魚缸則是用老伴兒吃過的藥丸子的外殼做的……“環保,又能消食解悶,還能跟大家講講以前的事兒,挺開心。”

金大爺還向記者透露了一個小秘密,他說,14歲開始他學徒做鉗工,為此打下了動手的能力,這幾十年來他的老手藝經常能幫助到別人,他自己也樂在其中。鄰居街坊的鳥籠、小學生的課桌,損壞的這些物件兒在他手裡都能被修理得煥然一新。

金大爺的“絕活兒”模型雖小,但在老爺子眼裡,這些模型遠遠不只是長寬高不到20釐米的廢舊材料組合,而是他七十載歲月留下的痕跡和回味,“雖然北京人現在的生活中早已不見它們的蹤跡,但是在老北京人眼裡可是載滿了生活的記憶”。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張鵬 文 方非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