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北市场西牌楼:岁月风烟几度,历史印记再塑

流水般的岁月远携而去的是那时的人、景和物事,但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能够留下或再现历史中的精粹与温度,在现代空间寻味和感受那些远去的况味几许。

站在沈阳北市场新建的西牌楼前,极目远望,会有旧时光景的三五游丝涌上心间,再忆几百年。

沈阳北市场西牌楼:岁月风烟几度,历史印记再塑

摄于清末的木牌楼(图片由詹洪阁提供)

历史:两座牌楼的缘与劫

据了解,原先皇寺(即实胜寺)前的东西牌楼,最初是作为该寺的配套设施修建的,时间是清崇德元年(1636)。据记载,东、西木牌楼的设置形式如同沈阳故宫的文德坊和武功坊,造型在建筑学上叫做三间四柱三楼不出头式木牌楼,立柱的上端结构依次有龙门雀替、小额坊、大额坊、斗拱、檐楼等。斗拱的结构很复杂,在使用上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据说只有皇家建筑方可使用。而对于牌楼本身,也曾有过多次修缮记录见诸史册,例如,嘉庆二十二年(1817)为预备仁宗皇帝巡幸,对盛京坛庙、三陵、宫殿实施大规模修缮,其中皇寺的部分就包含两座牌楼的夹垅。

皇寺前东西木牌楼的最终损毁,与皇寺玛哈噶喇金佛的失窃案有关。据记载,皇寺金佛于1946年3月30日失窃,牌楼的消失时间也紧随其后。1946年4月2日和4月7日,皇寺接连发生两场火灾。7日深夜,皇寺西侧的一家木器店起火,当晚西北风很大,火势很快蔓延,西牌楼、山门、东牌楼均被烧毁。

皇寺的大规模复原历史建筑工程是在2003年启动的,“皇寺鸣钟”胜景再现,东牌楼也立了起来,也就是在这一年的9月2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皇寺庙会举办。北市场,开始重新焕发耀目光彩。

沈阳北市场西牌楼:岁月风烟几度,历史印记再塑

再建:数十工匠注情之作

2019年夏天里,很多市民发现在北市场西牌楼的位置开始了封闭施工,一个好消息传来:西牌楼也开始了修建。

3个月后,在“十一”皇寺庙会启幕前,西牌楼华丽丽地竣工亮相了。宏伟之中更见微处精美,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纷纷拍照纪念。

家住附近的市民宋元宁是这场惊喜的全程见证人之一,对历史文化和安全生产颇有研究的宋老在施工期间几乎每天都到现场观看,他告诉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他见证了西牌楼从地基开始的所有建造环节,“扎实、结实,设计、施工、材质、角度都非常好”。宋元宁说,建好的西牌楼不但是光鲜亮丽的一个景观,更重要的是必须安全牢固、能持久矗立,它的建成对于提升北市场的历史文化品位和现代经济发展都极具意义。

而根据著名历史文献收藏家、沈阳晚报文史顾问詹洪阁提供的老照片,我们可以看出新建的西牌楼与照片之中所见无论形神都相当贴合。为全景还原它的建设过程,记者近日拜访了设计者田宁辉和施工方——和平区城管局下属的沈阳和平市政建设集团公司,让他们讲讲西牌楼的“再生记”。

田宁辉说,在老照片基础之上,他查阅了大量史料,对于牌楼的规格标准等做了详细研究,做出关于单翘重昂七踩斗拱、鎏金彩绘等方面的设计,并结合现在的周边环境、建筑,最终对西牌楼进行了适当放大处理,基本是比从前的牌楼大了一倍,牌坊高13米、宽18米,为四柱三间三楼清式牌楼,并做了亮化设施的隐蔽处理,夜间可以看到很美的牌楼夜景,种种设计既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古韵,又很好地呼应时代和未来的发展。匾额“北市场”三个字是由书法家刘强书写,古意十足。

沈阳北市场西牌楼:岁月风烟几度,历史印记再塑

据沈阳和平市政建设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宏茂介绍,对于这样一座深具历史意义的牌楼建设,在人力上投入体现的是满满的匠心。“请的全是有30年以上古建筑施工经验的老工匠,10名木工、10名瓦工、地基组30人、彩绘组8人、钢构组8人、亮化组7人……其中很多人都有沈阳故宫等古建筑的修缮经验。”张宏茂说,牌楼上部结构为青瓦,中部为红松木质,四根钢柱为卷板焊缝钢管。材料最优,粉饰彩绘为金龙合玺样式,图案有行龙、坐龙、升龙、降龙,福禄石墩也是仿清制式,上有蝙蝠、麒麟等吉祥图案。牌坊所用夹杆石、呛杆石和石狮子均来自石雕之乡福建惠安,每笔精工细刻,令人叹为观止。

张宏茂说,参与建设北市场西牌楼的每个人都带着一种非常朴素的情感,“就是希望为北市场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完工后很多人都发了朋友圈,感到非常自豪”。

沈阳北市场西牌楼:岁月风烟几度,历史印记再塑

未来:定标北方文化高地

北市场曾与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南京夫子庙等齐名,深蕴文化精髓和历史记忆。如今,西牌楼的复建还只是北市场大变化的其中一点,未来不远,精彩可期。

据沈阳和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曲成彬介绍,北市场的整体规划将以传统文化产业为基础,以文商、文旅、文创、文演、文展、文科、文娱为整体定位,形成以“一庙两寺”为中心内核,打造“一核、两带、四区、多点”的文化发展格局。整个历史文化街区将被打造成巨型“无墙的博物馆”,北区的建筑风格与实胜寺、锡伯族家庙风貌保持一致,统一建成为清代风格;南区的建筑风格与中共满洲省委旧址风貌保持一致,统一改造为民国初年风格,打造民国风情一站式体验商业街区;核心区内的中心广场及皇寺路东起点将打造为“北市庙街”,增加皇寺庙会的举办频率……近期目标是全方位体现老北市历史文化建筑特点,深度挖掘老沈阳历史、文化内涵,还原老北市曾经的繁荣景象,精准定位沈阳新的文化地标,实现“老北市,最(醉)沈阳”的目标,而在不远的将来,将使北市地区达到具有北方文化影响力的核心区,形成文化高地。北市场这个深集沈阳人情感归依所在之地,未来还会继续带来属于它的繁荣、精彩和更多故事。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 姜虹 摄影记者 孙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