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宮

昆明“船王”付昆祥

“再造”鄭和艦隊 傳揚中國文化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宮

付昆祥是雲南省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他一手打造了鄭和古船隊模型,真實再現了鄭和七下西洋的盛景,曾在大西南的國際航海日大展中一鳴驚人,如今他製造的船模遠銷世界各地,被多位名人爭相訂購,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也曾寫信表揚過他,而他心中卻始終存著一個夢想,就是通過船模,把中國文化傳揚到世界各地。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宮



大多數人認識付昆祥,是在五年前轟動大西南的國際航海日大展,他復原的鄭和下西洋寶船在展覽上驚豔四座,可實際上,付昆祥的一大半人生,都花費在製造船模上。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宮


付昆祥:“機器是加工不了的,因為還有各種操作,要接觸的東西就會太多太多,不單是美學方面的,歷史方面的,你都要去學,包括最簡單的,顏色的搭配。”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宮


三十多年如一日的製作船模,在工作室埋頭一干一整天是家常便飯,長年艱辛打磨讓付昆祥的技術爐火純青。可漸漸的,生活變成日復一日的製造,比賽,接訂單,生產,當心愛的作品變成了謀生的工具,這讓他變得有些迷茫。直到有一天,他萌生出一個念頭,將雲南的偉大航海家鄭和的船隊進行復原。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宮



付昆祥:“複製了一個208條的一個一比五十的完整的艦隊,當時可能一開始想的200多艘船,我花個半年時間,組織幾十號人,但是開始做的時候低估了中國造船的科技含量,實際上我真正做下來我做了三年。”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宮


復原鄭和艦隊的這幾年,完全顛覆了付昆祥對船模製作的認識,在只有圖樣和文獻,沒有實際理論的情況下,復原何其艱難。靠著一點一滴的摸索,如今的鄭和艦隊已經經過了多達7次版本的改良。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宮



付昆祥:“這條船就是鄭和的寶船“天元號”,也是鄭和船隊裡的旗艦,我還取了個名字叫“甲板上的故宮”,欄杆的設計我都是按照故宮的欄杆,包括下水,都是以龍頭的形式來表現,柱子都有祥雲,在寶船上的媽祖廟,也就是鄭和的指揮船,這個建築我就把中國古建的斗拱,卯榫,在這個房子上表現出來,浮船型的結構從內到外,我都如實的表現,包括每一個船釘,每一個卯榫。”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宮


鄭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更將中國文化帶到了世界。憑藉著對職業的熱愛和匠心傳承的責任,付昆祥也決定將船模承載的中國文化傳揚到世界各地,為此他曾賣掉房子,耗資千萬堅守夢想。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宮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宮



付昆祥:“我組織了人按照一比二百的比例,做了很小的紀念品的“勝利號”給了英女王,當時英女王拿到這船感到很意外,英女王很開心,就寫了一個表揚信給我,我的船模現在有馬雲買了,有王石買了,有馬化騰買了,夠得意吧,這些名人買我的船不算得意,真正得意的,今年我到德國科技館,他們收藏我一條鄭和寶船我得意,人家不是買你的船,是買船後面的文化船後面的故事。”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宮


讓中國的偉大文化,受到世界的肯定和崇拜,這份民族自豪感支撐著付昆祥,他要繼續發揮自己的力量,帶著中國文化,走向全世界。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宮


8099999記者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