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宫

昆明“船王”付昆祥

“再造”郑和舰队 传扬中国文化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宫

付昆祥是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他一手打造了郑和古船队模型,真实再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盛景,曾在大西南的国际航海日大展中一鸣惊人,如今他制造的船模远销世界各地,被多位名人争相订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曾写信表扬过他,而他心中却始终存着一个梦想,就是通过船模,把中国文化传扬到世界各地。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宫



大多数人认识付昆祥,是在五年前轰动大西南的国际航海日大展,他复原的郑和下西洋宝船在展览上惊艳四座,可实际上,付昆祥的一大半人生,都花费在制造船模上。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宫


付昆祥:“机器是加工不了的,因为还有各种操作,要接触的东西就会太多太多,不单是美学方面的,历史方面的,你都要去学,包括最简单的,颜色的搭配。”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宫


三十多年如一日的制作船模,在工作室埋头一干一整天是家常便饭,长年艰辛打磨让付昆祥的技术炉火纯青。可渐渐的,生活变成日复一日的制造,比赛,接订单,生产,当心爱的作品变成了谋生的工具,这让他变得有些迷茫。直到有一天,他萌生出一个念头,将云南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船队进行复原。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宫



付昆祥:“复制了一个208条的一个一比五十的完整的舰队,当时可能一开始想的200多艘船,我花个半年时间,组织几十号人,但是开始做的时候低估了中国造船的科技含量,实际上我真正做下来我做了三年。”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宫


复原郑和舰队的这几年,完全颠覆了付昆祥对船模制作的认识,在只有图样和文献,没有实际理论的情况下,复原何其艰难。靠着一点一滴的摸索,如今的郑和舰队已经经过了多达7次版本的改良。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宫



付昆祥:“这条船就是郑和的宝船“天元号”,也是郑和船队里的旗舰,我还取了个名字叫“甲板上的故宫”,栏杆的设计我都是按照故宫的栏杆,包括下水,都是以龙头的形式来表现,柱子都有祥云,在宝船上的妈祖庙,也就是郑和的指挥船,这个建筑我就把中国古建的斗拱,卯榫,在这个房子上表现出来,浮船型的结构从内到外,我都如实的表现,包括每一个船钉,每一个卯榫。”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宫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更将中国文化带到了世界。凭借着对职业的热爱和匠心传承的责任,付昆祥也决定将船模承载的中国文化传扬到世界各地,为此他曾卖掉房子,耗资千万坚守梦想。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宫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宫



付昆祥:“我组织了人按照一比二百的比例,做了很小的纪念品的“胜利号”给了英女王,当时英女王拿到这船感到很意外,英女王很开心,就写了一个表扬信给我,我的船模现在有马云买了,有王石买了,有马化腾买了,够得意吧,这些名人买我的船不算得意,真正得意的,今年我到德国科技馆,他们收藏我一条郑和宝船我得意,人家不是买你的船,是买船后面的文化船后面的故事。”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宫


让中国的伟大文化,受到世界的肯定和崇拜,这份民族自豪感支撑着付昆祥,他要继续发挥自己的力量,带着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


昆明“船王”付昆祥——甲板上的故宫


8099999记者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