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破3的時候,央行為何淡然降息?物價如何走?

頂著CPI破3%,後期通脹或繼續上行的態勢,央行降息了。11月5日央行官網消息,當天央行開展4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下降5個基點至3.25%。而根據新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機制,本月第四次LPR利率報價,可能會有5個基點的下降。

CPI破3的時候,央行為何淡然降息?物價如何走?

多年來,中國央行通過調整法定存、貸款基準利率實現貨幣政策目標。儘管目前央行並未明確廢止法定存、貸款基準利率,但央行表示要發揮好LPR對貸款利率的引導作用,促進貸款利率“兩軌合一軌”,提高利率傳導效率,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也就是說,在今後較長一段的時期內,央行將通過影響LPR來引導貸款利率變動。而LPR是由政策利率(即MLF利率)和銀行點差兩部分構成,貨幣政策價格工具將由過去的法定貸款利率轉變為目前的MLF利率。也就是說,現在MLF利率的變動就代表了,中國央行決定加息還是減息。

北京時間10月31日凌晨,美聯儲宣佈降息2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範圍下調至1.50%-1.75%,為年內第三次降息。美聯儲同時指出經濟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勞動力市場強勁,經濟增長溫和,消費一直強勁增長,但商業投資和出口“依然疲軟”。美聯儲重申購買國庫券的計劃,指出通脹低於2%,預期基本持平;美聯儲還將貼現率下調25個基點至2.25%。

CPI破3的時候,央行為何淡然降息?物價如何走?

可以說此次央行的降息,就是對美聯儲降息的回應。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創近6年來新高。中金證券最新研報表示,未來2-3個季度不排除CPI接近、甚至高於4%的可能性。2020年CPI均值可能升至3.8%,而在2021年回落至1.2%。

強勁的通脹上行態勢,人民幣匯率也有貶值壓力,不少觀點認為,應暫緩降息。此次央行小幅降低MLF利率,也是對這種觀點做出了否定。

CPI不斷走高,豬肉等食品價格上升是主要推手,今年9月同比食品價格漲11.2%,豬肉價漲69.3%。但豬肉等食品價格上升主要是由供給因素造成,要解決只能從增加供給著手,僅靠靠貨幣緊縮手段是解決不了漲價的問題。

還需要警惕的是,在CPI上漲的同時,PPI已經連續兩個月處於通縮,說明當前需求疲弱導致企業經營面臨通縮壓力,亟需央行降息應對。另外,當前中美無風險收益率利差從今年第一次美聯儲降息是的50個基點,擴大至150個基點,從新回到無壓力的舒適區間。

“內部有需求,外部無壓力”的大環境,給足了中國央行調整利率的理由。

CPI破3的時候,央行為何淡然降息?物價如何走?

只是,當前的LPR機制並沒有明確MLF利率變動的幅度是否會等額體現在LPR報價中,因為還要綜合銀行點差部分的因素。今年以來,央行多次利用降準、定向降準釋放資金,降低了銀行的負債成本,在寬鬆環境下,銀行點差至少不會增加。

​今年8月,央行完善LPR報價機制,截至目前已報價三次。其中8月首次報價,1年期為4.25%,下行6個基點,5年期LPR利率為4.85%;9月第二次報價,1年期為4.2%,較上一次報價降低5個基點,5年期以上品種維持在4.85%。10月第三次報價是“按兵不動”。

預計11月20日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4.15%,下降5個基點,降息力度不僅溫和適度,也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但對於後期豬肉等食品價格上升的態勢,算不算是填了一把柴火還有待觀察。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