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栽蘿蔔空心、分叉?原來是因為土壤、水分和肥料管理都沒做好

俗語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到冬季,蘿蔔就成了大家餐桌上的常見蔬菜。蘿蔔雖說可以四季栽種,但是大多還是以秋初栽種為主。在栽培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下面這幾種畸形的果實,影響蘿蔔的商品價值。

秋栽蘿蔔空心、分叉?原來是因為土壤、水分和肥料管理都沒做好

蘿蔔變形症狀及成因

1、空心

長出空心蘿蔔的原因有許多。首先是品種的選擇,大型蘿蔔品種入土會比較深,而且肉質根膨大的速度會比較大,如果大於葉的生長速度的時,容易長成空心。第二個原因可能是播期不當。播種過早或過晚,都容易造成空心,過早消耗養分,會導致後期營養不足。

此外,還可能是因為肥水管理不當。澆水要合理,不能長時間乾旱,尤其是在蘿蔔生長的後期。土壤缺水的話,不僅會長出更多的根鬚,肉質變得粗糙,還容易造成空心。另外,後期生長時如果追肥過晚,又或者是施加氮肥偏多。讓葉子生長過盛,也容易形成空心蘿蔔。空心蘿蔔還可能是因為土壤缺硼肥。

秋栽蘿蔔空心、分叉?原來是因為土壤、水分和肥料管理都沒做好

2、分叉

其實蘿蔔分叉就是蘿蔔側根膨大的結果。形成分叉的原因可能是環境管理不當。種植蘿蔔一定要選擇排水性好的土壤,不能有石頭等硬性物質,不然會阻礙蘿蔔根鬚生長,從而導致側根膨大。第二點可能是因為施用基肥時使用了未腐熟的肥料,導致肉質根畸形。除此之外,某些害蟲也會啃食蘿蔔,抑制主根的生長,所以導致側根膨大,形成分叉。如果是大棚種植蘿蔔的話,就要注意溫度管理,保持合適的溫度。

3、開裂

蘿蔔肉質根開裂的主要原因是膨大期供水不夠均勻,或者是長時間乾旱後然後澆水過量。簡單來說就是前期蘿蔔種植過程中水分不夠,表皮變硬,後期又遇上雨水充足和溫度適宜的條件,肉質根再次膨大,表皮跟不上就容易開裂。另外,如果種植蘿蔔的土壤是比較粘重的,遇上了乾旱少雨的天氣條件,肉質根也會比較容易開裂。

秋栽蘿蔔空心、分叉?原來是因為土壤、水分和肥料管理都沒做好

防止蘿蔔變形的措施

1、品種選擇、合理密植

適應能力比較好的蘿蔔品種適短葉十三、馬耳、黃州蘿蔔等等。優質蘿蔔品種的產量高、不規則肉質根比較少。

選擇合適的時期播種,還需要合理密植,防止過稀或過密。因為種植過稀,根系吸收充足的養分,肉質根膨大速度容易過快。但是地上部製造的營養很難滿足肉質根膨大需要的量,就容易長出空心蘿蔔。

2、土壤和水分管理

為了給蘿蔔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必須選擇一個土壤排水性好、不含石頭等硬物的地塊。此外,還可以結合整地均勻施肥,防止肥料濃度過高、過於集中產生肥害。

蘿蔔播種時期如果水分管理的好,3-4天就可以長出幼苗。在生長過程中,由於根大、葉淺,所以水分的蒸發量大,就必須保證有足夠的水分供其生長。如果遇上乾旱,就要淺灌勤灌,及時排水,保持溼潤。

秋栽蘿蔔空心、分叉?原來是因為土壤、水分和肥料管理都沒做好

3、施足基肥,適當追肥

首先要注意的一點是,施肥不能選擇未腐熟的農家肥。蘿蔔種植的施肥要點是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每畝可施用2000-3000公斤的有機肥,還可以施加約10公斤的磷肥、10公斤的鉀肥或者50公斤的各種生物有機複合肥。如果選用了生長期較長的蘿蔔品種,還需要適量增加底肥,追肥就要根據苗情,大概進行1-2次。除此之外,還要適當採用葉面噴施的方式,施加硼肥,因為硼肥可以促進蘿蔔心實個大。

4、病蟲害管理

及時預防病蟲害,抑制側根膨大。病蟲害方面,蘿蔔受害比較嚴重的是菜青蟲、蚜蟲、黑斑病、花葉病毒病等較多。針對病害,可以採取植病靈等藥劑防治,而蟲害則可以採用菊酯類農藥和復配的生物農藥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