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目錄

一、導言

二、冷鏈物流發展現狀

三、中國移動“雲-管-端”解決方案

四、5G與冷鏈物流展望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一、導言

冷鏈物流一般遵循3T原則,即產品最終質量取決於在冷鏈中貯藏和流通時間(Time)、溫度(Temperature)和產品耐藏性(Tolerance)。“3T原則”指出了冷藏食品品質保持所允許的時間和產品溫度之間存在的關係。由於冷藏食品在流通中因時間、溫度的變化而引起的品質降低的累積和不可逆性,因此對不同的產品品種和不同的品質要求都有相應的產品控制和儲藏時間的技術經濟指標。

二、冷鏈物流發展現狀

冷鏈物流發展現狀——政策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冷鏈環節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冷鏈物流發展現狀——技術體系

利用RFID技術、移動通訊技術、GPS/北斗定位技術、溫度傳感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實現了冷鏈物流中對溫溼度的監控和對貨品、運輸車輛的定位,真正實現了物流可視化、貨品可追溯、監管有據可依的目標。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冷鏈物流發展現狀——產業鏈

產業鏈條可以劃分為上游的冷鏈設備製造商和冷鏈技術供應商,農產品、醫藥等生產企業以及中下游的生產企業和流通環節。其中倉儲和運輸的要求較高,大大增加了冷鏈物流的成本,同時也降低了產品的損耗率。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冷鏈物流發展現狀——運輸產品類型

初級農產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花卉產品。加工食品:速凍食品、禽、肉、水產等包裝熟食、冰淇淋和奶製品,巧克力、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藥品/疫苗。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冷鏈物流發展現狀——整體市場規模

2019年上半年,全社會物流運行總體緩中趨穩,新興物流領域發展迅猛,社會物流運行效率持續改善,企業業務規模增長總體平穩,面對外部經濟環境和競爭態勢,主動求變意識普遍增強,創新融合協調成為發展共識。

其中,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6.6萬億,同比增長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個百分點,從構成來看,上半年物流運輸費用達5.1萬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個百分點。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穩步增長,消費水平也不斷提高。在互聯網的普及下,人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對於農產品、食品、醫療等消費品的選購方式也變得越來越便利。對於網購、生鮮電商、蔬果宅配等來說,運輸環節十分重要。受益於這類消費的增長,國內冷鏈物流市場也快速發展。預計,2019年中國冷鏈市場規模將近3700億。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近4700億。

冷鏈物流發展現狀——服務供應商佔比(1)

目前,國內冷鏈物流市場快速發展,而冷鏈物流服務主要由購貨方提供。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冷鏈物流市場較為分散,提供服務的主要為購貨方進行,其實為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而供貨方佔比最少。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冷鏈物流發展現狀——服務供應商佔比(2)

百強企業區域分佈不均;華東地區最多為42家, 收入佔比為45.8%;華南12家, 收入佔比為18.47%;華中地區11家, 收入佔比19.2%;華北17家, 東北9家, 收入佔比為 9.22%;西北3家, 西南5家。

冷鏈物流向綜合性企業轉型:百強企業中國綜合性企業有21家,佔比63%,供應鏈型企業有14家23.11%,運輸型企業有26家,佔比為6.91%。按類型收入佔比排序為供應鏈>倉儲型>城市配送型>運輸型>平臺型。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冷鏈物流發展現狀——運輸類型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三、中國移動“雲-管-端”解決方案

行業痛點

1. 冷庫分佈不均

我國冷庫分佈區域性不均衡導致大量產品的冷鏈環節出現 “斷鏈”現象。

2. 數據安全需求

冷鏈物流除了保證數據上傳的必要性,還需要保證數據信息是未被篡改的。

3. 信息化程度低

由於企業規模都比較小,很多物流企業還沒有信息化系統,做不到精細化管理,企業智能化更談不上,未來冷鏈需要大數據的支撐。

4. 運輸監管無力

由於業內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和監督機制,導致冷鏈物流體系內有許多亂象。

5. 車輛調度不合理

在運輸過程中存在斷鏈和分散的問題,物流企業不得不採用“斷點續傳”的方式,進而加劇車輛調度的不合理。

6. 基礎設施不完善

我國冷鏈物流起步較晚,基礎設施較薄弱冷庫及冷藏車等資源的人均佔有量仍舊偏低,部分基礎設施陳舊且分佈不均,亟待升級改造。

冷庫分佈不均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網絡升級與低成本方案

提供短週期、低成本的網絡+模組方案。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NB-IoT連接管理

應用平臺調用OneLink的LPWA管理、開關機查詢、故障實時診斷等API預先進行故障分析,同時OneLink提供的事件動作也將快速將相關事件通過短信、郵件等方式通知智能表運營人員。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數據安全需求

APN專有通道類型

APN+公網GRE隧道:

APN方式:GRE TUNNEL。

客戶數據中心接入公網,並使用公網固定IP。

終端IP可由客戶分配地址段,動態分配。

APN+共享MPLS專線+GRE隧道:

APN方式:物聯網專用APN (共享)。

客戶平臺通過傳輸專線上連至省公司AR設備,通過IP專網MPLS 。

APN+GRE隧道的方式與PGW互通。

APN+獨享MPLS專線:

APN方式:獨享APN 。

客戶平臺通過傳輸專線上連至省公司AR設備,通過IP專網MPLS 。

APN+GRE隧道的方式與PGW互通。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運輸車輛監管問題

智能終端使用地域範圍為商戶所在位置,中國移動結合LBS位置能力和精確能力提供完善的智能終端地域範圍使用。

超時停車、送貨(LBS):

應用LBS技術可以獲取運輸車輛所在某個地理位置範圍內的運行時間、運輸里程等,運輸車輛可以將運輸車輛的反饋信息自動傳送至監控中心,並將運輸車輛在運行時所產生的數據與預計數據信息進行比較分析,超過一定範圍時及時提醒司機,發出報警信號。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未經收費站的繳費(精確定位):

應用精確定位技術可以獲取運輸車輛所在位置,可以清晰識別運輸車輛是否通過了該收費處,避免貨車師傅假報發票的行為。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提供群組管理車隊

中國移動結合企業管理實際情況,針對車隊管理中車輛來源多元化(自有物流車輛、商家物流車、第三方物流車),不易管理的現象,利用OneLink平臺提供總部企業與分支企業之間群組管理能力,實現總部的統一監管,分支企業間相互獨立,保證企業更高效運營。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群組管理

中國移動結合企業管理實際情況,利用OneLink平臺提供總部企業與分支企業之間群組管理能力,實現總部的統一監管,分支企業間相互獨立,保證企業更高效運營。

「OneLink Discovery」第10期—冷鏈物流行業洞察

OneLink平臺可根據企業客戶組織架構劃分由企業管理員進行群組組織關係的組建,並可自由進行各群組新增、查詢、刪除等操作,並保證各組織角色接受總部企業統一監管。分支企業間邏輯獨立,所有信息不可共享,只接受總部企業統一查詢監管。

便捷化卡管理與可視化賬單

● 便捷化卡管理

卡狀態管理:

物聯卡生命週期的變更,支持停復機、激活等卡狀態變更操作。

資費訂購及變更:

用戶可以自行訂購企業資費、群組資費及個人資費,並在一定範圍內進行資費變更。

通信服務開停:

對用戶已開通的語音、數據、短信服務,用戶可自助進行關停和開啟,也支持APN的開停。

流量池成員管理:

對於已開通的流量池或流量共享池,用戶可自管理流量池。

充值發票打印:

用戶可以在平臺進行充值繳費並打印電子發票

故障診斷:

可以對卡進行初步的故障診斷。

● 可視化賬單

企業賬單:

展示企業當前所有賬戶的月度消費信息。

SIM卡詳單:

展示SIM卡每一次的詳細會話信息。

SIM卡賬單:

展示每一張SIM卡的月度消費信息。

四、5G與冷鏈物流展望

1. 5G與冷鏈物流數據平臺

大數據與雲計算使得現代冷鏈物流具有高效的信息存儲和分析能力,並將成為關鍵技術。冷鏈物流節點的數據計算可分為集中式計算和移動邊緣計算, 5G在此計算方案中能夠提供邊緣計算的高速通信,同樣,海量接入的特性也使得邊緣計算和集中式計算可以無縫融合。

冷鏈物流應用場景中,存在大量的邊緣通信節點,比如冷鏈運輸車輛、冷鏈物流設備等等。移動邊緣計算將計算資源分散在用戶的邊緣側進行,降低多餘計算和數據傳輸帶來的資源損耗。5G能將所有移動節點的數據計算、存儲、緩存等置於終端的網絡邊緣,然後邊緣服務器再負責和遠端數據雲計算通信進行數據同步。邊緣計算方案使得冷鏈物流數據計算平臺不再擔任集中管理的角色,而是利用邊緣服務器完成與其較近節點的計算和數據存儲等操作,使得計算更加高效。

2. 5G與智慧冷鏈倉儲

人工智能在新一代冷鏈物流行業主要聚焦的應用是智能搜索、路徑推理規劃以及智能機器人等。在冷鏈倉儲環節下,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用來進行倉庫選址的優化,依據實際情況例如顧客、供應商以及經銷商的位置等參數進行建模,提供最優尋址方案;可以實現智能分揀,根據物品的派送地信息進行分類然後利用機器人自動分揀;可以實現倉儲的庫存管理,可以分析歷史消費數據,建立相關模型對數據進行解釋,動態調整庫存的水平,保證企業存貨取貨通道的有序性;可以提高倉儲環境下貨物運輸的性能,設計運輸機器人的行駛路徑,利用智能啟發式算法根據實際倉儲環境自動將貨物入庫上架等等。

智慧倉儲是新一代冷鏈物流行業中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最為廣泛的場景之一,5G作為傳輸層技術為其提供了有力的通信環境,同時5G的海量接入特性使得倉儲環節中很多智能終端設備在各模塊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高效率的智能倉儲來源於5G的支撐,所以5G間接地通過倉儲來為上游電商企業提供貨物保障,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務體驗。

國家對於物流企業的倉儲自動化也是十分關注,因為物流倉儲的價值是整個供應鏈最大的一個節點,使用智能化倉儲環境既能夠保障倉儲安全,更能提高出庫和入庫的效率。

3. 5G與全自動化物流運輸

冷鏈物流運輸的全自動化控制依賴於無人駕駛技術,包括物流貨車自動化駕駛、物流車隊編隊行駛以及遠程物流節點控制等等。無人駕駛技術是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交通運輸行業的一個重要領域。物流運輸過程中,物流車輛內置中央處理器,可以自主控制車輛進行加減速、轉彎、臨時制動等駕駛操作,完全可以脫離駕駛員,所有數據計算都是通過網絡遠程操控物流車輛的駕駛行為。

5G作為新一代高效性能的移動通信技術,更能推進這種車聯網模式以及無人駕駛技術在新一代冷鏈物流中使用,主要解決物流運輸中車輛之間的“共享傳感”問題,可以有效地將自動化駕駛物流車輛的雷達等探測設備從數十米的視距擴展到上百米,同時低時延、高帶寬的5G能夠提升物流車輛載入AI系統的效能,能夠在複雜的運輸環境下實現自動化物流運輸。可以使得物流運輸使用的車輛能夠突破非視距感知、數據信息即時共享等技術的智慧化進程瓶頸,助力實現物流運輸全自動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