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早期1000天,別把孩子扔給老人帶,這兩個影響很深遠

文|福林媽咪

很多年輕的夫妻想早點生寶寶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趁父母還年輕能夠幫忙帶小孩,這樣自己也可以繼續安心工作,不需要因為照看孩子出現工作的斷檔期。

而且有的寶媽會覺得,孩子小時候主要是照顧吃穿住行就可以,不需要教孩子什麼,對以後成長的影響應該不大。可實際上,雖然孩子早期可能不記事,卻不代表爸爸媽媽的缺席對孩子不會造成影響。

相反,兩歲前孩子的早教尤其重要。

生命早期1000天,別把孩子扔給老人帶,這兩個影響很深遠

嬰兒的大腦對早期的體驗和人際關係非常敏感,尤其在生命的前1000天。

自己帶孩子可以增進孩子和父母的感情。

早期孩子需要有一個心理上的母親,這個角色主要由每天帶孩子的人來擔任,如果孩子從小是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的,那麼實際上媽媽和“母親”這個角色之間是脫節的,這會為以後親子之間的關係埋下很多隱患。

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教授李玫瑾說,孩子會對2歲以前每天陪在自己身邊的撫養人有一種特殊的情感,而寶寶對自己這種心理上的依賴,遠比同樣的時間去工作帶來的價值大。

從小親自帶娃的爸媽,寶寶才會把他們當做真正的父母,父母的話在寶寶心裡分量很重,管教起來也方便很多。

把孩子帶在身邊朝夕相處,對於孩子的小習慣、小毛病和小愛好都瞭如指掌,孩子一個小動作就知道在想什麼,想做什麼,彼此更有默契,這是老人帶孩子怎麼也給不了的。

有句老話說“撅撅屁股就知道你拉什麼屎”,這就是長期自己帶孩子獨有的好處,花多少錢都買不來,聽別人說多少也不如親身參與。

只有這樣一路陪著孩子成長,才能真正瞭解孩子。

正如顏如晶在在《奇葩說》中說的那樣,父母是孩子小時候的唯一觀眾,他的成長是一部連續劇,你中間沒有參與,直接過來問孩子怎麼變成這樣了,誰都跟你解釋不了的。

而且參與孩子的成長,瞭解孩子的一切,不僅是為了以後的親子關係,這本身就是做父母幸福感的來源。

生命早期1000天,別把孩子扔給老人帶,這兩個影響很深遠

除了情感方面的影響,孩子的教育方面,老人帶和父母帶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都知道,成長環境很重要。

老人帶孩子的話,孩子接觸的是上個世紀50,60年代人的生活,知識相對老化,科技環境相對落後。但是現在的老人大多是20世紀50,60世紀的人,生活習慣和知識儲備都跟現在差距很大。

還記的之前火爆的“奶奶帶孩子跳廣場舞”的視頻,視頻裡小男孩廣場舞跳的非常順,翹著蘭花指動作十分到位。比起來廣場舞,寶媽們更希望自己的寶寶學會一項更為先進的技能吧。

另外,老人更容易溺愛孩子。老人嬌縱孩子,往往都是擔心孩子遇到困難之後心裡不舒服,怕孩子面臨危險。這樣被嬌縱的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任性、唯我獨尊。他們的經驗已經證實,只要有老人在身邊就會替自己擔責任,可以用哭鬧耍賴任意支配老人。而自己帶孩子避免了老人溺愛孩子,養成“小魔王”。

而現在的年輕父母,普遍學歷較高,也都接觸過更為科學的育兒理念,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孩子,自然基礎素質會更好一些。

所以福林媽覺得,自己的孩子還是自己帶的好,當然很忙的時候父母可以適當幫忙,但是不能以父母為主要。


開頭的時候我們說過,孩子兩歲前的早教非常重要。那麼做為新手父母,應該怎麼樣利用好自己的帶娃優勢,更好的為孩子的成長打下基礎呢?

生命早期1000天,別把孩子扔給老人帶,這兩個影響很深遠

爸媽可以記住這個“早教5R原則”。

5R原則可以確保寶寶有一個健康的開端,為寶寶將來學校教育的成功和終身能力的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5R包括每天一起閱讀(read),聽歌謠(rhyme),固定的作息習慣(routines),讚揚獎勵(reward)寶寶的成功,形成緊密穩固的育兒關係(Relationship)。

這形成緊密穩固的育兒關係,也就是說,爸媽作為帶娃主力是必要條件。

緊密,能給孩子帶來幸福感,有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固定,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孩子小時候如果經常換陪伴的人,那麼這種熟悉和依賴就需要一次次重建。

然後把陪孩子閱讀、聽歌謠作為早教內容。

早教需要有些東西做工具,繪本、歌謠、遊戲都是非常好的材料,媽媽教孩子一起玩兒,這個過程中就可以逐漸引導孩子,進行思考、練習。

形成固定的習慣為行為指導。

孩子兩歲前是行為習慣建立的關鍵期,飲食、睡眠等,形成規律,能夠保證孩子的生理健康。同時其他行為習慣的建立,例如對別人說謝謝、見到長輩問好等,也能夠成為孩子行為教養的基因。

讚揚獎勵作為反饋機制。

兩歲前孩子的行為需要引導,反覆糾正是需要的,但是從效果來說,獎勵和表揚孩子的正面行為,更能讓對孩子產生影響,引導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

這5個R都做到,才能成為一套完整的早教育兒體系。

而這些,是很多老人帶孩子做不到的。

忙於工作的寶媽寶爸們,或許想的是給孩子一個更優渥的生活環境,但是看到這裡,也應該知道,相比於孩子的早教給孩子未來造成的影響,物質條件真的沒有那麼重要。錯過了早期的陪伴和教導,可能耽誤的是孩子未來更多的可能,以及本可以更融洽幸福的親子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