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赶超日本和德国的机床工业水平吗?

倔强的函数


目前看不到希望,核心部件和高级技工影都没见着,只能说组装一些安慰下。


打不死的小强4425


就目前的社会氛围那是不太可能,不过中国迟早会觉醒,到时候赶超德美日应该问题不大,这个就得看中国人什么时候能醒了。

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繁荣都是表面上的,因为表面繁荣来得快,见效快,出政绩快,赚钱快。比如我们的下水道系统,在公路系统房地产系统等基建发展几乎排名全球第一的情况下,下水道系统几乎没有,这是我们的城市逢雨必涝的主因,这一点上面连北上广都无法幸免。为何呢?因为做下水道不出彩,也不会出政绩!但却很要命。

现在我们的国内工业也是这个问题,几乎没有自己的材料研发系统,现在奉行的是拿来主义,材料进口,加工工具进口,然后切割裁剪完再用进口的零件武装起来就冠上国产的字号开卖了,这是来钱最快的方式了。这种发展方式几乎占到国内工业系统的90%以上。

但是呢,这种工业发展模式从实际上看隐患非常大,比如最近的日本制裁韩国,日本方面拒绝向韩国提供生产所需的工业原材料,直接导致韩国工业瘫痪。我们现在国内的工业发展模式与韩国非常接近,如果此次日本制裁的是我们,我们的结局不会比韩国更好。

因此,我们应该放弃那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做法,然后从最基础的材料研发开始,只有做好材料才可以生产好的车床!希望这一天不要太遥远。


优己


中国可以做一些低端的机械设备,在数量上也会超过德国日本,可是要在高端数控机床和高端医疗器械超过德国日本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的产品不是靠喊爱国口号就能做出来的,这需要一大批沉下心来搞科研搞手艺的人用20年以上的时间积累才能干好了,请问中国现在有这样的环境吗?那些说能超过德国日本的人绝对不是工业一线的技术人员,他们都是从报纸电视上了解中国的工业。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就造出金门大桥,美国拆掉的铁路就有20万公里,比我们从大清国到现在累计建设的铁路还多。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绝大多数都是复制粘贴得到的,原创技术和引领世界工程少之又少,空喊口号只是一时的快意和麻痹自己的自娱自乐。对中国人民没有任何意义。


老杨杨宇


机床业,

中国🇨🇳比较难超越德日等国家。

机床工业之母。但中国的机床业当初的十八罗汉,还有几家。沈阳机床一直是国家输血。

我是做冲压的,稍微了解一下冲床吧,国内几个老牌都完了,徐锻民营了,慢慢的也不好,扬锻也卖给了舒乐,其他民营的都是挖来人,组装一下,我去年买扬州双赢的龙门快速250吨的,用了不到半年精度就完了。

现在国内的各个行业大多数都是在仿,没有自己的专利,没有自己的产品,更别说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了,

还有就是,计划生育,让国内没有了人口的红利,85后,90后等🈶几个能踏实的做这个行业。


彩钢穿孔压型吸音板


引用华为任正非的一段话:

越来越高科技的世界,越来越不可能由一个国家,一个公司完整的完成一件事情。在工业时代,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做一台完整的纺织机,一辆完整的火车,一艘完整的轮船,而信息社会,相互依存才能推动人类社会更快进步。


说一下我的观点:在机床领域,中国一直在努力赶上日本和德国,但有不少差距。从数控系统,核心零部件(驱动电机,轴承,刀具,激光发生器),到下游的工艺都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进步。

我们不能永远想着做第一,甚至想着成为老大,在商业市场,尤其是中国目前处于后发的形势下,技术上填补自己的空白,产业上向中高端发展。改革开放30年,不单单证明了中国人很聪明,也证明了外国人同样很精明。

机床工业的发展


机床工业包含的品类极多,每年中国机床协会会出版一本:《机床工具行业年鉴》主要以数据统计宏观统计中国机床市场的发展情况。

目前已发布的最近年份的年鉴,就是2017年的年鉴。统计的是2016年数据,统计2017年数据的年鉴至今尚未发布。

机床包含哪些?

机床包含了,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铸造机械、木工 机床、数控装置、功能部件、工具及量具量仪、机床电 器和磨料磨具等分行业的完备机床工具产业体系。

你们所见到和常说的机床,可能只是车、铣、刨、磨的一种。那并不是整个机床的全部。国内机床厂商众多,企业具有规模的企业也不少。

(数据为截止2019年10月已知最新数据)

金属机床各行业的营业收入,数据来自机床工具协会

中国机床市场当前的情况,在不同细分领域,具有不同的产业生态。在金属成型领域,包括折弯机,压力机,冲床等机床设备,目前已经覆盖了高,中,低所有品类产品。尽管高端产品可能并非十分成熟,但高端领域金属成型机床,中国技术已经完全掌握。

木工设备领域,中国市全球工业家具及消费大国,木工设备工艺应用及研发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金属切削机床,以激光为代表的金属切削机床,逐步替代了之前的剪板机,并且得多了普遍使用,在高功率超过20000KW功率领域目前国内掌握较少(大族激光已经开发出来相应产品),其他也在迎头迈进。

国内机床设备出口各个国家占比。

机床工具市场,中国也是以国内私营企业为主,尽管很多大型机床企业都是早年过期改制过来。但当下仍然迸发活力的依旧是私营企业。

例如扬州亚威,扬州杨力,江苏沃德,济南二机床厂,齐齐哈尔机床,南通锻压,广锻,扬州金方圆,苏州艾克,广锻等等。

中国锻压之乡:扬州,聚集了国内最大的几大金属成型机床龙头企业:杨力,亚威,金方圆,扬锻。

从细分产品上面说:包含11个小类的产品: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磨床、 齿轮加工机床、重型机床、特种加工机床、金属成形机床、 数控装置、功能部件,工具及量具量仪、磨料磨具。

核心技术及零部件的公关

(1)数控系统:国内在机床数控系统领域,目前主要有广州数控,华中数控,北京凯恩帝。位列全球前五位的数控系统供应商:西门子,日本fanuc,三菱,海德汉,德国力士乐,西班牙法格。

西门子,与日本fanuc在数控系统的布局都比较全面,涉及到加工中心,多轴应用,覆盖,小,中,大型机床。

其中超大型冲压联线,一直被西门子,FANUC所把持。

(2)特殊应用伺服电机:在大扭矩伺服电机领域,西门子,fanuc技术成熟度,一直比较领先。主要得益于他们有较长时间的积累。

当前的高精密机床其动力,基本都是伺服电机,尽管国内包括埃斯顿,汇川伺服均有长足的发展。但在高转速,高精度,以及超大功率的伺服电机应用领域仍然缺少时间的积累。

(3)材料工艺:

以轴承,滚珠丝杆,以及刀具为代表的机床部件,在应用中暴露出的问题仍然需要不断的改进。也许真的使用过的,甚至磨过刀的师傅可能会理解,在日本刀具和中国刀具之间的差异。

(4)新技术领域:激光

激光作为全球新一代机床工具的核心技术。在切割,焊接,达标等领域都有非常高的应用。

尽管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国内大族激光,武汉的光谷等不少激光企业都非常耀眼。在低功率阶段目前已经完全实现国产化,且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但在5000KW以上的中高功率段,国产激光发生器(激光核心零部件,目前主要由IPG把持)仍然需要不断努力。

国内机床领域的具有很强潜力的企业

北京精雕:雕铣设备,μ级精度

尽管这类加工精度,国外很早就有展示,但那不是我们的技术,这里才是我们的技术。
<strong>

济南二机床厂:大型压力机设备生产商

国内超大吨位压力机,目前主要有济南二机床厂上产。在一次成型工件领域超大吨位的压力机技术壁垒已经被攻克。

在折弯机领域,亚威机床,扬州扬力处于世界第一梯队。

在激光领域:大族激光已经在全球第一梯队行列。


机器人观察


绝对能。甚至就现在。中日德机床大比拼。谁才是冠军呢?是我们中国,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我国最先进的机床率先应用在军工领域,所以我们的武器装备工艺质量都很好。民用领域要相对滞后,所以不被人了解。国与国间的对比要综合整体来比较,这才是公平。不能拿日德好的东西来和中国比,然后得出结论日德比中国强,那中国比日德好的机床怎么不说呢??


潇洒走一回7716


这是严谨的工业体系!例如:做好电机需要好的线材(铜纯度高、密度大、绝缘漆薄且耐高温高电压),才能绕的匝数多,矽钢片要导磁高好的坡莫合金可以是普通的黑铁皮2.5倍(产生的涡流小,不发烫),轴承要间隙小且耐磨耐高温,主轴要直……才能做出比同类型的电机体积小,功率大……犹如德国人的马达,哪怕是坏了,我们国产的线材品质有差距,都因为同样的空间,本应该绕100匝数我们的线材只能绕的不够数,所以功率下降,恢复不了原来的性能……只好重新进口!修都没法修!


用户2457934810951


中国的机床技术比德美日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这是理性的说法不是口号。首先中国工业起步比较晚,而且美日德等国又对中国有技术封锁,我们国人期待太高,熟不知这东西是急不来的,就算你在某方面有大的进步,整体还是没法比的。我们三轴可以联动的时候别人已经五六七轴联动了,差距显而易见的。这跟我们的国情和体制是没那么多关系的,民族要复兴,大国要崛起,实力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我国不会像阿三一样满世界嚷嚷说他世界第一,管用吗?而是在这一个过程中先是学习复制,然后自主研发最后发明创新。现在的制造工艺相比十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了,现在国家也在大力推进科研和自主创新,再给五十年,相信会有不少改变的。


不停止6


大人,时代变了

我们可以从日本机床产业一窥原因,下图是日本机床协会JMTBA(日本机床制造商协会)公布的日本机床业发展情况,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日本机床业订单总额,2015年为14806亿日元,大约1000亿人民币左右,还没有八年前的2007年的15900亿日元订单额高,可见不管日粉怎么吹捧日本机床世界第一,日本机床最近10年处于原地踏步状态,而其世界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的,技术的先进程度直接反应在工业产值上,日本的工业产值在过去的20年几乎毫无进步,反而世界排名在下滑。如果让人知道中国工业产值2016年已经是日本四倍了,那多尴尬。

实际上,一个对日粉来说比较残酷的事实,201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已经是日本的40%,只要保证6.5%的增速,202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将会和日本差不多,这意味着,届时中国工业产值将是日本的10倍左右。

日吹们最喜欢的就是拿2014年以前的数据来说,因为2014年以后日本全面被中国超越,碾压,但是日吹很痛苦,只好麻痹自己,让自己活在2014年以前,现在已经2019了,时代变了



可怜的日吹们,哈哈哈哈


叛徒的盾牌


赶超不了,这种高精密的机器别人不教给你,你没法去模仿,模仿也只能模仿个外形,靠自己从零开始研发几乎不可能,不是一两年的事,而且耗费巨资,一台高精密机床上有很多零部件,包含各大产业,像材料,热处理,装配工艺,电池阀,油泵,线轨,丝杠,伺服电机,轴承,数控操作系统,冷却液,机油,等等,这些你都要跟上来,要不组装在一起就是个垃圾,中国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先把基础工业做强了再谈其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