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北上廣”遷徙到重慶的互聯網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那些從“北上廣”遷徙到重慶的互聯網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距離新世相發起的那場聲勢浩大的“逃離北上廣”活動,已經過去三年。

在過去的幾年裡,重慶不僅是社交媒體上網紅,也是那批年輕人飛離“北上廣深”之後,落腳的熱門城市。

根據艾普大數據“關於北上廣深人群遷徙圖和北上廣深人群流入城市TOP10圖”中,重慶力壓其它城市獲得第一名。


那些從“北上廣”遷徙到重慶的互聯網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那麼,那些從“北上廣深”遷徙到重慶的互聯網人,他們在重慶過得怎麼樣?他們為什麼來重慶,又為什麼留在重慶?

我和6個36氪的朋友,聊了聊。


01

那些從“北上廣”遷徙到重慶的互聯網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小Q 北漂4年

品牌管理

自由職業

來重慶,是因為愛情。

我,新疆姑娘,戀愛腦,讀書+工作在北京八年抗戰。

老公(當時的男朋友)是重慶人,研究生畢業後,他回重慶發展。異地兩年後,我也來了重慶。

來重慶之前的生活,一度很低潮,總覺得活看不到希望,在北京每天勤勤懇懇加班,累的跟狗一樣,總是凌晨披星戴月回到出租房,每個月大半部分的工資都貢獻給房租,年終獎從來都是一次性還給信用卡……

不只是我,和我合租的朋友也感到迷茫。

有一次我們在一起討論:到底想要怎樣的生活?

她說,她就想每天早上起來能有一碗正宗的桂林米粉吃。

我說,我想要每天正點下班,有愛的人一起吃飯。

於是那一年,我們先後離開了北京。

可以說,我是因為愛情選擇重慶。也可以說,我是因為想要更多的生活而離開北京。

其實,那時候,如果男票不在重慶,也會找個輕鬆點的二線城市發展吧。

重慶哪裡吸引我呢?

1、男人。有愛的人在的城市,總是怎麼看怎麼好。

2、美食。作為一個嗜辣如命的女子,至今無法找出不喜歡吃的重慶食物。火鍋串串是我的靈魂,一週不吃一次渾身不舒坦。哪怕孕期和哺乳期也吃的飛起。我媽說我上輩子可能就是重慶人。

3、重慶人非常熱情,這跟北京很不一樣,在北京大家總是處於一種禮貌的疏離。而重慶不一樣,在電梯裡也能跟你聊聊天,在超市買菜也會告訴你啥啥新鮮,挺開心的。

決定從北京到重慶,是一絲猶豫都沒有的。

不過,在重慶呆了半年,覺得重慶的市場理念跟北京差距太大,我是有點落差的。

後來也和那個一起離開北京的朋友討論過,是否後悔離開北京。

我倆討論的結果是:混的好就不後悔,混得不好就後悔。

很感謝在北京的工作經歷,給我打下了厚實的基礎,讓我來重慶後會覺得受用無窮。總的來說,我覺得…自己…過得去…還可以。

而且在重慶,我獲得了我想要的,結婚了,生子了。

現在,我過上了以前想過的平平淡淡的小日子,定位可能是自由職業的家庭婦女,主要帶小孩,偶爾接一些品牌策劃類的私活。

挺開心的。

02


那些從“北上廣”遷徙到重慶的互聯網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老宋 來重慶10年

連續創業者

超聲波定向技術@清文科技

很多朋友來重慶是因為愛情嗎?

我也是!

重慶的女孩子是戰略資源。招商政策哪有這個管用,就像我一樣,老婆在這啊,我敢不來嗎?!

我是北京人,在北京買房,在北京做了十幾年的金融IT,然後到重慶創業。

98年,我到重慶給銀行做培訓,認識了我夫人,跟重慶結下了不解之緣。之後,我在北京,她在重慶,我們異地了11年。我們倆總要有結果,所以,我決定來重慶創業。

那一年是2009年。

來重慶後,我最開始是做出口貿易的,我接觸到了很多公司,當然這些公司的規模不是很大,但它裡面的當家人很多都是女性,而且做得都很好。

重慶人很能吃苦,尤其是女孩子,她們讓我很佩服。

在北京,如果你是一個外來者,你需要自己想辦法融入城市,他們不會積極、主動、熱情的向你張開懷抱。重慶就不一樣,讓我很有安全感。

重慶以前是個工業城市,發展的基礎是工業,製造行業的所帶來的穩重,是現在新鮮的互聯網行業替代不了。

這是重慶的優勢,是很多城市比不了的。

當然,重慶傳統行業的升級需要時間,我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現在,地無分南北,人無分男女,南方和北方、沿海和內地差異,其實越來越小。

只是在沿海地區,新思維的比例可能會高一些。

但新思維,並不代表成功。

對於我來講,人生仍在爬山。

在重慶生活沒有壓力,我在重慶紮根,我們幾個合夥人也在重慶買房。有時間,我們一起創業的朋友,也會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支教、捐贈一些物資什麼的。

我希望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人,在哪裡都一樣。

03

那些從“北上廣”遷徙到重慶的互聯網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小花 渝漂2年

搜索引擎優化工程師

流量運營@豬八戒

我不是因為愛情,我就是因為重慶上班方便,選擇的重慶。

在北京,我工作的地方在朝陽。從家裡到上班的地方,單程得花2個小時左右,這太煩人了!

開車?很可怕。我準點下班,出車庫得花1個小時。

在公司附近租房子?我這人矯情,不想跟人合租。可朝陽那邊的房租,一居室一個月得9000,中關村也7000塊一個月。

這不是搶錢嗎?

北京城市太大了,所以上班就不爽了。來重慶後,我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20分鐘就能上班,也不怎麼堵。

生活嘛,工作是為了生,剩下的我得活著。要是每天上班的時間太多了,我活著的時間就太少了。

我這人,比較喜歡玩。比如現在,最想要的就是:休!年!假!

兩年前,我在北京上班太煩了,所以考慮去外地工作,比較關注川渝地區的工作機會。

北京和重慶距離,我覺得不遠。

工作上,我基本每兩個月回一次北京,結識人脈、獲取信息都沒有問題;生活上,逢年過節我會回北京,老公的工作時間比較自由,他不忙的時候就會來重慶。

雖然是漂在重慶,但我很滿意現在的生活狀態。

只是,來重慶之前,我以為重慶的夏天會受不了;可沒想到,重慶的冬天才是瓶頸啊,也太潮溼了吧。

啊,冬天馬上要來了……抱住我自己。

04


那些從“北上廣”遷徙到重慶的互聯網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勇哥 北漂4年

碼農

健身科技項目@勤鳥


我是重慶人,一畢業就去的北京,大概4年的樣子。

媳婦也在重慶的,2015年剛好她懷孕了,我就在當年5月份回了重慶。

家在重慶,肯定會回來的嘛。

只是,如果沒有娃兒,回重慶的時間點可能要推遲幾年。

年輕的時候,多出去看看,增加些不同城市的生活閱歷,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在北京,趕集網三年,創業公司一年。壓力挺大的,周圍的同事都是名校畢業,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什麼都不懂,只有不停的學習,最開始的兩年基本都是10點後才下班。

回重慶基本沒有糾結。

在北京工作時,每年都會回重慶幾次。坐地鐵,從沙坪壩到江北機場,1號線轉3號線,每次坐的時候就想,重慶咋這麼多人啊,哪哪都是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就業機會。

這些年,重慶的城市發展、城市建設,軟件產業發展,都讓我覺得,回來會有很多工作機會。

回重慶後,沒有在外漂泊的不確定性,生活變得更有規律,每天下班後,在家和娃兒一起玩,和家人出去遛彎,踏實又開心。

工作還是一樣的忙,很充實。

05


那些從“北上廣”遷徙到重慶的互聯網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達文西 北漂4年

商業策劃

支付金融@欣業幫


遲早都要回,晚回不如早回。這是我和女友在北京時的共識。

我是四川人,她是重慶人,所以,北京之後,我們的目的地是成都或重慶。

選擇重慶,是因為這邊的工作更合適我。

比起北京,重慶生活上舒服太多了。

打車真便宜,在北京打車隨便一走就是四五十以上;在重慶,我發現從渝北到渝中,20多就夠了。

來重慶之前,最擔心薪資待遇問題,我查了一下重慶互聯網行業平均工資,不高。而且不管是我還是公司(因為我選擇了一個初創公司),萬一做不好,我會面臨跳槽或失業。

當時,在重慶適合我的工作機會並不多。

但是對我來說,不管是之前去北京,還是那時候來重慶,都是冒險。

好在,我擔憂的事,沒有發生。

這個公司一直做下來了,我也在重慶呆住了。

重慶現在的互聯網環境,比“北上深”這些城市還是要差一點,特別是資本市場對重慶的認識。

就拿我們公司融資來說,出去給投資人講項目,大家都說是好項目,但一聽公司在重慶,他們就猶豫了,因為他們不相信在重慶能夠做出好的互聯網項目。

這是很無奈的,重慶還需要提升才行。

當初,我和女朋友一起來重慶,不過可惜,來了反而分手了。

可我不後悔,因為在工作上遇到一個好團隊、好老闆,獲得一份從0開始的事業,也很難得。

一個人漂在重慶,日常主要是埋頭工作。也準備找女朋友了,家裡催的緊。

之前,有過返回“北上廣”的念頭,現在已經不想了。偶爾還是會羨慕在北京飄著的年輕人,我以前帶的徒弟,有一個年薪都50多萬了。

孔子說三十而立,我想我立的不是家,是對自己的認知。

我評估過自己不適合創業,所以現階我知道我的目標就是把工作做好,有一天公司牛X了,我也就成功了。

作為“有些上了年紀”的人,工作上、生活上的退路其實不多,再去選擇一個城市也不靠譜。

在重慶,我沒有多少親戚、朋友,也不能拼家庭條件,要站穩根基路還很長。

所以,還是要奮鬥。


06

那些從“北上廣”遷徙到重慶的互聯網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Kent 在渝工作2年

海歸創業者

編程教育@EzCode

2017年,我有機會給重慶的公立小學給孩子們上課。

那節課,下面坐了400個孩子,這在深圳是做不到的。

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深圳那個地方沒孩子。因為,深圳大多是年輕人嘛,都還沒生呢。

而我是做編程教育的,沒孩子,還怎麼做?

重慶,這個市場太好了。

重慶還是一個有底蘊的城市。

我是在美國讀完書回來,接觸了很多歐美的思想。在深圳,我總和一些朋友聊,我們國家的教育不行,我們要改變它云云。

但我到了重慶之後,發現並不是這樣的。因為我可以跟教育主管部門聊、可以跟很多一線的老師聊,我會更明白什麼是教育。

會發現,中國的教育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很牛的。因為我們一直在探索解決,在短短40分鐘內,如何讓這四五十個孩子都能學到知識的問題。

但在深圳,我們很少討論傳統教育。因為,你接觸到的全是新思想,所有的學校都在講新課,那麼這些新課哪來的?歐美嘛。

所以,整個教育環境是比較浮躁的。

資本也給新教育的浮躁,添磚加瓦。

比如,我前東家,也是做編程教育的。

我當時負責公司的線下培訓業務,做得還不錯。但資本介入後,要求公司轉型做線上教育(因為當時線上直播火)。而我所負責的業務板塊,就被無情的砍掉了。

公司所有人,都知道針對孩子的教育,天生不適合做線上。但資本給錢呀!

在深圳創業,很多時候你不得不跟著資本、跟著市場走,即使你明知這麼做是錯的,也必須一頭撞上去。

因為競爭太激烈。沒有資本的介入,創業項目很難活下去。

在重慶比較不容易被資本牽著鼻子走,能夠安安心心做自己的事,不被市場綁架。項目做好了可以被投資,也可以自己造血。

重慶是一個有層次的城市。

各個層級的人,在這裡都有自己的空間。

在深圳,如果你半夜兩三點出去,你就看不到東西了。在北京,凌晨4點,一幫人從公司下班,往出租屋趕。大多說人去深圳、去北京,就只是為了工作。

一個城市不能只容納一種人,只有一種節奏。

我是創業者,應該去感受那種競爭很激烈的節奏。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在焦慮的環境下生活。


寫在後面:

和我聊天的所有人,都沒有去遺憾自己所做過的選擇。

從北上廣深到重慶,是地理座標的遷徙,也是他們自我認知的過程。

其實——

沒有方向的人,去哪裡都是逃離。

有方向的人,走向哪裡都是追尋。

全國有237座城,每一座城裡,都有不同的故事,而故事怎麼演下去,你自己是編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