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欢学习,不是孩子的错,父母需先改变认识

孩子们在学习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让无数家长无比的困恼,这些问题的原因各种各样,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单靠几个“要求”、“规定”仅仅能够解决的是孩子身体的问题——即人是可以保证去做那些我们希望他们去做的事情了,但是整个人的心思却未必,算了实话实说吧——几乎不太可能收得住。

孩子不喜欢学习,不是孩子的错,父母需先改变认识

所以要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还是得从根上解决,而这个“根”,其实就是父母……

注:一下内容对父母要求较高,如果没有信心没有意愿为了为孩子而做出改变的父母就不用看了

学习不是最重要的

这句其实是很多家长非常愿意说的话,特别是当见面对成绩、读书辛苦等问题的时候,非常愿意说。

其实大多数的人们说这话的时候更多的是“应景”而已,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并非如此,只不过是在那一刻有这样的认识而已——比如几位家长在闲聊孩子学习辛苦的时候,面对各种压力、辛苦,特别是一些因为压力大而导致的一些令我们心痛的事情,这个时候自己可能真的会由内及外的新生感叹孩子学习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最有可能情况却是:当天一回家发现孩子作业还没开始写,或者一边玩一边写的时候,什么“不重要”全都扔一边了——教训教训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潜意识里我们自己也不相信“学习是不重要的”。

恰恰相反,我们是发自内心的在乎这些东西,只不过是生活中的种种事物、现象导致我们更多的时候不敢承认、不敢实说而已。

可是我们说“不重要”自己不信没关系,我们的孩子却有可能真的“信”了……

可能有家长会说“我从来没跟孩子说学习不重要啊!”

对,我们可能真的从来没跟孩子说过学习不重要,可是如果学习真的很重要,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很少会看到他们的父母在学习呢?

孩子不喜欢学习,不是孩子的错,父母需先改变认识

因为我们更多时候其实是所得多,做得少,而说得多多到了我们曾经都说过什么,或者什么说过什么没说过恐怕都忘记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又能够保证孩子充分理解并且相信我们呢?

说了一堆,其实就相信提所有的父母,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是只有可以的“演”给孩子看的时候是教育,也不是耳提面命是教育,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我们跟就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就已经在进行着我们的教育了。

理解了上面的内容,那么想让孩子“积极完成作业”、“认真学习”、“喜欢学习”,这其实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不信请往下看。

你喜欢的就是孩子最想做的

孩子在小时候通过各种“讨好”父母的方式来得到父母的认可是非常普遍的心理,同时,孩子也会对父母所喜欢的东西充满了好奇,甚至也会“爱屋及乌”的喜欢上也说不定,毕竟并不是所有的XX世家都是逼出来的,那种环境、氛围是会把孩子带入进去的。尤其是当身边都是这样的人和事,孩子会很快的找到“融入感”——这个比较难理解的话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孩子身边都是沉迷游戏的同学,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这种情况下一些孩子很快也会融入进去……

所以我们如果是一个积极的人,尤其是能够积极学习的人,那么孩子自然也就会受到影响成为这样的人。

太难了吗?

并不难。我们只不过是把一些刷朋友圈、添加购物车、看小视频等等时间拿出来一部分,然后一本正经的跟孩子坐在一起,比比谁更专心的去看书、去学习——想象一下,一家三口人,父母都在那里安静的看书学习的时候,孩子会怎样?

如果孩子不学,你可以不去管给他,只需要小声的提醒他:“请你小声一些,不要打扰我们的快乐学习时间,好吗?”

对于这么大的孩子而言,次数不用太多他就会好奇为什么学习会快乐了。

孩子不喜欢学习,不是孩子的错,父母需先改变认识

你想让孩子安静的学习,那么我们就先保持安静;

你想让孩子有计划地学习,就让孩子看到我们是有计划地安排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

你想让孩子有效率的学习,你就展示给孩子看——任何事情,高效率和低效率带来的反差,哪怕仅仅是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这样的生活中的事情,但是它们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传递“效率”的价值。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孩子对其他事物或者人表现出来的模仿力感到特别的好玩、有趣,甚至还是会经常的鼓励他们去模仿——但是我们往往又忽略了孩子其实模仿最多的是我们,他们不但会模仿我们的语气,行为还会模仿我的习惯、思维。

我们喜欢的他们就会更有兴趣,我们讨厌的对他们来说尽管也可能会有兴趣但是也会建立起防御的心理……

所以,我们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事情,最好的方式是我们尽量也去做,但是如果真的是太难了,条件也不允许,他们就应该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那些事物的欣赏、喜欢和向往——

我真的希望能够再回到过去,从新上一年级,然后我就可以……宝贝,我真的是太羡慕你了,你竟然有这么多的机会可以做我一直想重新做但是没有机会做的事情……

做可以令自己快乐、舒服的事情是几乎不需要督促的

一个人喜欢躺着,蜷缩在沙发里,是不要去要求,因为他们舒服他们就会去做的,而且很自然的就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玩是孩子们所喜欢的,所以你不用去要求他们自己也会玩的很好,真的,我们有很多家长就连这点都不相信——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孩子的玩,然后还得试图让孩子从这个过程中非要收获点什么……

别说孩子了,大人不也是如此吗?

累了的时候抽根烟,老同学相聚不醉不归,走得太久烫烫脚,一身大汗泡个热水澡……

因为舒服,因为喜欢,因为这么做感到会快乐。

学习呢?

父母一提学习,空气瞬间凝固,整个气氛都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下还能够感受到快乐或者舒服的孩子那绝对是不需要来关注孩子不爱学习的相关问题的,反而我觉得有必要关注一下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孩子可能会是一个自尊心太强、好胜心太盛、对自我要求太高的孩子,这种情况比不学习其实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孩子不喜欢学习,不是孩子的错,父母需先改变认识

所以我们要把学习这件事情快乐起来,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那么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学习呢?

能看到这里的家长,我相信已经开始有人准备开骂了,认为我这属于“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纯粹的瞎忽悠了……

我知道原因是什么,因为太多的人根本就不认同学习是可以快乐的,根本不相信学习能够让人感到舒服!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你自己都不信,你为什么还要要求孩子相信呢?

你自己都不信学习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又如何让孩子相信他们也能学得好呢?

根深蒂固的认识已经限制住了我们对事物原来样子的认识——学习本身是应该快乐的,不快乐的其实是因为学习而衍生出来的一些负面的折磨,比如考试、比如刷题、比如成绩不好被批评被嘲笑……

孩子不喜欢学习,不是孩子的错,父母需先改变认识

玩游戏累吗?排一个多小时只玩几分钟的游乐项目累吗?为什么还是会乐此不疲?

因为游戏好玩,游乐项目刺激,就跟学习一样,学习本身如果让你觉得是美好的,是快乐的, 是舒服的,那么什么刷题、考试只不过就是我们在检验或者提高我们学习而采取的方式罢了,而不是把我们的中心放在了担心被责罚、惩罚上去。

方法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的,当问题不再的时候,方法也就不需要存在了

这是我最近一直在琢磨的问题——任何一个问题我们都能够想出来很多办法来解决,例如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安排比如奖惩机制、比如计划安排、比如监督检查等等可以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一个有一个的问题又不断地冒了出来。

尤其是孩子大点的例如初中、高中阶段的,我们仔细想想,有没有这种情况发生:我们想办法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这些问题很多是跟过去的原因一样的, 只不过是换成了另外的一种模式呈现,而我们需要解决的方法其实跟过去的方法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孩子不喜欢学习,不是孩子的错,父母需先改变认识

这里的根本原因我认为还是因为当初我们在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时候其实考虑的点真的就是“问题”的本身。而没有去从孩子“自身”入手。

前天晚上我发现儿子突然拿出来一个大本子,很漂亮的本子(孩子写日记,我给他多买了基本,比较大的32开的)

我问了一句“你要做什么?”

孩子说“我打算把奥数的错题整理一下。”

我说“可以啊,现在知道自己主动地去整理了?优秀优秀!去吧!”

结果孩子为难的跟我说“这本本子是不是太漂亮了,有点浪费?”

我说“没关系,好本子还有很多,但是好本子里的好内容不常见,你做的事情配得上这本本子,快去吧!”

其实我内心也觉得挺浪费的!

但是在那一瞬间我就想通了——即便孩子只是整理了几道错题而已,那么这对孩子来说也是莫大的收获,而且保不齐孩子为了这本“好”本子,能多坚持一段时间不是吗?

本子重要还是孩子的“舒服”重要?

其实关于整理错题这件事情我给孩子提过建议、提过要求甚至是还亲自帮孩子整理过,孩子的老师也要求过,只不过孩子日常学习比较好,鲜有机会去整理,所以孩子在这个问题上始终不能够做到我心目中的那些水平我也有点挠头——因为这个事情是真的很有意义很重要的。

但是我一直也没避过孩子必须去做这件事情,可是我从没有忽略过让孩子认识这点。

原来时候我才搞清楚,孩子为什么突然愿意去做这件事情了,原来是那天白天在学校的时候同学们聊到了错题集,而孩子对此因为过去有了我的一些影响,所以很快的就跟他们讨论起来,并且讲了不少争取整理的方法……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真的相信了这个事情真的有用,又或者是他觉得自己光说不练没有说服力,反正他的行为结果却已经是这样的了。

孩子不喜欢学习,不是孩子的错,父母需先改变认识

显然,过去我或者是孩子老师讲的那些关于错题集的一些问题,在那一天让他自己有了重新的认识,并且愿意主动地去做这件事情了,而在那之间我们并没有去逼着孩子去做,尽管我相信,去逼着做孩子也会做的……

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解决问题方法真的有很多,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去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关键,改变行为是容易的,改变认识是困难的,方法是应问题的出现而产生的,但是解决问题并不是只靠我们具体的方法就会有效的。

有点饶了,其实简单点来说就是让孩子喜欢学习,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一件让他们舒服的事情,那么再多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因为孩子自己到那个时候为了让自己快乐、舒服他们自己就会主动的去找解决办法了!


终于看完了,大家是不是有点小失望?

没关系,如果你真的不认同上面的我说的,你可以去我头条号里去找找看,哪里有很多具体的从“方法”上解决问题的经验分享,一定有你想要的!

不过我还是想说:为了孩子学习,我们很多父母出钱出力都不皱一下眉,那么让我们改变一下自己孩子却可以受益终生的事情,我们有多少父母愿意去尝试做呢?

现实可能真的是更多的人宁愿别人为自己而改变,也不想自己为他人而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