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工:讓礦山裝備裝上了“中國腦”

前不久,西部礦業西藏玉龍銅礦改擴建工程年產1800萬噸選礦廠項目大型半自磨機、溢流型球磨機在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廠房成功試車。


中信重工:讓礦山裝備裝上了“中國腦”

中信重工自主研製的礦用磨機將建功雪域高原

“我們研製的新一代智能磨機將首次在4600米雪域高原環境應用,標誌著中國礦山裝備智能化技術的新突破。”中信重工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劉俊如是說。
隨著世界礦山裝備產業競爭日趨激烈,自動化、精細化、智能化日益成為行業發展大方向。
近年,中信重工洛礦院依託鄭洛新自創區產業集群專項“千萬噸級礦山粉磨裝備智能控制技術開發及工程應用”課題項目,開發出以磨機負荷在線檢測系統、基於圖像處理技術的礦石粒度在線分析儀、襯板磨損在線測量系統、工業大數據模型等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磨機。
該裝備實現磨機入料礦石粒度、載荷衝擊、襯板磨損、載荷充填率、磨機狀態等的在線監控,並實現磨機的智能化調控,為中國礦山裝備裝上“中國腦”。
“這讓磨機更像一輛聰明的自動駕駛汽車,能根據礦石性質和工況環境自主‘思考’、自動運行,全程幾乎不再需要人的監控、操作和干預,告別‘傻大粗黑’,邁向‘智能製造’。”劉俊說。
襯板是磨機內部保護層。作為主要耗材之一,其厚度需要連續定期檢測,以防止磨機本體產生破壞,甚至發生安全事故。


以往,在檢測厚度時,工廠不得不定期停工,讓工人進入磨機內部檢查。“基本上每個月都要檢查一次,一次至少6個小時,不僅勞動強度大、不安全,且這期間無法生產,生產時間白白浪費掉了。”劉俊說。
通過應用襯板磨損量在線檢測及物聯網技術,新一代智能磨機能通過電腦端甚至手機端實時在線查看襯板磨損狀態和剩餘壽命,這讓設備得以全週期連續運轉,大大提高了設備運轉率。
不僅如此,在實現襯板厚度檢測等十餘個設備參數在線檢測基礎上,中信重工洛礦院“多走一步”,通過工業大數據分析實現“人無我有”的技術創新。
在礦石加工中,磨機需要將大塊的礦石磨碎成直徑約0.08毫米粉礦,才能實現礦物和脈石的分離。
如何保證粉礦直徑達標?中信重工洛礦院給出了全新的方案——幾乎沒有硬件參與的“軟”測量。通過在線檢測入料的礦石粒度分佈、設備轉速等十餘個變量參數,再依託中信重工豐富的工業大數據,從而預測後端產出的粉礦直徑等參數,讓礦山設備彷彿變身經驗豐富的老礦工,大大節約硬件成本。
經測算,與傳統裝備相比,新一代智能粉磨裝備可實現設備產能提升4%至8%,年作業率提升2%至3%,系統能耗、鋼耗降低4%至8%,自應用以來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助力中信重工打造國際領先的大型礦山智能化方案技術服務商,推動中國礦山機械向著自動化、智能化方向實現新的躍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