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引來產業集群——吉安縣深入推進“放管服”工作小記

劉亮、胡穎

近日,全省重點項目吉安市立訊射頻科技股份公司銷售收入達100.6億元,成為吉安縣首個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吉安市首家單個生產基地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這是吉安縣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開展“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釋放政策最大紅利,讓企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結出的產業碩果。

“一企一策”減負擔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吉安縣持續加大力度,相繼出臺多條政策,幫助企業降低發展成本,促進企業發展。9月以來,該縣累計為企業減負約1億元。通過採取分類指導、“一企一策”的辦法,不打折扣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大幅度降低涉企收費,減輕企業運行壓力,幫助做大做強。

該縣實施先建設後掛牌,對企業用地掛牌交易契稅進行獎勵,著力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及建設時間成本。同時,財政補貼開通城區直達園區務工專線車。高新區企業在職員工憑乘車證乘坐高新區直通車,可享受乘車優惠。

為確保投資100億元的立景創新科技順利落戶,該縣設立全市首個10億元產業引導子基金;借支4.5億元支持立訊射頻加快建設;大力開展“財園信貸通”,累計為企業放款1.5億元,惠及35家企業;在城北新區規劃建設532套人才公寓,並以市場均價70%的價格發售給園區企業中高級人才,幫助人才在吉安縣安家落戶。

“一窗辦理”提效率

吉安縣秉持“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理念,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抓手。在簡化政務服務事項基礎上,該縣重點圍繞企業開辦註銷、施工許可證辦理、不動產登記、通關效率等環節,開展營商環境十大提升活動,開闢審批綠色通道,將審批流程去粗存精、化繁就簡。與此同時,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以政務數據共享為抓手,實現政務信息系統“集約化”“數據通”“應用通”。目前,流程環節較原來壓縮一半以上,工作日壓縮至7天之內,有的達到即時即辦,實現申請類服務事項“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辦事率達到70%以上。

吉安縣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了立訊精密、立景創新等一大批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紮根。吉安伊戈爾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克剛說:“政府不斷出臺政策,簡化了辦事流程,為企業提供了方便,讓我們有更多時間研發新產品,從而增強企業競爭力。”

“一人一企”強幫扶

近日,總投資5億元的麥特微電子在吉安高新區舉辦開工儀式。從簽約到開工,該縣宣傳部幫扶幹部先後幫助企業辦理了多項證件,並協調落實開工用電用水等事務。麥特微電子總經理湯海濤豎起大拇指誇道:“多虧幫扶單位和幹部的傾力幫扶,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節約了成本。吉安縣的發展環境沒得說!”

該縣採取縣直幫扶單位和高新區局室雙重幫扶方式,按照“政策彙編全進廠、降稅降費算清賬、幹部掛點都到位、服務企業真心幫”要求,對園區企業實行一對一幫扶。

每月一次開展政企“茶敘”。縣領導與企業家面對面、近距離交流,傾聽企業心聲,真心實意為企業解決發展難題。創新“1+1+N”幫扶工作機制。由縣級領導帶隊,對155戶規上企業和15戶擬入規企業實行一個重點企業、一名縣級領導、一個責任單位、一個幫扶責任人的“四個一”幫扶機制,形成招引單位與園區建設雙線幫扶格局。目前,該縣共收到155家企業提出的融資、用工、用地、落實優惠政策等方面意見問題112條,經分類處理,已銷號解決93條,辦結率83%。

該縣探索推行政策送上門、服務走上門、專家請上門“三個上門”幫扶工作法,對22個在建企業,由幫扶單位各安排幹部專職從事帶辦服務工作,實行環評、安評、土地報批等證照辦理“一對一”全程跟蹤服務,讓企業少跑腿、辦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