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十八般兵器,那麼到底真正戰場上的武器是什麼?就像劍真的在戰場上有用嗎?

望風瑟瑟


十八般兵器,包括: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戈、钂、棍、槊、棒、矛、耙。

裡面大多數都是練習和儀仗用的兵器,在戰場上,很少有人會用。

戰場上真正使用的兵器,無外乎刺擊類兵器、劈砍類兵器、打擊類兵器幾種,裡面代表性的兵器,就是槍、刀、錘,其餘的兵器,都是在它們基礎上進行改進和異化而來。

槍被稱為百兵之王,從它誕生之日起直到冷兵器退出戰場,槍的地位從來也沒有動搖過,不論是騎兵還是步兵,不會用長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直到晚清,對旗人的軍事考核標準還是:馬上三箭,馬上三槍。

槍是由矛發展而來,其他的兵器比如戟、叉、戈、槊都是與槍同類型的兵器,只是在形制上有所區別。

呂布的方天畫戟大名鼎鼎,實際上呂布用的也是長矛,他和郭汜單挑時,就是用矛刺傷了郭汜,可以說,馬上將領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長矛。

刀被稱為九短之首,它是一種短兵器,主要用於近身肉搏,一旦距離被拉近,過長的長槍就施展不開,這時候的首選是刀。

刀的種類千千萬萬,無法計數,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刀以劈砍進行殺傷,有所區別的只是形制與重量。

至於長刀,當然也有,但那都是練習和儀仗使用的兵器。比如清朝的武舉考試,要求武舉人們能舞動120斤的大刀,不過實戰中,沒人會用這樣的刀,它遠不如槍靈巧。

像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實際上是一種儀仗類兵器,並且在他那個年代還沒有出現,這只是羅貫中杜撰的,關羽用的兵器,其實也是長矛。

其他劈砍類兵器與刀類似,比如斧、鉞等。

錘是打擊類兵器的代表,在歷史上一度大行其道,演義中還誕生了四猛八大錘這樣的擊兵團夥。

打擊類兵器的流行與戰場需求密切相關,背景是唐朝中期到宋末重甲的流行,特別到了南宋,女真的重甲騎兵和步兵一度讓宋軍苦不堪言,為了破甲,打擊類兵器有了生存空間,因為相比長槍,錘、鞭、鐧等擊兵破甲效果更好,就算不是致命部位,只要給錘到一下,哪怕身披重甲,也會暫時失去戰鬥力。

打擊類兵器的輝煌時間其實不長,到了宋末,隨著火器逐漸出現,重甲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沒有了對手,打擊類兵器就沒有了用武之地,面對長槍短刀,過於笨重的擊兵又不是對手,於是逐漸被淘汰,使用的人越來越少。

再說劍,劍雖然能刺能砍,但限於形制,刺擊威力不如長槍,劈砍威力又不如短刀,顯然在戰場上地位比較尷尬,畢竟,中國的劍不是西方那種雙手重劍。

不過沒關係,劍本來就不是用來上戰場實戰的。

劍被稱為“百兵之君”,名字上可以看出劍的地位,因為劍主要是高級軍官佩戴的。

早期的劍,確實是用來實戰的,從春秋到戰國,劍都是主要的短兵器,等到刀普及之後,劍就逐漸成為了身份的象徵,在戰場上承擔的功能越來越弱,成為儀仗與練習武器。普通大頭兵是不會佩劍的,佩劍,說明你是個有身份的人。

還有“劍客”,多出自民間,以套路練習為主,到了戰場上,往往是一招定生死,花拳繡腿的劍術可沒有用武之地。


小院之觀


中國對傳統兵器有個說法,就是“十八般兵器”,後來還延伸為“十八般武藝”,指精通這十八般兵器的功夫。這十八般兵器有多種說法,一般來說是:刀、槍、劍、鏜、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在曲藝界我們還可以經常聽到另一種說法,不過是大同小異。那就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钂、棍、槊、棒、拐、流星錘。

這麼多的武器,主要是個人進行習武健身之用。在單打獨鬥上,每樣兵器都能夠發揮各種獨特的作用。但是,到了戰場上,就要受到戰場條件的制約了。有些兵器雖然在戰場上流行一時,但是,由於戰場條件的改變,也會慢慢的淘汰掉。

我們忽略掉曲藝界的說法,就按照第一種說法來看。在這十八般兵器裡面,最後淘汰的是弓箭。這種兵器,在問世以來,就一直活躍在戰場。它以攻擊範圍遠,殺傷力大而聞名。尤其是騎兵稱霸戰場時,它無論是在進攻和防禦上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成吉思汗的大軍依靠它橫掃歐亞大陸,英國依靠長弓幾次大敗優勢的法軍,中國的清朝更是號稱騎射得天下。它的使用一直延續到步槍成熟時期。在步槍剛問世的時候,它因為操作簡單,速度快還和初期步槍共存了相當長的時間。

剩下的兵器裡,按照戰爭的要求,要滿足製造簡單,使用方便,殺傷力強的條件。這些武器裡面,刀、槍、劍、鞭、鐧、錘、斧等脫穎而出。其他的一些兵器有些成為裝飾用的儀仗兵器,有些成為一些武將的獨有兵器。比如演義裡面的宇文化及使用的鎏金鏜,金槍手徐寧的鉤鐮槍等。

在這些武器中,劍在戰場的使用是比較早的。在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就大量使用於戰場。在秦始皇的兵馬俑坑就出土了青銅劍實物,歷經千年而如新。還有著名的勾踐劍,都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在西方,古羅馬軍團的主要制式武器就是青銅短劍,羅馬軍團就是依靠它打下了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戰場條件發生了變化,防禦甲冑的逐步完善,劍已經難以適應戰場的需要,慢慢退出了戰場。但是,劍被賦予了文化的內涵,成為君子的象徵,成為士大夫的裝飾性武器隨身佩戴,作為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隨著劍的退出,刀代替了劍的地位,成為戰場的主宰。到發展出很多的式樣,比如在唐代,陌刀稱王。步兵持有,可以剋制騎兵。後來我國的唐刀傳到日本,成為日本模仿的對象,發展出了現代的日本刀。

而槍也一樣,槍也隨著歲月慢慢的變化。從戈到矛,從矛到槍,歷經的漫長的進化,才成為現在的樣子。槍號稱兵器之王,可攻可守,是戰場不可或缺的兵器。槍中的馬槊曾經是唐軍騎兵致勝的法寶。

隨著重型盔甲的流行,重型具裝騎兵成為戰場主力。為了對抗這種兵種,鈍型武器也隨著發展起來。錘、鞭和鐧成為流行的武器。在宋朝,為了對抗金國的騎兵,宋軍發展出了大斧,下砍馬腿,上砍騎兵,在戰場上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隨著現代兵器的發展,古代的絕大多數武器都退出了戰場。這些武器大多成為人民健身的器材。但是,在古代漫長歲月中,它們發揮的作用是不應該被我們所忘記的。

我是歷史笑春風,喜交往,愛朋友,希望能夠和大家共享歷史的樂趣。歡迎關注我和我的文章,多提寶貴意見。


歷史笑春風


最常用的兵器是弓箭和長槍,這是全世界範圍內最受歡迎的武器。一寸長一寸強,武器最大的作用就是擴大人的攻擊範圍,弓箭和長槍恰恰是冷兵器中攻擊範圍最大的兩種武器。在日本劍聖宮本武藏也承認在平地作戰中,殺傷範圍最遠的武器是弓箭,日本武士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弓取之士,騎射弓箭是武士起家的本事。在平地作戰中宮本武藏也承認,長槍的作用遠遠超過武士刀。這兩種武器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和馬匹的速度衝擊力完美的結合起來。這裡要說一個概念就是在馬上衝鋒作戰中,長槍是最基本的衝鋒武器,而像雙手大刀一類的武器並不能衝鋒作戰,騎馬衝鋒作戰是人和馬匹的配合,需要一手操控馬雞一手手持武器雙手,拿著武器,就無法讓馬匹隨自己的心意衝擊,其中一點點的誤差就能造成重大失誤,因此騎兵衝鋒的武器首選長槍,在馬上混戰中才選擇馬刀等武器。劍在中國古代叫做衛體武器,它的好處是可攜帶的範圍比較大,是最好的人身防護武器,長槍大戟不能使用的狹窄室內場合,它可以有效的壓制匕首等暗殺武器。劍和盾牌的組合也能在山地等地區作戰,歷史上吳越的劍士就非常出名。漢朝還有著名的斬馬劍,它的使用方式應該和歐洲巨劍類似。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十八般兵器〕指多種武藝、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十八般兵器”之名稱,始見於〔元曲〕、後演變成〔十八般武藝〕!


〔十八般兵器〕也成為了中華民族武藝和古代冷兵器的象徵!
〔Sword〕-劍

劍---近博之器、短兵器之祖,以道藝精深、逐入玄傳奇。



劍--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人神鹹崇。有“百兵之君”之美譽。


劍---實則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歷王公帝候、文士武俠、商賈臣民、以持之為榮也!



劍與義、方可稱之為武林至尊、立身立國、行仁仗義、古傳至今、世人敬之、深植人心、斯可歷傳不衰也!

經典之作也!


孔乙己亂彈


影視作品中,古代將領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般兵器總是齊聚一堂,非常吸睛,古代戰場上真的玩的這麼紅火嗎?從歷史記載上看將領用的武器名字很好聽,如果你搞清楚這些兵器的前身是什麼玩意,可能大跌眼鏡。

先秦多用戈、弓、劍

先秦時期,由於冶煉鑄造技術限制,常規長兵器是曲頭橫刃的戈,使用方法是以砍、割為主。這和當時的作戰方式相關。春秋戰國時期攻擊力最強的是戰車,出擊前,先來一通羽箭遠程攻擊,之後戰車部隊率先正面出擊,高速闖入敵陣,士兵分為左右站在戰車上,藉助戰車的衝擊力,用戈頭的利刃"收割"附近敵人的頭顱,就像用大鐮刀割麥子一樣,非常瘋狂。短兵器是劍,用於短兵相接。當時的武器多以青銅製作。

秦以後以戈被矛、戟、刀取代

戈主要以砍作為主要攻擊方式,在白刃戰中,使用不方便,秦以後長槍攻擊更直接,取代了戈。當時製作的槍桿很長,有一丈左右,摺合現在尺寸,也有兩米多長,兵車上用的長達兩丈,適合站在車上遠距離刺殺。短兵相接時,士兵一手持刀,一手持盾,可攻可防。

王侯將相用的兵器很精製

王侯將相使用的兵器很講究,咱們常說的吳王金戈越王劍,都是武器中的精品,特別是越王劍,兩千年後依然鋒利無比。將領用的武器更是花裡胡哨的,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這些武器都是常規武器的升級版。比如關公的青龍偃月刀,再牛逼也就是把精鐵打造的長杆大刀,張飛用的丈八蛇矛,就是長矛的槍頭整了個蛇的造型而已,趙雲用的亮銀槍更是扯淡,矛頭打磨的光亮些罷了。

民間武器很出奇

民間有十八般兵器之說,是因為當年製造武器的條件有限,帝王窮兵黷武,不能全部配備制式武器,打仗時,特別是農民起義軍,或者執行特殊任務時,經常隨手拿件田間地頭使用的勞作工具上陣。比如朱亥,隨信陵君救趙時,由於力氣大,隨手拿個鐵錘子,砸碎了老將晉鄙的腦袋。

這些平時務農的人力氣都大,農具用順手了,要比軍隊裡配備的鐵片刀,木杆槍好用多了,於是乾脆帶著順手的傢伙上陣,於是耙地用的耙子製作成武器“九齒釘耙”,通火用的棍子成了武器“棒”,鐵匠用的錘子成了武器“錘”,砍柴用的斧子成了武器“斧”;打獵用的叉子成了武器“鐵叉”,估計笨重的鬼頭刀的原型就是鍘草用的鍘刀。

劍在戰場上用處很大

劍雖然短,但使用靈活,兩面開刃,適合步兵近戰,在戰場上使用率很高,特別是大將,都要配備寶劍,一是當指揮棒,二是防身。比如項羽在垓下和劉邦最後一役,殺的興起,將寶馬送給亭長,徒步揮舞寶劍衝進漢軍重圍,一口氣殺了上百人,可見劍在戰鬥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時也暴露出劍的缺陷,太短,需要接距離殺敵,楚霸王項羽力能舉鼎,身經百戰,武藝高強,身上也負了十幾處傷。

在古戰場上,好體力,好武藝,順手的武器都是保命法寶,只要能殺敵,就能在古戰場上見到。


聾王異史


古代冷兵器經歷了從種類繁雜到逐步統一形成制式化的歷練過程,影響這個過程進化的是利益集團的建立和陣法的使用;長矛之類的長柄兵器是主力;

我們從小說、演義中能夠知道的冷兵器非常繁雜,首先這些兵器是多數存在的,但是,古代打仗是為了利益這個基本點不會改變,於是就有了利益集團,或者稱為國家集團,或者是某個朝代,總之有了一個相對團結的勢力範圍,也就有了軍隊,這樣一來,古代的冷兵器就不可能試樣繁多。冷兵器的特點是容易損壞,消耗也大,例如,箭,需要大量生產,刀也會因為劈砍而損壞,於是就必須有備用的,這樣就需要統一制式,方便生產,我們從古代逐步進化過程也能夠得到這樣的答案,例如,秦朝時戈就是一個主要裝備,相對很統一。而長矛,或者叫長槍則是古代重要的兵器,長槍在古代戰爭中普遍使用,長槍的殺傷效果要明顯優於刀斧的劈砍,長槍能夠準確的刺中目標,對於人的要害的把握也容易的多。另外,長槍不需要用多大力氣,用槍在面前舞動就能制約一片空間,同時長槍的致死率要高。古代時對於傷兵的醫療水平很低,刀砍傷同常都是大面積刀口,但深度不會傷及要害,很容易治癒。槍傷則不然,通常都是刺中要害,槍口也很深,所以,古代被槍所槍的死亡率是所有兵器中最高的。長槍也是古代主要的作戰兵器,後來的戈、長刀、戟都是由長矛發展而來。(⬇️長矛)


⬇️下面是腰刀

古代陣法的出現是兵器變為相對統一,制式化的重要因素;

古代戰爭經歷了混戰的過程,此時誰最先統一軍隊,形成一個作戰模式,誰就是戰爭中的勝者。古代冷兵器的裝備水平總體層次並沒有多大差別,戰術被逐步的體現出來。古代時期的武裝勢力多如牛毛,真正成為後來我們所熟悉的各部勢力是脫穎而出的極少數,而這些諸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是在軍隊建設上武器裝備制式化,規模化,戰術戰略都具備優勢的王朝。古代打仗也不是向演義中描述的兩軍對壘兩個大將大戰三百回合,士兵則搖旗吶喊的情節,將軍只所以能夠成為將軍不是一馬當先,而是有嚴密的保護。陣法,也是古代作戰的重要模式,各個部隊的武器配置都是經過演練後有目的的裝備,此時的古代軍隊進入了相對正規的編制,許多的作戰武器並不存在於軍隊中,這主要是作戰模式決定的。古代並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會拳腳,也不是所有的士兵都練過什麼兵器,因此,古代軍隊中的主要冷兵器就是長矛,長刀,戈,戟,這樣的長兵器,和劍,腰刀,等短兵器;(⬇️夫差矛)


刀、劍這類短兵器在古代戰場上的作用;

古代戰爭對於兵器的消耗很大,長兵器都是金屬矛頭,刀頭,而長柄則是木頭的,這樣的兵器在作戰中很容易就折斷,古代也不是一個人能殺多少人,演義中的話最好別信,冷兵器殺人可是需要力氣的,都不會等著你殺,可以說古代作戰是天下最費力氣的活。這些兵器雖然通常都會有儲備,也有專門的隨軍修造工匠,但戰場上作戰時,當長兵器損壞後是無法及時獲得的,通常都會有佩刀,或是佩劍,這是古代士兵普遍的裝備。而多數是腰刀,因為刀的訓練強度要比劍更容易。劍也是將領們的主要佩劍,古代作戰用的劍柄通常都很長,便於雙手握持,對於劍之類的兵器,單手很難較長時間的拼殺。劍也是古代陣法中最普遍的一個裝備,劍在國外的古代戰爭中通常與盾牌結合使用。長槍是整個陣法中的最最前沿位置,長槍陣法西方國家的作用很廣,其實我國古代對於類似陣法也是很重視,對於阻止敵騎兵部隊作用很大,“斯巴達三百勇士”就是利用盾牌結合長槍抵禦敵陣。


⬇️越王勾踐劍

劍、短刀在古代作戰中的應用還是很廣的;

古代刀劍武器在古代中的作用和長槍一樣重要,混戰中短兵器更能有效發揮出長處,騎兵作戰短兵器是主要的兵器,登城作戰中刀劍之類的短兵器更容易登城成功。劍術在我國一直都流行很廣,劍也是地位的象徵,將軍們都有一把上好的利劍。越王勾踐就擁有一把名揚天下的劍,就是“越王勾踐劍”,而夫差則是長矛。古代將軍也可獲得皇帝御賜寶劍,如此深的劍文化依然會把劍用到戰場上,這是正常的,但也要看到劍術並不是誰都會練,同時劍在冶煉製造上難度要遠大於刀,所以劍在古代士兵中的使用並不如刀普及。(⬇️矛頭,也叫槍頭)






兔哥42928


在中國古代的冷兵器時代,絕不止只有十八般兵器,這只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

冷兵器從用途上來說有長兵器、短兵器和軟兵器。


長兵器來說有大刀、長槍、戟、叉、鎏金钂等。

短兵器有單刀、鐧和鞭等。

而軟兵器則有流星錘、套索、還有抓鉤。

如果按分類來看,大體有用於刺殺的,比如長槍、長矛、長朔等。

有的是用於砍殺類的,比如大斧、大刀、單刀和朴刀等。

除了上述的刺殺和砍殺之外,有的兵器專門用於砸,比如狼牙棒、棍、大錘等。


有些兵器的用途基本是一樣的,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比如長矛、長槍、大朔等,都是屬於刺殺類。

鐧和鞭的使法在格鬥上基本沒啥區別,而叉和鎏金钂在用法上也比較類似,原來的戈和戟在使用上也沒有多大的區別。

其實真正上陣交鋒的也就那麼幾種,越是看似顯得普通的也是在戰場上用的最多的兵器,有些兵器看似很另類和很威風,其實並不適合大面積裝備。

如果就《三國演義》中的武將所使用的兵器來看,一般是大刀和長槍最多。

只有徐晃和徐質兩人使用大斧、典韋是用雙戟、廖化用的是三尖兩刃刀、還有就是蠻王沙摩柯使用的是鐵蒺藜骨朵。


再到後來的《水滸傳》和《說岳全傳》裡面也是以大刀和長槍最多。

在商朝以後和三國以前,戈和劍還有盾牌和弓箭,曾是戰場上的主角,在進入三國以後,它就被長槍和戟取代了。

在《三國演義》、《說唐》和《說岳全傳》等古典文學裡面,都有大將單挑的描寫,其實這是不存在的,完全是作者為了增加一點閱讀量而刻意的藝術加工成分。

然而不管有沒有大將單挑這回事,大刀、長槍、盾牌和弓箭是構成整個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作戰過程的全部,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至於其它的那些另類的奇門兵器,也就是顯得有些錦上添花而已,並不適合大規模裝備。

至於說到劍的問題,其實它的歷史是很悠久的,有些人把它比喻成現代的手槍,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並不全面。


它打野戰不行,但卻是絕佳的軍官自衛武器,除了自衛以外,它還是絕佳的暗殺武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刺殺而不是砍殺,在用途方面其功效是要高於單刀的。

它大規模的大兵團作戰不太適用,但是小集團形式的作戰,它是絕對的上乘之選。

詩仙李白就特別喜歡佩劍,他之所以喜歡佩劍可不是為了附庸風雅,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劍術高手。

更為奇特的是,劍成為了各個武俠小說家筆下的招牌兵器,但凡是寫武俠小說的,都不能少了劍客。

一來攜帶比較方便、二來顯得風雅,其實這並不是最主要的,真正主要的是,它的殺傷力確實比刀和棍更厲害一些。


東方評史


關於中國古代的十八般兵器,並沒有一個定性的說法。像民間戲曲界流傳最廣泛的十八般兵器就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鏜、抓棍槊棒、柺子流星”。



但是明代的軍事界流行的說法卻是“刀、槍、劍、鏜、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清代略有改動,將後三個改為“代、抉、弓矢 ”。此外還有宋代的九長九短一說,即“槍、戟、棍、鉞、叉、鏜、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 ”

如果說看實用性,自然是後面的軍界流傳的最為靠譜,尤其是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都是戰場上實用性很高的冷兵器。反倒是戲曲界的說法多少有花哨的成分在裡面。



不過兵器固然多,實際上在戰場上被廣泛運用的長兵也就是槍戟斧鏜,短兵是刀鞭鐧錘。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還是刀槍。其它武器如槊其實就是馬槍,從東晉到宋初馬槍一直被稱為槊,宋神宗之後,便不再稱槊,槊自此也就是進存在於一些詩人詞人的詩詞之中了。


至於劍,我國古代真正把劍運用到戰爭的時期也就是西周末期到西漢初期,而且一直到西漢以前,長劍並非士兵的通用武器,只有什長以上的軍官和少數精銳部隊才有資格使用。這也是因為當時的中國盛行古典長兵器方陣,而劍雖然殺傷力大,但是造價昂貴,因此像影視劇中那種士兵人手一把劍的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漢武帝開始,環首刀出現,而且被大規模裝備,中國自此掀起一股長刀熱,一直到大唐,社會各階都以用刀為榮,包括軍官指揮,也是使用直刀。


一直到北宋中期,指揮官才開始規範式的使用劍作為指揮象徵。而在明朝也出現了尚方寶劍一詞,起作用就是指揮掌軍的憑證。

至於劍的殺傷,西周末年,長劍因為可以劈砍也可穿刺,而且對於皮甲具有較高的破甲殺傷,故而取代了短戈在軍中的地位。自此就出現了軍官用劍、士兵用長戈的局面。


西漢冶鐵技術發展起來之後,鐵鑄長劍也取代了之前青銅劍的地位,不過鐵長劍的造價高於環首刀,而且使用繁瑣,故而剛剛出現不久便被直刀擠沒了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