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發佈《中央定價目錄》(修訂徵求意見稿)天然氣門站價格移出目錄專家:為完全放開做制度性準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央定价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天然气门站价格移出目录专家:为完全放开做制度性准备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王源)國家發改委11月4日就《中央定價目錄》(修訂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涉及天然氣門站價格、油氣長輸管道運輸價格及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調整。

此次修訂徵求意見稿將各省區市天然氣門站價格從《中央定價目錄》中移除,而跨省區市管道運輸價格予以保留。同時,修訂徵求意見稿對現行天然氣定價機制進行了備註總結,即海上氣、頁岩氣、煤層氣、煤制氣、液化天然氣、直供用戶用氣、福建省用氣、儲氣設施購銷氣、交易平臺公開交易氣以及2015年以後投產的進口管道天然氣的門站價格,由市場形成;其他國產陸上管道天然氣和2014年年底前投產的進口管道天然氣門站價格,暫按現行價格機制管理,視天然氣市場化改革進程適時放開由市場形成。

“這說明目前價格仍按現行機制執行,並無實質性變化。”中國油氣產業智庫聯盟專家劉滿平表示,長期來看,價格改革的市場化目標十分明確,此舉可視為未來價格完全放開的制度性準備。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於世為教授指出,天然氣門站價格取消中央政府定價,有利於市場根據供需狀況進行定價,同時提升不同類型主體參與市場的積極性,激發市場活力,最終提高我國天然氣資源配置的效率。

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整體思路,我國天然氣門站價格自2011年開始了漸進式的市場化改革之路。直至去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理順居民用氣門站價格的通知》,居民用氣與非居民用氣價格機制實現銜接,我國天然氣門站價格逐步具備了市場化屬性。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戰略研究高級主管楊驛昉認為,將天然氣門站價格移除卻保留國產管道氣和2014年底前投產的進口管道氣定價,意味著政府從管理“氣源+管輸”的打包價,轉為只監管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與此相對應的就是從國家行政調控門站價向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的過渡。不僅如此,門站價格的剝離也標誌著我國天然氣市場格局將正式從“3+X”邁向“X+1+X”。

涉及油氣行業的除上述措施外,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也保留下來。根據備註,成品油價格暫按現行價格形成機制,根據國際市場油價變化適時調整,將視體制改革進程全面放開由市場形成。

據介紹,修訂後的《中央定價目錄》(修訂徵求意見稿)具體項目減少到16項,縮減近30%。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