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展打造“綠色通道”寧鄉的美麗鄉村瞭解一下

為發展打造“綠色通道”寧鄉的美麗鄉村瞭解一下

□今日寧鄉記者 範婷

“獲稻畢工隨曬穀,直須晴到入倉時”。時值深秋,豐收的喜悅猶在,但楚溈大地無閒田,田野上,農人、農機忙著栽種油菜、整修田間水利,醞釀下一個豐收季;現代設施大棚內,水靈靈的蔬菜惹人眼饞,規模化的養殖廠裡,肉滾滾的生豬和蛋雞長勢良好……

近年來,寧鄉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長沙市關於農村改革發展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始終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地位,著力優化提升農業產業結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拓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色的有效途徑,寧鄉農業農村工作呈現出五彩繽紛的喜人景象。

轉方式+調結構

傳統農業“紅紅火火”

“現在種田真高效,有了新種子、新技術和新機器,糧食生產不再看‘天意’!”橫市鎮的種糧大戶李陸明站在高高的穀倉前意氣風發,他說自己還能“大幹二十年”。

人到知天命,李陸明經歷過種田苦,嚐到了高效高質的種田甜。看到村民種田、打工兩頭奔波,李陸明想到了土地流轉,泉柳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應時而生。現在,合作社流轉土地達1750多畝,倉庫、機庫、烘乾機組、耕收設備一應俱全,由泉柳村“擴張”到橫市社區、望北峰村。糧食的年年豐收,激發了李陸明更活絡的思維,當前已註冊大米商標“寧豐泉”的他,成為了一個產銷一體、由農轉商的“新糧民”。

“無糧不穩,無工不富”,糧食生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年初出臺了《寧鄉市糧食生產指導意見》,明確以穩定糧食生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據統計,今年全市種植水稻136萬畝,糧食總產量超過66萬噸。

在保持糧食總產穩定的基礎上,我市結合資源稟賦和區位比較優勢,順應市場發展變化趨勢,突出產業結構調整、品種轉型升級,使傳統農業的質量和效率得到了提升。在寧鄉久負盛名的菸葉、茶葉、蔬菜,煥發了新的活力。

今年,全市茶葉生產面積5.7萬畝,其中採摘茶園2.8萬畝,無性系良種面積1萬畝,無公害茶園面積5.7萬畝,有機茶園面積0.6萬畝。今年上半年,全市茶葉總產量0.3萬噸,茶葉生產總值1.5億元;蔬菜種植面積22萬畝,總產量約為40萬噸,總產值5.2億元;水果種植面積約14.2萬畝,總產量達0.8萬噸,產值達0.6億元。另外,全市菸葉種植面積3.2萬畝,預計產煙7.8萬擔,總產值1.2億元。

“菜籃子”“果籃子”類全產豐,為農民的紅火小日子添薪增色不少。

“別看我年紀大,我一年可有2萬多元收入。”陳家橋村村民楊德輝喜笑顏開,65歲的他土地流轉到村裡的土地專業合作社,自己不但能收流轉費用,還能在合作社打工,一年下來,收入多元又輕鬆。

改革+創新

現代農業“綠意盎然”

為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我市大膽探索、積極實踐,深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不斷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激發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持續向好的發展勢頭。隨著國家級現代農業園的創建,全市現代農業產業著力改革創新,為發展打造“綠色通道”。

“土地變成金,村民們實實在在嚐到了甜頭!”從土地下手的鵲山村,先人一步嚐到了泥土帶來的甜蜜滋味。2014年,該村開始探索土地制度改革,成為2016年中國改革十大年度案例之一。“鵲山模式”聲名在外,鵲山農民甜入心扉,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由2014年的負債213萬元到去年的盈餘近80萬元。鵲山村的成功並不是孤例。近年來,我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釋放鵲山村試點的規模效應,不斷完善土地合作經營“三權分置”機制,加快土地合作經營推廣步伐。訂單農業、認種認養農業、土地入股、統種分管等農業經營新模式在寧鄉農村遍地開花。

寧鄉有兩“土”,一“土”是地,二“土”是花豬。近年來,寧鄉花豬先後榮獲“中國百強區域公用品牌”“湖南省著名商標”、湖南省、長沙市“十大農業區域公共品牌”。“花豬產業通過最近一二十年的發展,從2003年的七頭豬、七個血緣、不足100頭種豬開始,到現在年出欄10萬頭以上。下一步將用3到5年時間,打造成為雙百產業,即一百個億的產值和一百萬頭的養殖量。”“豬司令”李述初表示,近年來,在創建國家農業示範園區的春風下,以流沙河鎮為中心的周邊鄉鎮,眾多的企業和農民通過發展寧鄉花豬特色產業帶動了寧鄉農業產業的振興。

为发展打造“绿色通道”宁乡的美丽乡村了解一下

特色+品牌

農產品頻出“金字招牌”

有產品、沒品牌,有特產、沒特色,一度成為我市農業進階發展的掣肘,但如今,寧鄉花豬、溈山茶、衛紅米業、湘都美食、加加……一大批叫得出、喊得響的寧鄉美食成為湘品出湘、湘品出國的拳頭產品。

“沒有創新、沒有品牌,一味地消費‘灰湯貢鴨’這個名號是無法讓灰湯鴨走得更遠的。我2009年開始從灰湯鴨的項目,因為灰湯鴨的文化底蘊具備打造成一個品牌的條件和規模。”灰湯鴨品牌“湘一”的創始人羅玉林告訴記者,農業產業化和結構調整為灰湯鴨“重樹雄風”埋下了伏筆。過去的灰湯,家家養鴨,但是沒有一個領頭人,更沒有品牌,始終處於“小打小鬧”的尷尬境地。2014年9月18日,湖南湘一灰湯鴨業有限公司成立,是一家集鴨養殖、生產、銷售於一體的企業,灰湯鴨走上了品牌發展道路。

當前,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人們將更多關注放在了農產品質量上,對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我市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湖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湖南省農產品標準化示範縣”為目標,以品牌建設為抓手,以追溯體系建設為切入點,著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創建工作,不僅有效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而且有力提升了農產品競爭力。當前,我市已制定水稻、茶葉、蔬菜、水果、中藥材、水產品、生豬等主導產業標準化種養殖生產操作技術規程40多項;建成市、鄉、基地三級“檢測網絡”,監控全市38個規模農產品生產基地,完成農產品快速檢測5225批次,農產品檢測合格率均為99%以上;完成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84個,溈山茶葉、寧鄉花豬成功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去年,“寧鄉花豬”“溈山茶葉”“灰湯鴨”獲評長沙市十大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加加”“益君”“流沙河”“金太陽”“湘都”獲評長沙市知名農業企業品牌,“楚溈香”寧鄉花豬獲評長沙市知名農產品牌,“加加”“金太陽”“溈山茶業”獲得評長沙市十大農業企業品牌。

外在+內勁

鄉村振興“藍圖變現”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曾經,五柳先生筆下墨染了多少人的夢裡原鄉。

隨著脫貧攻堅首戰告捷,“五治”催生美麗鄉村,由內而外煥發活力,將鄉村振興的藍圖變成了現實。走進寧鄉廣大農村,但見座座新宅錯落有致,條條道路四通八達,連片沃野環繞群山,房前屋後花繁果盛……寧鄉無處不桃源。

“脫貧路上,145萬寧鄉人一個也不能少!”為了這個目標,寧鄉人鉚足幹勁,千方百計破千難萬險,成效昭昭。截至目前,全市共脫貧18498戶50671人,31個省定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貧困發生率由4.4%降至0.3%。從“資深”貧困戶變身“脫貧達人”的姜國龍又出金句:“人窮志短話不假,只有成功脫貧摘帽,才有底氣挺直腰桿講話,才能有信心追求夢想。”眾所周知,他的水果基地源自扶貧項目,圓了他的致富夢。今年,基地黃桃、獼猴桃均豐收,年收入高達20萬元,姜國龍成了“因扶而富”的貧困戶之一。

“村莊美不美,重點治山水;農業強不強,重點治拋荒;村民富不富,首先在人居。”腰包日漸豐實的寧鄉人,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美麗屋場、美麗庭院和美麗產業成為美麗鄉村的標配與追求。今年,我市以農村“五治”為主抓手,大力實施全域潔淨、秩序整治、設施夯實、鄉風文明等四大行動,成功創建國家級衛生鄉鎮2個(溈山鄉、灰湯鎮),湖南省衛生鄉鎮2個(金洲鎮、夏鐸鋪鎮)、衛生村(社區)35個、美麗鄉村示範村6個,其中花明樓鎮楊林橋村榮獲2017年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高標準打造了花明樓鎮靳江村劉家灣、玉潭街道金星社區下瓦屋場等美麗屋場示範片。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了以大成橋鎮鵲山村為代表的“土地合作型”、菁華鋪鄉陳家橋村為代表的“資源開發型”、喻家坳鄉湖溪塘村為代表的“產業服務型”、金洲鎮同興村為代表的“物業經營型”、夏鐸鋪鎮天馬新村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型”五種經濟發展模式,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一幅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農村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傳承+融合

產業競爭力“方興未艾”

“哇塞!小牛好可愛!”“我想跟小奶牛合影”……近年來,每逢節假日,雙江口鎮優卓牧場上總是稚童聲聲。作為我市重點農旅結合項目,優卓牧業花海牧場是2017年湖南唯一獲批國家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的牧場。當前,日接待能力超800人次的休閒牧場已成為了長沙周邊親子游的絕佳目的地,牧場不再只是牛奶產地,還是大家的樂園。

無獨有偶,從2015年起,夏鐸鋪鎮天馬新村與湖南潤境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有規劃、有步驟地開發經營石侖關“夢想小鎮”鄉村振興項目。項目負責人羅俊男充滿幹勁地表示:“現在,我還在洽談康養、中藥材種植等產業,想讓天馬新村真正‘活’起來,讓石侖關以一種嶄新姿態驚豔亮相。”

窺斑可見豹,走三產互動融合道路,成為當前不少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的不二之選。我市依託農業資源優勢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提升農產品的本地加工增值轉化率,促進農業生產從“賣資源”向“賣產品”轉變。

“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寧鄉成了一塊農業新貴喜愛的‘香餑餑’。”近年來,我市探索建立了寧鄉現代農業產業園管委會,按照工業園區管理運營,對全市農業產業項目進行統一包裝、統一招商,對產業發展進行統一佈局,對產業資金實行統一調度整合,集中力量,形成合力,推動全產業鏈發展和三產融合發展。今年新引進、新建項目75個,提質提升原有農莊、基地、作坊、農產品加工企業等農業項目78個。全市擁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9家,上市公司1家。大力培育種養大戶、農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認定家庭農場623家,發展休閒農業經營主體359家。

沃野春潮湧,揚帆破浪行。未來,寧鄉市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全面實現農業生產蓬勃旺盛、農村面貌日新月異、農民生活幸福美好的高質量發展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