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貿易戰下 澳棉進口仍佔一席之地

【國際觀察】貿易戰下 澳棉進口仍佔一席之地

中國棉花網專訊:據海關統計,2019年9月我國進口棉花8.33萬噸,較上月減少9.3%,同比減少38.4%,但澳棉佔比接近50%,其次是美棉、巴西棉、非洲棉、印度棉。澳棉雖然價格偏高且皮棉等級、品質下滑,但對中國棉紡織廠、貿易商採購的影響並不大,8-10月份澳棉仍是中國高品質、高可紡性機採棉的最重要補充;

從國際棉商、進口企業報價來看,10/11月船期澳棉M 1-1/32(強力28GPT,2019年新棉)CNF報價集中在74.80-74.90美分/磅,1%關稅、滑準關稅下的人民幣價格分別為12950-13000元/噸、14200-14250元/噸;SM 1-5/32澳棉CNF報價84.40-84.50美分/磅,1%關稅、滑準關稅下的人民幣價格分別為14350-14400元/噸、15050-15100元/噸(均為淨重結算),滑準關稅下“雙29”澳棉高於內地庫“雙29”新疆機採新棉約1000元/噸;而11月5-6日青島港M 1-1/32、SM 1-5/32澳棉人民幣報價分別為14900-15000元/噸、15500-156

00元/噸,也大幅高於同品質新疆棉。

9月份澳棉仍佔我國棉花進口的“半壁江山”,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保稅、即期的2018/19年度低指標、低可紡性的澳棉比較受中國中小紡廠歡迎,與國儲棉混合紡高配32S、高配40S、JC32S等性價比很高。澳棉高、低品質棉花差價比較大,如9月份強力26-28GPT低品級皮棉報價甚至低於14000元/噸;二是部分出口至美國、歐盟等國紡服產品合同中明確使用50%-100%澳棉,大中型棉紡廠使用1%關稅內配額採購甚至滑準稅進口以滿足紡紗需要(1%關稅下澳棉與新疆棉價差縮小至200-300元/噸,競爭優勢較強)。

【国际观察】贸易战下 澳棉进口仍占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