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GDP增速6.6%低于去年同期?仍有可挖掘空间

深圳GDP增速6.6%低于去年同期?仍有可挖掘空间

深圳,一座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城市。

深圳前三季度GDP增速为6.6%,不及广州的6.9%,一直以来经济增长表现亮眼的深圳市出现该情况后引发市场热议。

有分析指出,鉴于前三季度广州市GDP为17868.99亿元,如果广州保持高于深圳的经济增速,2019年广州GDP有可能超越深圳。

但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刘国宏对此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今年1-3季度广州GDP距离深圳仍有1000亿元差距,即使第四季度深圳零增长,广州则需要增长16%以上才能完成对深圳的超越。”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吴海峰认为,深圳是一座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城市,新经济如金融科技正高速发展,未来仍有很大增长潜力。

深圳GDP增速6.6%低于去年同期?仍有可挖掘空间

部分新经济未被纳入统计

从全球来看,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15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称报告),将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调至3%,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低水平。这是IMF连续第五次下调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IMF研究部副主任吉安·马里亚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贸易增长已近乎停滞,2019年上半年的贸易量增速已降至1%,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加之贸易紧张局势影响市场对发展前景的信心,全球制造业活动和投资力度已大大减弱。

11月5日,瑞银亚洲经济部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在财新博客上发表10月前瞻,提出整体经济活动疲弱,CPI通胀进一步走高。

IMF报告预计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1%,虽然比今年7月的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但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依然增长最快。

从全国来看,深圳6.6%的数值仍高于北京6.5%,上海6.0%,在大城市中仍处于合理地位。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吴海峰在接受深圳卫视采访时表示,“经济转型升级从追求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技术科研投资领域,先投入再有产出,经济增长放缓是正常现象。”

他认为,深圳市是一座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城市,新经济如金融科技正高速发展,其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资产,为未来深圳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它目前却未被纳入统计指标。

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变

深圳第三季度第二产业比上半年7.3%的增速下降了1.8个百分点。但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大幅增加,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1.4%和66.0%。

从经济结构上看,深圳市第一产业规模较小,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大约为4:6,这意味着深圳的发展结构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发挥着支撑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但近年来,深圳制造业外迁趋势有所增加。今年6月发布的《深圳2018年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显示,近三年外迁的192家企业中,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共计72家,占全部外迁企业的37.5%,电子信息等高技术行业成为外迁新领域。

曾是深圳制造业的明星企业——富士康,近年来大部分生产线已转移至中国中西部。

2016年,华为将手机终端总部迁离深圳。到了2018年,华为又将研发部门迁至东莞松山湖。

然而,有专家认为,制造业的迁移并不意味着深圳失去了对制造企业的吸引力,反而体现了深圳自身的一个产业调整和结构转型的过程。

中山大学港澳发展研究院张光南教授在接受深圳卫视采访时说道:“深圳本身土地空间不足,部分中低端产业的转移,一方面会给深圳带来新的契机,更多的空间去发展商业和科技创新,以及利润更高的行业。”

深圳GDP增速6.6%低于去年同期?仍有可挖掘空间

基础设施爆发式增长,外资投资增长迅猛

前三季度,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3.8%,远高于广州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27.6%。

深圳长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维系在较低水平(约20%左右),低于绝大多数国内大中城市,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是逆周期调整的重要举措。

刘国宏指出, “接下来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调整和优化研发政策、产业政策,继续压缩政策套利空间,激发真正有活力、有市场的各类企业各类产业在深投资兴业、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民间投资增速。”

值得关注的是,外资投资增长迅猛。从注册登记类型看,外资投资增长87.8%。近期深圳城市定位的不断变化,从特区变成先行示范区,同时又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未来外商来深投资意愿会持续加大。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认为作为市场高度发达和高度开放的深圳经济趋势变化和结构调整在国内是具有预言性的。外商对深圳投资的逆势增长,预示了对深圳经济长期发展的看好。”刘国宏说道。

社会消费总体偏弱

深圳前三季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均低于广州和全国增长速度。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在其公众号“宋丁视点”中说道,深圳的消费在一二线城市中一直偏弱。去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海12669亿,北京11748亿,广州9256亿,深圳只有6169亿。在中国经济向消费拉动转型的过程中,深圳的消费支撑力偏弱,且没有培育起自己的优势。

对此,刘国宏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深圳城市偏向生产型而非消费型,这确实是深圳最大的短板,未来想要增强经济内发展能力,甚至引领经济发展,就必须在消费上大做文章。”

前三季度,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46.95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持平。

为拉动消费,深圳还逐步放宽部分限购举措。今年6月份,深圳放宽汽车限购政策,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2019年至2020年每年将增加指标4万个。

然而,除了采取放宽限购举措,深圳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刘国宏指出,需要深入研究制定消费政策,同步研究制定汽车停车设施建设政策、停车收费政策、中心城区拥堵费政策等等。

他认为,培育万物互联时代新型消费平台企业,申请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和退税渠道等其他措施也可以起到一定刺激作用。

深圳GDP增速6.6%低于去年同期?仍有可挖掘空间

贸易出口平稳增长

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对深圳的进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21

140.92亿元,下降1.8%。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情况下,深圳出口仍能保持增长,达1.2万亿元。深圳海关统计分析处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深圳的一般贸易出口平稳增长,对全市出口带来正拉动作用。

从贸易伙伴看,深圳对欧盟、“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外贸进出口依然表现较好。前三季度,深圳市对欧盟进出口2276亿元,增长15.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4593.5亿元,增长5.7%。

近年来深圳经济增长保持较高增速,2018年深圳市GDP史上首次超越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但三季度GDP增速放缓也给深圳敲响了警钟。

宋丁认为,当前深圳需要对症下药,充分发挥国家给予的先行示范区的特殊优势,巩固和拓展深圳对国内外人才、资金、高端产业、先进技术等要素的集聚能力,保持深圳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活跃度。

来源|南都周刊

END

欢迎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邮件:newmedia@nbweekly.com。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后台回复「小南」试试看哦~

深圳GDP增速6.6%低于去年同期?仍有可挖掘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