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更加体会到了李安的良苦用心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更加体会到了李安的良苦用心


李安的电影《双子杀手》虽然还未下线,但基本已成定局,全球票房不过1亿多美元,而国内票房到目前2亿多,亏本已是板上钉钉。

这部电影打从上映以来就一直在忍受各种抨击,归总一下,无非是两个方面。

第一,故事老套,故事老套,故事老套;

第二,120帧,Dark不必,Dark不必,Dark不必。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更加体会到了李安的良苦用心


最终,这部电影豆瓣评分7.1,IMDB直接不及格,5.7分。

两周以后,号称《终结者》正统续作的《终结者:黑暗命运》登上荧幕,上映前自免不了一番吹嘘,州长和汉密尔顿悉数回归,更有詹姆斯卡梅隆坐镇监制。

于是我们兴致勃勃地买票去看了,然后呢?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更加体会到了李安的良苦用心


你不觉得很奇妙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感觉好像自己穿越回了二十多年前,在重温《终结者2》,所谓的《黑暗命运》,它就是《终结者2》的重制版,几乎一模一样的剧情和反派机器人杀人动机,唯一的区别,无非是,哦,这个反派更强一些,州长更老一些,而已。

故事老套吗?太老套了,甚至一点诚意都没有,拿了一个新酒瓶,却把二十多年前的那壶酒又灌了进去,你当自己是82年拉菲啊?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更加体会到了李安的良苦用心


而且和《双子杀手》一样,都是分段式的动作片剧情,《双子杀手》是在美国被追杀,然后哥伦比亚大逃亡,在匈牙利找真相,最后回美国解决问题。

《终结者:黑暗命运》呢,在墨西哥被追杀,然后逃亡到美墨边境,接着在德州继续逃亡,最后在大坝解决问题。

《双子杀手》点了个父子关系的主题,《终结者:黑暗命运》则玩起了宿命论那一套。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更加体会到了李安的良苦用心


可《双子杀手》好歹还是个原创剧本啊,你《黑暗命运》直接把第二部改头换面一番拿出来唬人算哪门子意思吗?就冲这一点,《黑暗命运》就被比下去了,可人家照样IMDB评分还6.6分呢。

豆瓣倒是7.2分,和《双子杀手》难兄难弟。

再来比比技术,人詹姆斯卡梅隆好歹也是3D电影的先驱者,一直就引领着电影技术的潮流,可当《终结者:黑暗命运》遇上120帧的《双子杀手》呢?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更加体会到了李安的良苦用心


我就举一个例子,《双子杀手》里有一幕摩托车追逐大戏,而《黑暗命运》同样有一场飞车追逐场面,而且这场飞车追逐,远比《双子杀手》场面要大的多得多,但依然是传统的拍摄方法。

我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两幕是什么感觉,我个人在《双子杀手》的摩托车追逐战中体验到的是无比真实的代入感,120帧所带来的清晰度,以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不停切换,换来的就是观众与电影之间的距离在缩短,那道隔着荧幕而无法逾越的鸿沟似乎在李安的手中渐渐变得模糊起来。

这种体验说实话很奇妙,那是前所未有的,但我瞬间,就接受了这种设定,并不因为传统的观影体验而排斥它。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更加体会到了李安的良苦用心


而《终结者:黑暗命运》的那场飞车戏,场面不可谓不宏大,惊险有余,刺激更足,但是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还在,那般大场面的飞车戏,对于我来说,依然是一个旁观者。

其实我并不觉得这部新终结者有多差,相反,我的观影过程是很愉悦的,即便它只是2的翻版,可那也是IMAX的大屏幕啊,在大荧幕上看一遍《终结者2》不也算是有生之年了吗?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更加体会到了李安的良苦用心


我只是单纯地觉得,好像这一切,对李安很不公平,那些专业的媒体人,仗着自己有话语权,你觉得有意义那就是有意义,你觉得不好那就是不好。


对李安的领先一步始终是嗤之以鼻,批评120帧下的史密斯那张大特写太清晰不好的是他们,又把《少年的你》中24帧下周冬雨和易烊千玺脸部大特写,连小雀斑都看得一清二楚捧上天的也是他们,哪里有半点原则?

还有的人说,这部电影就该交给迈克尔贝,从头打到尾,乒乒乓乓这么一通搞,爽就完事了。合着这意思是李安拍了这部片子才7.1分,交给迈克尔贝这么一通乒乒乓乓就能9.1分了?《变形金刚》够乒乒乓乓了,不爽吗?怎么才4.9分呢?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更加体会到了李安的良苦用心


我们假设在另一个平行时空,这部电影真的交到了迈克尔贝的手上,甚至有相关新闻报道原来是要李安来用120帧拍摄的,由于某种原因,导演最后变成了迈克尔贝,120帧是没有了,伪3D倒是可以来一个,120分钟的电影从头打到尾。


你信不信那个平行时空的主流媒体在看完成片后一定会大放感慨:哎,可惜了,这片子就应该交给李安,老剧本加新技术,那会迸发出多大的火花,现在搞成了这种无脑片,不及格!!

反正上下嘴皮这么一翻,什么厥词都能放。

说到这,我又忍不住想起《大艺术家》中的男主人公默片影星乔治在第一次看到有声电影的时候,发出的那声嘲笑。

他不相信有声电影是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坚持默片依然会是电影的根本,但终究这些人会被科技的车轮碾压过去。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更加体会到了李安的良苦用心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到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无非是希望电影更加真实,让观众不再只是“看”电影,而是沉浸到电影中,让观众与电影的距离越来越小,詹姆斯卡梅隆为什么要用最先进的3D去拍摄《阿凡达》?

他所做的,和李安现在所做的,有什么不一样?我无法理解这些人的苛刻。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更加体会到了李安的良苦用心


社会在发展,电影更在发展,李安走在了最前线,他就如同是一个趟雷者,为大部队开辟出一条崭新而又安全的路,自己却被炸得支离破碎。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我更加感受到了李安的不容易和他的那份良苦用心。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更加体会到了李安的良苦用心


PS:话说,真没看出来,影片中穿越回来保护女主的改造人格瑞丝,演员居然是《黑镜第三季》中第四集“圣朱尼佩罗”中的那个眼镜妹,我的天,那么温柔的妹子,生生被导演改造成了霸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