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垕在位只有六年,但他做了什麼深得群臣感激百姓稱頌的事?

朱載垕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第三子,世宗給他取名載垕。

“載”是他的排行輩分,“垕”取“皇天后土”為天下之主的意思,足見父親的滿懷期望。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朱載垕在世宗服丹藥中毒死後即位稱帝,這就是明穆宗,穆宗朝的年號為隆慶。穆宗在位只有六年。穆宗是明朝皇帝中少有的成年即位者,他不是世宗冊立的太子。世宗有過八個皇子,但有五個襁褓折,長大成人的只有二子載壑、三子載垕、四子載圳。嘉靖十八年(1539),世宗分別冊封載壑為太子,載屋為裕王,載圳為景王。自載壑嘉靖二十八年(1549)死後,太子之位屬誰,就成了天下矚目的大事。

朱載垕在位只有六年,但他做了什麼深得群臣感激百姓稱頌的事?

朱厚熜劇照

(1567)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禮儀當然是裕王應晉封太子,但事情並不如此。當時受寵的道士陶仲文提出“二龍不能見面”之說,皇帝是龍,太子當然是小龍,世宗聽後索性不再立太子。這給景王載圳提供了可乘之機。載圳憑藉母親受寵的優勢,走動內宮,爭立太子,他的打算在宮中為人所共知。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嚴嵩對載垕也相當冷淡。就連裕王應得的歲賜也被他大量拖欠。載垕命運未ト當然不敢向父親提起,只 得派手下人先給嚴嵩的兒子嚴世藩送上一千兩銀子,才得以補發。景王與嚴世蕃勾結後愈發猖狂,還想將錦衣衛指揮使陸炳也拉上自己的戰車。陸炳不願參與此事,景王居然就在嘉靖三十九年(1560)將陸炳毒死。

朱載垕在位只有六年,但他做了什麼深得群臣感激百姓稱頌的事?

陸炳劇照

(1568)陸炳此人與世宗親厚非常,不但是世宗興獻王府的舊臣和總角之交,後來更曾經救過世宗的命,是世宗以兄弟稱呼的人物。所以景王的猖狂舉動徹底觸怒了世宗,斷絕了他即位的可能。嘉靖四十年(1561),世宗打發景王去封地居住,而把裕王留京,顯示了傳位的意圖。可是景王載圳離京後並沒有停止籌劃奪嫡。嘉靖四十四年(1565),載圳病死於封地,世宗毫無難過之意,還說這孽障害我兄弟,現在總算死了。載垕已成為唯一的皇位繼承人。載在王府多年,在自己身邊聚集了一批才能卓著的有識之士,如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這些人為載垕講解古今,縱論天下,培養他的政治見識。

朱載垕在位只有六年,但他做了什麼深得群臣感激百姓稱頌的事?

張居正劇照

(1569)在他們的影響下,載垕對嘉靖末年的弊政瞭然於心。為了爭取政治上的主動,世宗死後,載立即批准了自己的親信張居正與內閣首輔徐階草擬的世宗“遺詔”,假父親之名將其引起朝野怨聲不止的弊政大部分廢止。登基後,他又在即位詔書中肯定了“遺詔”中關於將蠱惑世宗煉丹求仙的道士逮捕下獄,付法司治罪;所有齋醮活動和造廟觀、建宮殿的工程一律停罷;採買香蠟、珠寶、綢緞等例外採買全部停止;並起用嘉靖年間因上疏言事被罷撤、拘囚的海瑞等官員;同時又免除全國百姓隆慶元年(1567)的一半田賦和拖欠的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賦稅。詔書出,群臣號啕感激,百姓競相稱頌,一時大得民心。經過一番初步治理朝政有了一番新氣象。

朱載垕在位只有六年,但他做了什麼深得群臣感激百姓稱頌的事?

徐階劇照

(1570)群臣歌功頌德之聲不絕於耳,穆宗一方面為之欣喜,可另一方面他也看穿了宮廷政治的勾心鬥角。坐穩皇帝寶座後,穆宗拿定了及時享樂、無為而治的主意。他為此先做了一番佈置。和歷代皇帝一樣,穆宗先是選擇忠誠幹練的大臣分擔政務,為自己鞏固江山社稷。他將親信的大臣徐階、李春芳、高拱、郭樸留任內閣,又將身居裕王府時的心腹張居正、陳以勤授內閣大學士的要職,參與內閣機要大事;在宮內,他把親信的太監黃錦、王本、馮保、曹憲、李芳等人都安置在要害部位。經過這一番佈置,穆宗以為自己的朝廷坐穩,可以安居宮內,靜享富貴了。於是,他把日常朝政都推給內閣,連對大臣的操縱、協調的責任也放棄了。

朱載垕在位只有六年,但他做了什麼深得群臣感激百姓稱頌的事?

高拱劇照

(1571)誰知事與願違,在他對朝政大撒手的同時,內閣大臣們的傾軋就開始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場內閣風波,發生在內閣中最重要的兩位大學士徐階和高拱之間。徐、高之爭淵源於嘉靖末年。徐階是多年的內閣元老,一位老練圓滑的政治家。高拱本是裕王的侍從講官,素有大志,和張居正一起當過國立大學的正副校長。徐階為聯絡裕王,也是為日後的朝廷更替預作鋪墊,於嘉靖四十四年(1565)把高拱和郭樸一起舉薦為內閣大學士。照當時的社會風氣,徐階作為高拱、郭樸政治上的恩人,是有師生之誼的,理應受到尊敬。可是高拱本就是穆宗的從龍之臣,又在眾臣中最受穆宗信重,認為自己被拔為閣臣本就順理成章,一點也不領徐階的情。

朱載垕在位只有六年,但他做了什麼深得群臣感激百姓稱頌的事?

朱載垕劇照

(1572)而徐階忽略了高拱機敏練達的卓越能力,以及位居高官後要求平等處事的自尊心,依然把高拱和郭樸當作後生晚輩對待,種下了紛爭的種子。鬥爭以吏科給事中胡應嘉彈劾高拱失職大不敬為導火索。當時世宗處在昏迷中,對這類奏摺當然不問。因此,胡應嘉的彈劾並沒達到目的,對高拱來說是“有驚無險”。但高拱是個恩仇必報的政治家。他認為胡應嘉是徐階的同鄉,一定是受了徐階指使。偏偏徐階在草擬世宗遺詔這樣的大事上,不與內閣的高拱、郭樸等同僚商議,卻越過他們和排位偏後的張居正策劃,受了冷落的高拱滿腔怨恨,他要等待機會報復徐階。穆宗對高拱有多年的瞭解,當然不會被幾個言官所打動。他安慰高拱不要在意,繼續安心從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