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0卡”就好賣,標“無糖”就健康,零食想紅真如此簡單?

品牌君發現,最近身邊的低卡零食、0卡飲料越來越多了。彷彿只要是零食,沒標上低卡的話,就是不健康的代表,也“活該”沒有人願意買。

重點是,這些標註了低卡無糖的零食,還動不動就成網紅。現在一個零食品牌要想爆紅,已經這麼簡單了嗎?

低卡零食更容易成網紅

你可能想不到,在美國東部食品展上,TOP3裡有兩個都是健康零食,分別為能量棒和蘑菇零食。

只要是健身的人,應該對能量棒不會感到陌生,優質的蛋白質補充,加上低熱量且不難吃的特色,成為了很多減肥人士的心頭好;蘑菇零食口感其實和肉乾很相似,加之它的熱量十分低,既能解決嘴饞,還不會長胖,成了不少健康人士的首選。

寫“0卡”就好賣,標“無糖”就健康,零食想紅真如此簡單?

不僅是零食,就連甜品店都用上了低卡的營銷手段。品牌君最近在抖音上頻繁看到成都某家芝士蛋糕店的視頻,他們推出各種低卡蛋糕,以滿足想減肥又想吃蛋糕的人。

除此之外,曾經販賣著“垃圾食品”的零食品牌,也開始朝著健康轉型:

賣薯片的品牌,不僅開始兼職賣山藥片,還推出低卡版薯片;高熱量的碳酸飲料,不僅說自己低卡無糖,還因為富含纖維而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衛龍推出魔芋爽,也是為了填補因辣條熱量高,而缺失的低卡市場;各種堅果品牌都開始推出“每日堅果”,用健康的賣點來打開消費者的錢包。

寫“0卡”就好賣,標“無糖”就健康,零食想紅真如此簡單?

而這些大部分的健康零食,無一例外地都成了網紅。可以這麼說,低卡、無糖,已經成了零食品牌或商家成為網紅的第一要素。

賣低卡零食並不簡單

零食低卡、健康化,的確是各位休閒食品品牌們接下來可以努力的方向。幾乎沒有人不喜歡吃零食,只是很多人都被熱量給擊倒。所以,不長胖又健康的零食便能成為消費者心中的網紅。

但是,要想真的憑藉低卡食物成功,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你別看衛龍、可口可樂和樂事的低卡食品有人買,那是因為它們的品牌影響力在那裡。普通品牌要想憑藉低卡來賣貨,要跨越的門檻還很多:

1.技術不到位

在生產技術、新產品開發以及渠道建設等方面,本土品牌均落後於外資品牌,無法跟上市場的發展步伐。面對這種情況,有的品牌這時就開始走上“歧途”,在營銷成分表上亂標註。

寫“0卡”就好賣,標“無糖”就健康,零食想紅真如此簡單?

仔細觀察點外賣送的飲料,它的成分表除了一兩個無關緊要的元素有一點含量以外,其他全是0。但問題是這飲料不僅甜,還甜得讓人發慌,你說熱量為0,這可能嗎?

2.“洋品牌”影響力大

外資、合資企業佔據了休閒食品市場的優勢,本土品牌很難超越。很多品牌都只知道做這個品類,沒有品牌意識,所以一直被“洋品牌”的光環所打壓。

不過,好在也有不少本土品牌做出了影響力。在健康零食中,高品質的鐘薛高、低卡無糖的元氣森林、堅果品牌三隻松鼠等都是網紅且賣得很不錯的中國品牌。

寫“0卡”就好賣,標“無糖”就健康,零食想紅真如此簡單?

3.能紅但時間不長

消費者對產品的熱度,僅僅在它剛推出的前三個月。如果產品夠好,值得,那麼消費者的復購率也就隨之上升。可目前看來,部分營銷搞得很熱鬧的低卡零食復購率並沒有很高,它們有的雖然能火,但都是KOL帶火的,一般都活不過幾個月。

綜上所述,低卡零食要想紅,首先就應該擁有品牌意識,打造品牌文化,才能擁有持續火爆的熱度。

當前,歐美以及日韓市場上已經有較為成熟的健康零食品牌,與之相比,中國的健康零食市場還是一片藍海。如果能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還適應了中國人挑剔的味蕾,那麼,打敗“洋品牌”,成為熱銷多年的網紅零食,也不是什麼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