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水浒一百单八将来自四面八方,上山原由各有不同。有的是行侠仗义过程中伤人性命,惹上官司后不得不落草为寇,代表人物花和尚鲁智深;有的是因梁山扩大规模的过程中,急需某一方面人才而专门设下计策赚上山来,如徐宁、卢俊义;而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跟着自己的“领路人”上山的。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最后这一类有的本来就是主人的随从,为了主人而开杀戒,后又跟随上山,最典型的就是浪子燕青;有的自己想上山,苦于没有门路,自身又无江湖威望,只得主动依傍有名望准备上山的或者已经是梁山头领的人物,拉关系上山。如焦挺靠李逵、时迁靠杨雄;还有的甚至自己想上山,“领路人”不想当草寇,通过各种手段劝解“领路人”上山,自身也借这层关系而跻身108将的。如孙新、顾大嫂、解珍、解宝劝病尉迟孙立。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也就是说从梁山各色人等上山的过程和原由中来看,其实聚义厅里也是分帮派的。只不过由于这些好汉在关乎命运的关键时刻,虽然表现出了自己所在小团体的意见,但最终都能以大局为重,服从宋江的决策,而使得这种帮派感不是特别明显罢了。接下来我们就捋一下梁山之上影响力较大的五个帮派,通过他们的上山经历、对招安的态度以及最后结局来了解各帮派的初心和利益诉求。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应该说,晁盖才是梁山的开寨之主,因为王伦时期无论是人员规模还是山寨的基础设置建设,都只能算是“地痞”级别,看似借地利之便在附近小有影响力,实则还没有做到成体系的占山为王。晁盖虽然是“借壳上市”,但这个“壳”也是在吴用主政时期才逐渐完善起来的。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晁盖、吴用,一个是名声在外的乡绅、一个是智慧超群的夫子,两人本来就是发小,加上早已相识的阮氏三兄弟,在郓城郊区已经算是一个小型集团。赤发鬼刘唐作为一个江湖流浪人员,第一个得知生辰纲的信息,并将这一信息告知晁盖、吴用,才有了后面公孙胜的加入,七人结拜为兄弟,共同截取生辰纲的事件。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在事件发生之前,晁盖通过仗义疏财的爽利性格,在这个小集团内部早已践行了有福同享的兄弟情义,后又加之共同经历生辰纲的全过程,使得这几位成为后来梁山上铁打不动的“元老集团“。当宋江对众兄弟抛出企盼朝廷招安的人生路线时,这一派以愤怒加隐忍的方式表现出了对宋江政策的不满。

最终晁盖派的组成人员除了公孙胜和阮小二,其他各自死法不一,战死、病死、自杀都有,可谓悲壮。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宋江派可以说是梁上一百单八将中最为庞大的一个派别,甚至在这一派别中还可以分出三个”子派别“。一是宋江出道的郓城派,如美髯公朱仝和插翅虎雷横,虽然都是衙役出身,但在梁山排座次的时候,由于与宋江关系不一般,而排名特别靠前,其中朱仝排名第十二,在鲁智深、武松之前。

第二个”子派别“是江州派,由于这里是宋江的发配地,使得本来就山上、城里、江中分布的三大地方势力,因大闹江州合而为一。代表人物有山上李俊、李立,城里穆弘、穆春,江中张横、张顺。这三派人物原本手下就有数千兵勇,有了它们的集体追随,可谓是宋江上山时对晁盖最好的”见面礼“,使梁上实力增长一倍,可以说宋江是带着后半个梁山,上的前半个梁山。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第三个”子派别“是各路豪杰慕及时雨大名投奔而来,他们投的是宋江这个人,而不是梁山。这其中就包括了蛮萌愣的李逵、江州两院押牢节级神行太保戴宗、小李广花荣等。他们无不誓死效忠宋江,向戴宗、花荣完全将自身官阶是为空气,李逵虽然在招安问题上是个极力反对者,但他的反对意见完全是出于自身性格因素,喜欢自由自在、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生活而已,跟那些成派别的反对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后来仅仅是作为反对派的”出头鸟“罢了。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可以说依附于宋江的这三大组成部分,在梁山的排名都被超越其个人能力的拔高了,而且在包括但不限于招安问题上,任何宋江下达的命令,除了李逵稍微叫一下板外,其他人均无条件服从。最终宋江派是所有梁山上活下来人数最多的派别,爱叫板的李逵也出于无限忠诚而跟宋江一同死去。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如果说水浒传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是英雄好汉行侠仗义的话,那么无疑是鲁智深派撑起了这篇天。鲁智深派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二龙山派”,二龙山当时的实力可以说是仅次于梁山。我们都知道天下分九州、山东分齐鲁,梁山地处鲁国故地兖州,而二龙山则处在齐国故地青州。两山的发展历程极其相似,都是先有王伦、邓龙之辈占山为王,后遇好汉上山难容而被杀。

二龙指的是杨志和鲁智深,正是这两位杀死邓龙后将二龙山发展壮大的。后又发生了一系列与周边山头对战,直到武松上山,这一波势力成为了青州府第一大山寨。组成人员不仅包括了史进这样的少华山头领,孙二娘这等著名人物,还有后来的梁山第二大军师、七十二地煞星排名第一的神机军师朱武,以及原先分别在桃花山、白虎山等身为头领的陈达、杨春、李忠、周通、孔明、孔亮等等众多好汉,这一派人数大概占了梁山总数的七分之一。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二龙山跟梁山比,最大的弱项有两个。一是将虽各各武艺超群,但缺兵卒;二是头领出身的虽多,却没有一个是帅才。其他的自不必说,最高级别的领导者是鲁智深跟杨志,但这两位跟武松一样,都属于是侠肝义胆的江湖豪侠类型,杨志虽然做过官,而且是杨家将后人,但从怒杀泼皮牛二就不难看出,其情商算不得高。这三位论武艺无人能敌,但论领导能力均属弱项,也就是说他们在二龙山的统治,靠的不是御人之术,而是全凭一个“义”字。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这一派上梁山合并后,鲁智深地位最高,排名第十三位,在招安问题上,以武松为代表的鲁智深派,是反对声音最为强烈的派别,由于宋江的这一政策完全背离了二龙山合并时的初衷,几乎闹到差点决裂的程度。最终杨志在征方腊途中病逝,另外两位隐居寺中。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卢俊义可谓是整个梁山上名望最高的一位,当初也正是因为他的名望,吴用才设计将其逼上梁山。身为一个地方上的名门望族,虽然家丁和依附者众多,但其上山时,却只带了燕青小乙一个。也就是说卢俊义在上山前,根本不想声张,也从没考虑过主仆二人孤身上山,只能是寄人篱下的下场。如果是这般境遇,只浪子燕青一人就称得上是派么?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当然不是,由于卢俊义出身贵族,又比较有领导能力,加之宋江在提出招安后不得人心,许多原先根本不认识卢俊义的梁山将领纷纷倒向卢这一边。而卢俊义对于宋江提出的任何政策,从来没有提出过反对意见,要么无条件服从,要么选择沉默。梁山上对于招安这条方针,只允许存在支持派和沉默派,反对派如果不最终服软,也是很难在山上立足的。因此这些投向卢俊义的将领多属心中反对、嘴上不说的类型。如神机军师朱武,五虎将中的三个:关胜、呼延灼、董平,八骠将中的四个:索超、徐宁、史进、张清,以及梁山”财务大总管“柴进,平时都是跟卢俊义走的比较近。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这些人不仅仅是由于路线问题,其实更多的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出身比较富贵,而出身问题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在平日的一举一动中,这批人对于卢俊义更有认同感。但问题是这一派并不像前面提到的几个派别那般坚实,可以说这是梁山上最为松散的一个派别,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贵族派“。

最终贵族派由于军中地位较高,半数以上都活了下来,且都被朝廷封了不小的官职,唯独卢俊义被灌水银坠江而亡,令人惋惜。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这一派的特点是与前几派都有交织关系,他们最接近梁山核心领导层,平时却默不作声只是依令行事。核心人物包括呼延灼、董平、张清、索超、徐宁、韩滔、彭玘、单廷珪、魏定国、吕方、郭盛等等。可以看出这一干人等均属降将,且之前的官职都不低,上山后排名也很高。

当宋江的招安政策在梁山内部产生巨大分歧的时候,你听不到这帮人的声音。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久经官场磨砺,深谙官场之道,在不该说话的时候绝对会恪守”沉默是金“的铁律。

而且他们身上都没有背负杀人越货的罪名,也就是说脸上均不带”金印“,对于他们来说,当初从军也好、为官也罢,都是为了光耀门楣、家族兴旺,均具备典型的封建官吏思想。他们内心从来都不希望子孙后代被视为草寇,因此招安是他们最好的出路。可是由于在梁山这个大家庭中,市井英豪占了绝大多数,如果他们过分支持某一人甚至加入某一派,都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表面上不做声是独立派最好的选择。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最终独立派成为了梁山结局最好的一派,但这个”好“与”坏“的判别标准又因人而异,如果从一个人最后活下来并重新获得官职的角度来看,独立派自然最好,但如果从千古留名身后事来看,哪一个拿出来也没有”武松“这个名字响亮。

水浒传中的梁山五大帮派,其中三个帮派反对招安,一个选择沉默

除了这五大派别之外,还有很多的三两相好的人情小团体。但梁山虽然派别多,总体上却是相当团结的,内部无论出现过多少分歧,最终除了默默离开的,几乎全都在宋江的统一指挥下奋勇杀敌,且多数献身于战争过程之中。一百零八位好汉组成的团体,最后居然没有一位做叛徒,可见其在团结方面,与历史上和名著中其他的团体相比是无可挑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