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之星被指做”洗腦式”培訓 陳安之式成功學何以大行其道?

中國網財經11月6日訊(記者 裴章)從前期微信、電話地毯式宣傳獲客,到線下以培訓為名初步接觸誘導,再到以加入大師弟子班、私董班為名最終成單數萬元乃至百萬元,這個誘人入局的閉環正是國內部分商業培訓機構慣用的運營套路。

近期消費日報的報道稱有消費者在繳納108萬元的拜師費用後,被所謂的商業培訓大師陳安之詐騙,報道中不少消費者稱在成為陳安之的弟子後,除了此前繳納的高昂學費還被誘導購買了數十萬的產品或加入股權項目。此事一出,人民日報頭條號亦發表了名為“成功學騙局:那是一碗喝不起的毒雞湯”的評論。

目前國內商業培訓機構多如過江之鯽,運營套路則大同小異,深圳摩天之星是目前國內商業培訓領域的頭部企業,這家公司甚至曾進入過新三板創新層。目前有消費者指稱,深圳摩天之星從接觸消費者開始再到轉化成單的過程亦是套路滿滿。

此前參與深圳摩天之星線下980元課程的消費者表示,這些課程時間大概三天兩晚,一開始都是所謂的講師在講授股權、薪酬、營銷等商業課程,而到了下午或培訓最後一天,臺上的講師就開始用各種話術推銷後續的深度課程班,這些課程班一下子就從980元就變成了數萬元不等。這位消費者表示,在推銷的過程中,現場的氣氛被臺上講師調動的十分熱烈,臺下又有大量疑似摩天之星的工作人員在場下配合講師調動學員情緒,鼓掌歡呼。

摩天之星此前曾於2017年申請新三板掛牌,並於2018年掛牌,不過在當年10月該公司發佈公告稱終止掛牌,此前該公司還從基礎層躋身創新層。摩天之星2018年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收入為3.01億元,同比增長達到了81%,毛利率56%。此外這家公司還在2016年介入創業企業孵化器業務,其在武漢、福州、深圳等地租賃有大量的物業作為招攬創業企業入駐的孵化器。從商業培訓再到成為創業企業的包租公,商業鏈條的邏輯亦是十分清晰。

不過摩天之星的商業培訓業務卻與消費者之間的摩擦不斷,其所被詬病者就是被指存在洗腦式培訓營銷的嫌疑。多位曾參與前期980元培訓的消費者事後反思認為,在這種價值980元的接觸式培訓中,臺上的講師與臺下的服務人員都會變換話術暗示或明確要求臺下學員購買更進一步的所謂深度課程,而且現場氣氛會非常澎湃甚至類似於傳銷的氛圍,在這種場景下極其容易讓學員現場下單付款。

在特定場景氛圍下的消費衝動,也讓一些消費者付出了代價。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發現,有學員在要求摩天之星退款不成時更是提請呈堂,同時亦有摩天之星的學員要求退款而被摩天之星抽取各種折扣,一怒之下投訴到各類平臺。

在消費日報關於陳安之成功學培訓的報道中亦是反覆出現了與上述情節雷同的一幕,比如第一次線下接觸是價格較低的集中式培訓,培訓現場的氣氛熱烈,多是口號、雞湯、勵志等帶有疑似洗腦傳銷色彩的豪言壯語,據消費日報報道稱,陳安之在現場主要任務則是要求學員拜師,加入弟子班等價值數十萬元的課程。

11月6日上午,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反覆撥打深圳摩天之星公開的數個電話,均無人接聽,隨後記者聯繫上了一位摩天之星課程客服,該客服亦以不清楚為由拒絕採訪。

數日來,多名摩天之星學員在接受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採訪時,均向記者描述了這家商業培訓機構從線上大範圍撒網到線下初步接觸,在培訓時完成唱單、成單的全過程,這些學員其中亦有多位曾參與過摩天之星私董會、弟子班等高額培訓班的經歷。

商業培訓的套路似乎環環相扣,商業培訓是否變成了收割智商稅的新騙局?摩天之星到底有無從事洗腦式的誘導培訓活動?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將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