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怎麼總來蹭飯"5歲兒子的話讓奶奶落淚,讓孩子報月子仇嗎?

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後肯定是比較脆弱的,她們非常需要別人的關心和照顧。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優秀的待遇,王女士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跟婆婆結下了樑子。

王女士在生孩子的時候婆婆並沒有過來照顧,由於王女士的孃家不在本地,所以那個時候她是一點一點承受過來的。其實婆婆也並不是不想照顧王女士,只是婆婆的年紀大了,本身身子骨就不太好,因此在那個時候婆婆選擇在家裡靜養。可王女士卻不是這麼想的,這件事情給她留下了很深的陰影,以至於這股仇恨一直持續到了兒子5歲的時候。

由於婆婆身體不好,所以總是會來到王女士的家裡吃飯,王女士雖然會給婆婆做飯,但心裡面卻並不喜歡婆婆。她經常會把自己的埋怨發洩在兒子的身上,讓兒子也去討厭自己的奶奶。這一天,婆婆又來到家裡吃飯了,5歲的兒子看到自己的奶奶,立刻吐槽道:"你怎麼總來蹭飯啊?"本身王女士的婆婆就不太好意思這麼做,被孫子這麼一說,瞬時間淚如雨下,整個人顯得特別委屈。不過對於王女士來說卻算是報仇了,畢竟她至始至終都非常恨婆婆。

雖然說整件事情婆婆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王女士這樣的行為難免會讓人覺得無法接受。把月子仇灌輸給孩子,讓孩子去報仇,這種做法真的好嗎?王女士這種做法真的能夠換來一時的開心嗎?婆媳之間引發的月子仇真的有必要傳給下一代嗎?

月子仇,只會讓仇恨感變得更加強烈!

月子仇會讓男人夾在中間,兩頭不是人

有的時候的確是因為婆婆的照顧不周,導致媽媽們開始厭恨自己的婆婆,於是整天拿著個說事,跟婆婆吵架。婆媳關係之所以變得非常僵化,絕大部分都是因為月子仇。雖然媽媽們也想要給自己找個說法,可總是跟婆婆之間產生爭吵,這隻會讓男人們更加難做。

她們根本就不知道到底該幫誰,因此只能夠袖手旁觀。如果不希望家庭的關係越來越冷淡,就不要總是跟婆婆吵架,尤其是月子仇,該放下就要放下。畢竟婆婆並沒有義務照顧你,不照顧你也是理所應當的。

矛盾因此被激化

許多家庭的戰爭都是因為婆媳矛而挑起的,而婆媳之間的戰爭往往都會因為一些瑣碎的事情而展開,月子仇就是其中之一。很多媽媽都會覺得不太公平,明明自己生完孩子之後應該成為這個家庭的大功臣,可為什麼還需要遭受冷漠待遇?

在自己坐月子的時候婆婆並沒有幫忙?其實媽媽們完全不用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不然的話矛盾一旦被激化,家庭必然是要四分五裂的。而且婆婆始終都是長輩,該忍讓的時候還是得忍讓的,除非要老死不相往來,不然的話最好不要吵架。有時候忍耐並不是一種錯,反而會讓家庭氣氛升溫。

孩子不會因為母親的教唆而混淆是非

有些父母因為月子仇,把這些不好的情緒全都傳遞給孩子,然後向孩子說婆婆的壞話,只是為了讓孩子能夠疏遠自己的奶奶而已。雖然說孩子在小的時候並不能意識到孰對孰錯,但隨著時間的積累,孩子的認知能力會變得越來越強,她們早晚會用自己的態度去感受這件事情的。

當孩子覺得自己的媽媽做錯了事情的時候,就不會用以前的態度去對待媽媽了。千萬不要覺得我們能夠一直混淆孩子的是非觀念,孩子變得越成熟,他就會越唾棄我們這種行為,甚至今後孩子會跟奶奶的關係更好,與我們的關係疏遠。

婆媳之間的關係想要維護好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想要損壞之間的關係往往是彈指一揮間就可以做成的。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最好能夠跟婆婆和睦相處。如果同在一片屋簷下總是以冷漠的態度互相對待的話,那還不如早早的分居,這樣的話對彼此都是不錯的。如果真的打算一起生活的話,那就用時間去彌補曾經留下的傷疤吧!作為年輕人要懂得忍讓,更要懂得釋然,否則最後受傷的必然是媽媽們。

個人認為月子仇這種事情最好不要跟孩子說,不然的話很容易挑撥家庭之間的關係,這種行為很不好。對此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