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傅希如的“如是京生”

憑《春秋二胥》中申包胥一角摘得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後的這半年,京劇演員傅希如活躍在各地舞臺上,演出、活動、辦京劇網課、做京劇推廣,忙得腳不離地,卻也不亦樂乎。毫無疑問,這位“白玉蘭獎”“梅花獎”雙獎藝術家,正迎來自己藝術生涯的黃金時代。就在前不久,他剛完成了新編京劇《梅蘭芳·蓄鬚記》的演出。劇中,傅希如既有生行表演,也有旦角展示,還有京胡和堂鼓的炫彩。他演得過癮,觀眾也看得帶勁兒。

他如何走上藝術道路?其中經歷過怎樣的波折和成長,又收穫了哪些體會和感悟?就讓傅希如自己將他的“如是京生”說與你聽——

傅希如

如是京生

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傅希如的“如是京生”

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傅希如的“如是京生”

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傅希如的“如是京生”

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傅希如的“如是京生”

一盒火柴,半集動畫片,三張錄取通知書,這就是我的童年

走上藝術的道路,說起來很自然。父親是一名京胡演奏員,日日在家勤練不輟,我看著怪好玩,便拿起筷子學樣兒。父親認為我有興趣,隨即開始了對我的京胡教學,那年,我五歲半。

玩是一回事,正式學又是另一回事,父親從小便有著堅定的梨園夢,卻因時代和生活的原因,未能大紅大紫,所以把一腔熱血都寄託在我身上,我的童年因此只有練琴和練字這兩件事。玩兒,成為了罕有的故事情節。我父親篤信“功夫”二字,他不止百次的教育我,練101遍的就比100遍的水平高,一遍就有一遍的成色,而他給我計數的工具也很科學——一盒火柴。每次練琴開始,他便拿出一盒火柴,練一遍拿出一根,直到拿完,一共是四十根。三分鐘一遍,這就已經兩個小時了。但不要以為這就結束了,接下去,我們要再一根一根地把火柴放回去,當然了,同樣是一遍放一根,八十遍,四個小時。

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傅希如的“如是京生”

孩提時代的傅希如

當然,我也不是一點玩樂時間都沒有。父親規定我晚飯前寫完作業,飯後可以玩一會,六點一刻開始練琴,直到十點半,所以我每天放學回家,迅速寫完作業,迅速吃完飯,然後守在電視機前,看半集動畫片。為什麼是半集呢?因為六點開始,六點半結束,而我六點一刻就要練琴了。但即使這樣,這半集動畫片也是我每天盼望的歡樂時光,唯一的痛苦是每天都要腦補和想象昨天的後半集發生了什麼,這應該大大地鍛鍊了我豐富的想象力吧。

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傅希如的“如是京生”

下的功夫不會白費,我的琴藝進步極快,在當地小有名氣,並被山東電視臺的春節晚會相約,與方榮翔先生的長孫一起表演了節目,在山東引起一陣轟動。後來又被調到濟南藝校做琴師,為演員伴奏,那時我才9歲。

11歲時,我參加了全國的京胡比賽,拿了一等獎,北京戲校表示免考試免學費收我入學。與此同時,我又考上了上海戲曲學校和山東省藝術學校。三份通知書擺在我的面前,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自己做選擇。大家都知道,我最終選擇了上海戲校,其實原因很烏龍:我童年時愛看電影,喜歡李連杰、成龍,以為做演員就可以成為他們,所以就到上海戲校學演員了。現在想想,這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傅希如的“如是京生”

傅希如和老同學王珮瑜聯手舉辦京劇普及活動

三起三落,坎坷的學藝之路

我是以總複試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上海戲校的,曲目是自拉自唱《李陵碑》中的大段反二黃,近十分鐘的唱段。入學後,我被分到了老生一組。這組可謂是明星組,老師是大名鼎鼎的餘派名師王思及,同學是全國聞名的王珮瑜,還有戲曲童星戎兆琦。教授的劇目是《搜孤救孤》。我有基礎,所以學得很快,程嬰的唱段,公孫杵臼的唱段我都掌握得很熟。我們三個輪流為彼此配演,學藝生活又快樂又有收穫。

但就在我們學完整齣戲,準備彩排演出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噩夢降臨了。我變聲了,梨園行又叫倒倉了,聲音低沉沒有調門,經常會破,無法登臺演出了。我第一次感受到人生的無奈

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傅希如的“如是京生”

與餘派名宿張文涓老師

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傅希如的“如是京生”

與李少春先生長子李浩天先生

不能開口,就開始練武功吧。起初是為了榮譽,因為我腰腿很硬,所以踢腿下腰都排在隊伍的最後,感覺很丟人。於是我就綁著腿睡覺,劈著叉看書,半夜腿麻了再起來踢腿。有時候一不小心摔到床下不能動,好長時間才能慢慢恢復過來。就這樣,過了一年多時間,我從最後一名,排到了第一名。

當時正值王夢雲老師出任上海戲校校長。她看我基本功還不錯,便請了白玉昆先生的女婿,著名武生王雲樵老師來教授我《一箭仇》。王老師是一個很嚴厲的老師,在他的嚴格督促下,我的各項基本功突飛猛進:左右腿控腿可以貼著頭皮,不用手扶控一分鐘,厚底旋子一口氣能做近四十個,能走厚底小翻倒扎虎,小翻搶背等,還有各種耍髯口耍大帶,各種身段把子。總之,老師教得用心,我學得起勁。一年後,我終於登上了舞臺,並引起了一陣小小的轟動,很多老師和專家都祝賀王校長,發現了一個大武生的好苗子。我也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傅希如上演文武老生經典劇目《挑滑車》

接下來我又跟隨李玉聲老師、曲詠春老師等武生名家學藝,學習了《挑滑車》《雁蕩山》等劇目。

可就在集訓了兩個月,準備演出《雁蕩山》的當口,我被診斷出椎間盤突出。醫生給出的結論是,開刀有危險,保守治療,但終生不能劇烈活動,否則有癱瘓的可能。這番話對16歲的我無疑是判了死刑

,使我剛有起色的藝術之路,又跌入谷底。

漫長的求醫之路我就不贅述了。試過很多辦法都絲毫未見好轉,直到久病成醫的我自己看書,琢磨出鍛鍊背部肌肉以改變壓迫位置的設想,竟然真的減緩了痠麻的症狀。這才慢慢回到學校正常學習。

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傅希如的“如是京生”

左起,王思及,傅希如,張文涓,關松安

回到課堂的我,不能再學武戲,王校長便安排我學習一些以唱唸為主的戲,

可我自己還是深愛武生,便跑去偷學了《洗浮山》。一開始,她非常嚴厲地制止我,怕我腰傷加重。經過我一番動情的自白,她終於同意我跟隨梁斌老師,正兒八經地學習了這出武老生戲。沒成想,就要彩排演出之際,我卻再一次因為練功過猛而腳趾骨折,又休息了將近半年。我的學藝之路實可謂一波三折!

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上了大學之後,一切倒還算順利。我學了大量的戲,如武生戲《戰馬超》《鐵籠山》《石秀探莊》等,老生戲《宋江題詩》《三家店》《除三害》《武家坡》等。可等我畢業進入上海京劇院後,卻很少有機會主演這些戲,主要任務還是跑龍套。

記得當時正在排《貞觀盛事》,我在其中出演的是馬球舞隊員和金殿武士。金殿一場,我要在旁邊站上將近半小時,但因為這場戲很精彩,尚長榮、關棟天兩位藝術家的表演深深吸引住了我,所以從來都不覺得漫長。而且,我還在一旁默默學習關老師飾演的唐太宗的唱段和唸白。這出戏排得多演得多,所以我很快爛熟於胸,洗澡的時候也會忍不住唱上一遍,感覺很是過癮。

沒想到這無意的留心,卻帶給了我機會。有一次晚會,大軸正是尚、關二位老師的這段戲。走臺的時候,二位老師還沒到。大樂隊響起,我竟鬼使神差地從衛士的位置,走到中間,開口唱了起來。琴師尤繼舜老師本是低頭演奏,聽到有人唱,抬臉一看,竟是一個陌生的年輕人,便點頭示意我唱下去。就這樣,我著實地過了一次癮。

新年戲曲晚會上,尚長榮、傅希如同臺演繹《貞觀盛事》片段

幾天後,新上任的孫重亮院長就找我談話,說他那天在臺下聽了我的唱,還坐到了第一排去看我。他問我是怎麼學的,為什麼學,學過什麼戲,有什麼藝術追求等,我都如實回答了。最後,孫院還問了我這麼一句話:你想好好地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嗎?如果想,就要忍受寂寞,拋開社會雜事,一心一意地練功排練,院裡也會創造平臺給你展示。如果怕苦怕累,想有更多的物質享受,不如早點離開,尋求其他發展。孫院讓我不要急著回答,過幾天考慮好再答覆他。但我當時就斬釘截鐵地說:不用考慮,我想唱戲!

慢慢的,我在團裡的演出多了起來,《挑滑車》《洗浮山》《烏盆記》《上天台》《秦瓊觀陣》……2005年,院裡把一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了我,那就是排演《王子復仇記》,再然後,2007年我成為了《貞觀盛事》一劇中李世民的B角,我終於從衛士演到了皇帝

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傅希如的“如是京生”

京劇《春秋二胥》劇照

從哈姆雷特,到梅蘭芳,我何等有幸

全世界的演員最想演,也最難演的角色,恐怕要數莎翁筆下的哈姆雷特了。當年25歲的我接到了這樣的任務,真是欣喜若狂。當然,壓力和困難也是巨大的。這個人物,無論是性格塑造,還是舞臺表現,都不同於傳統戲中的任何角色。多虧了導演石玉昆的傾力指導,他制定了“京劇的形,莎翁的魂”的指導思想,表演時,用京白和韻白區分人前人後的表現,用程式化和破程式化的表演來區分清醒與瘋態的情狀等等,讓一個沒有什麼創作經驗的我把王子的形象立在了舞臺上。這出戏曾出訪美國、英國、德國、丹麥、荷蘭、加拿大等十幾個國家,三十多個城市,並榮獲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天使先驅”獎,我也因此獲得了2006年的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新人獎。直到現在我還非常感恩這個劇目,給了我大量的舞臺實踐機會,磨練了我的藝術水平。

2018上京封箱大戲《龍鳳呈祥》傅希如反串

梅尚程荀張五派孫尚香

我也確實是個幸運的人。都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無比幸運的我竟也能兩者得兼。近期,我接演了一個所有戲曲演員都夢寐以求的角色,扮演梅蘭芳先生。京劇《梅蘭芳·蓄鬚記》由梅蘭芳大師的故鄉泰州市委宣傳部與江蘇省演藝集團合力打造,不僅展示了梅先生與京劇藝術生死不棄、休慼與共的情懷,也顯示了藝術無國界,而藝術家有國家的愛國主義思想。

劇中有生行表演,有旦角展示,有京胡和堂鼓的炫彩,更有載歌載舞的大段唱腔和舞蹈,能夠全方位地展示我的舞臺技藝。

10月22日正值梅蘭芳先生的誕辰,我在南京荔枝大劇院參加紫金藝術節,演出了這個劇目。演罷,我淚流滿面,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最後,我對全場觀眾說了這麼一句:“演出梅蘭芳大師,我,三生有幸!

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傅希如的“如是京生”

京劇《梅蘭芳·蓄鬚記》劇照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會繼續拼下去

我排演過很多傳統大戲,我也參加了很多新戲的創排。前者如《子胥逃國》,為我贏得了第26屆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後者如《春秋二胥》,又為我贏得了第29屆梅花獎。而我始終認為,創新要以傳承為根本,傳承中又要帶有符合時代的創新感,觀眾愛聽愛看才是硬道理

不想當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員,傅希如的“如是京生”

與楊赤排練《野豬林》

鐵人,拼命三郎,這是上海京劇院的同事、老師、以及其他合作過的劇團、導演給我的愛稱。確實,我是個閒不住的人,只有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我才感到心安,才感到踏實。《梅蘭芳》剛演完的第二天,我又投入到下一部新作的籌備和策劃中。我希望每一部作品都能帶給觀眾美好的藝術體驗,給他們的生活添一抹色彩,也給我自己的藝術生涯留一段美好的回憶。

文編 | 秦 嶺

美編 | 何亦平

照片為作者本人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