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改變了你思維方式的書有哪些?

林墨與何念清


要回答改變思維方式的書有哪些,我的回答是很多。其中,我經歷了一個讀著玩到讀著想著,再由讀著想著到讀、想、品、學的過程。上小學時讀課外書籍,基本上是湊熱鬧,混時間,理解甚少,收穫也很少。待上初中的時候,讀課外書籍有點開始用心了,不僅知道讀人物,讀哲理,而且還能學警句背警句,甚至還學著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走向和書中不同人物的發展變化。因此應當說,從初中以後,讀課外書才逐步的能夠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此至彼,由他至己。具體地說,讀哪本書收益最大呢?這並不絕對。道理有三:一是不管哪本書都有益,哪本書裡都有知識有學問,哪本書都可以給自已產生或深或淺、或多或少的積極影響;二是人人讀書,而收穫卻各有差異。為什麼呢?因為決定讀書收益多少的關鍵因素是人,是讀者自已。試想:書本再好,書中的故事情節再精彩,書中的人物品質再高尚,書中的語言藝朮再精妙,書中闡釋的人物思維和人生謀略再偉大,而讀者不能理解,不能入心,不去品味,不去思考,不領悟,不效仿,也就是說不能把自己擺進去,不能把自己融入書中,這樣的讀書又有何益呢;?三是我們讀書的目的是學習,是應用,是長知識,是長學問。這就要求我們每個讀者,讀書時一定要聚精會神,仔仔不倦,而不是三心二意,更不是走馬觀花。

反之,就難以奏效,就失去了讀書的意義。

那麼,本人讀過了哪些能夠改變自己思維方式的書呢?主要的有:《三字經》、《道德經》以及

《千字文》《諸子百家》等,當然

還有四部古典名著和現代小說等。

主要的認識和體會是:要活讀

書,要讀活書,要堅持讀書。要能夠聯繫實際,能夠學以致用。要注重理解人物,要真悟深悟,要用心汲取營養,要強化書為我用。





郭茂15


生活是培養人思想的第一位老師,其次才為書籍。沒有生活的歷練,就沒有明辯是非的標準。歷練是一個檔口,是一個像十字形的路口,而不是一個丁字形的路口。當人在十字形的路口時,正確的決擇應該放在十字的中心,而不是十字的四面八方。這一點,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做的就十分到位。崇拜祖師固然重要,但不能生搬硬套,同樣的人,人家能做到的自己,自己人為何做不到,其重點就是確定不到這個十字的中心,所以就畫不出個令自己滿意的圓圈來。太上老君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其方法說簡即簡,說雜即雜,權在人的一個決心。想清了就得學素食主義,想靜了就得篤定信念。老君又說:“清為濁之源,動為靜之基。”孔子說的“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論根據即來之於此,老子將這個問題表述的更為恰當,說清的表象就像個初生的嬰兒,即天真,又爛漫。人見人愛的如同心肝寶貝,說他是太極了人會不相信,不相信那是不知無極是清的原因,知道了就必然會相信。遇到一本終身受用的書是人的企望,但這個企望是不存在的,因人是一個時空裡的因子,這個因子的原子核,書本里是沒有的,書本里有的只是這個因子的影子而不是身子。影子是故事,身子是無名。


19633691


讀書的經歷也有十五六年了,記得第一本書是四書五經。根本就看不懂,卻又非常想看,就一邊四書五經,一邊古漢語字典。也就堅持過來了!

第一本改變思維的書是陳瑜教授寫的《消費資本論》。裡面明確提出的生產與消費是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這種理論幾乎就是振聾發聵,一直就在我們身邊,卻一直沒有意識到。

然後就是倍增理論。再早我們有九章算術,算盤。甘石算經,祖沖之的圓周率,等等等等。是計算的基礎。接著哥德巴赫猜想,華羅庚與陳景潤的科學成果。

1=2=4=8=16=32=64=128=……。這就是倍增理論,看上去這些數字有些熟悉。是的,電腦就是這麼計算得出的,按照科學論述,人體基本都從一個受精卵開始,倍增形成人體的。如果有好事者,以一分錢為例,倍增三十次,得到的結果一定是538萬掛零,可以自己計算。

書,就需要多多閱讀,天知道那本書讓人領悟,也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積累的過程就是讀書。


布衣侯15


我讀過的書很多,要說能影響我思維方式的書有《別讓抱怨毀了你》《方與圓》《墨菲定律》


紅日286692612



李198588733


科特勒的, ,張維迎, 羅伯特.西奧迪尼的,及其區塊鏈的書


思襄創富寶


麥肯錫金字塔原理

陽明心學

毛澤東傳

各類哲學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