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一座臨海襟湖的美麗城市

一座雄風常在的英雄城市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聚龍湖夜景 吳朝斌/攝

這裡,東擁大海雄渾之氣,西蘊湖蕩仙靈之質,北雄南秀交匯,吳韻楚風相融。鹽業文明賦予這座城市獨特的堅韌稟賦,湖風海韻是這一地域的文化個性,鐵軍精神是這片紅色土地的鋼鐵靈魂。

今日,鹽城處在江蘇沿海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兩大國家戰略的交匯點,擁有自身獨特的地域優勢和發展潛力,她更以世界自然遺產“鹽城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著稱於世,鹽城溼地,已成為地球留給人類的最美遺產。

鹽城市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起舞弄清影 孫華金/攝

鹽城因“鹽”置縣,因“鹽”興城。西漢元狩四年(前119)置鹽瀆縣,屬東陽郡。因其地產鹽,濱海多河,故名。元狩六年(前117),屬臨淮郡。東漢改屬廣陵郡。三國縣廢。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仍屬廣陵郡。東晉義熙七年(411),鹽瀆因“環城皆鹽場”而更名為鹽城,屬山陽郡。南朝宋、齊因之。北齊置射陽郡於此,以縣西射陽湖命名。陳改為鹽城郡。

隋開皇(581~600年)初郡廢,大業(605~618年)初鹽城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於此置射州及射陽、安樂、新安三縣。唐武德七年(624年)廢射州及所領三縣,復置鹽城縣,屬楚州。五代南唐改屬泰州。北宋開寶九年(976)鹽城縣境復屬楚州,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改屬漣水軍,三年(1133年)還屬楚州。元屬淮安路。明屬淮安府。清因之。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 鹽城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海鹽產區,“淮鹽出,天下鹹。”淮鹽屬天下之珍、一國之粹。“煮海為鹽”“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兩千多年的鹽業發展史成為鹽城生生不息的文明進化史。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1914年至1927年屬淮揚道。1934年至1938年為鹽城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1940年,抗日民主政權建鹽阜區,以鹽城、阜寧二縣首字命名。

1945年始置鹽城市,尋廢。1946年,為悼念黑茶山遇難的新四軍原軍長葉挺,鹽城縣改為葉挺縣,鹽城隨之改稱葉挺城。1949年4月,葉挺縣複名為鹽城縣。1949年為蘇北行署鹽城專區駐地,1953年改屬江蘇省鹽城專區,1970年屬鹽城地區。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1940年9月底,八路軍五縱隊向鹽阜區進軍,10月10日,南下的八路軍和東進北上的新四軍先遣部隊在白駒獅子口會師,開闢蘇北抗日根據地。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鹽城成為整個華中抗戰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鹽城海岸線長582公里,佔江蘇省海岸線總長度的56%。鹽城海岸線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稱之為“黃金海岸”,是江蘇最大、最具潛力的土地後備資源。

1983年撤縣建市,為省轄地級市,同時原鹽城地區的東臺、大豐、射陽、建湖、阜寧、濱海、響水7縣劃歸本市,1987~1996年,東臺、大豐先後撤縣設市。1996年撤銷郊區,設立鹽都縣。2003年,城區更名為亭湖區,撤銷鹽都縣,設立鹽都區。2008年,共轄2個市5個縣2個區。2015年8月,撤銷縣級大豐市,設立鹽城市大豐區。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市樹銀杏,市樹女貞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市花紫薇,市花牡丹

2019年,鹽城市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申遺,為江蘇省首項世界自然遺產,區域內有17個物種被列入IUCN物種紅色名錄。範圍包括江蘇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部分區域、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境、江蘇鹽城條子泥市級溼地公園、江蘇東臺市條子泥溼地保護小區和江蘇東臺市高泥淤泥質海灘溼地保護小區。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東沙島神韻 孫華金/攝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淮劇原稱“江淮戲”,歷經200多年的發展,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淮劇《奇婚記》獲文化部全國戲曲觀摩演出7個一等獎,淮劇《半車老師》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和“曹禺戲劇獎”,大型現代淮劇《小鎮》獲得第15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圖為淮劇《小鎮》劇照。

亭湖區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鹽瀆公園

“亭湖”的由來,與“鹽城”有關。因煮鹽地方稱亭場,故名亭戶。周邊湖泊窪地開闢出大量的圩田,在堤外則繼續圍海煮鹽。至明代,鹽城已離海5千米,但由於在鹽場和河道環抱之中,仍置身鹽湖中。“亭”和“湖”是鹽文化歷史的沉澱。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新體制後,在原鹽城鎮的基礎上組建城區,2003年12月,更名為鹽城市亭湖區。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是全國唯一的專業性新四軍紀念館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東亭湖公園

鹽都區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鹽都世紀公園

鹽都讀音與漢代古縣名“鹽瀆”相同,“都”,其義即城之首也,鹽都區緊臨鹽城市區。鹽都區前身為鹽城縣。1983年初,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鹽城縣,設立鹽城市郊區。1996年9月,撤銷鹽城市郊區,設立鹽都縣。2004年3月,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東晉古城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大縱湖

大豐區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大豐歷史悠久,最早可溯及西漢時期。西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復置射陽、鹽瀆、海陵3縣,今大豐區境(時成陸部分)屬海陵縣。唐宋元明清五朝屬揚州、淮安二府和泰州、東臺、興化、鹽城四州縣。

1941年東臺縣建立臺北行署,1942年臺北行署改建臺北縣,隸屬蘇中行政公署第二專員公署(二分區)。1944年10月,撤銷臺北縣,並歸東臺縣,隸屬蘇中行政公署第四專員公署(四分區)。1945年11月,臺北與東臺第二次分治,成立臺北縣,先後隸屬蘇皖邊區政府第一專區,華中行政辦事處一專署,蘇北行政公署一專署、泰州專員公署、鹽城專員公署管轄。

1951年8月,臺北縣縣名因與臺灣省臺北市同名,經報請政務院批准,將臺北縣改為大豐縣(“大豐”之名,源於境內有大中、新豐兩鎮,各取一字而得名)。1983年隸屬鹽城市,1996年撤縣設市,2015年撤市設區,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城市區。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1986年8月,39頭麋鹿從英國迴歸故土大豐。目前,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如今擁有麋鹿5000多頭,佔全世界數量的6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放養地,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種群,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麋鹿基因庫。圖為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大豐區東臨黃海,有112千米海岸線,建有國家一類口岸——大豐港。圖為繁忙的大豐港通用碼頭。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荷蘭花海位於江蘇省大豐區北部的新豐鎮,圍繞“觀光旅遊、婚紗攝影、健康養年”三大產業佈局,全力打造中國連片種植鬱金香面積最大、種類最多的“中國鬱金香第一花海”。

響水縣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響水縣建制於1966年,是江蘇省最年輕的縣份之一。南宋建炎二年(1128)黃河奪淮後境域由大海逐漸淤積成陸。明朝後,為山陽縣、安東縣、海州屬地。清雍正二年(1724)後,先後屬海州直隸州、安東縣、阜寧縣。民國期間,為東海縣、灌雲縣、漣水縣、江蘇省第十督察區、淮陽區、東海區轄區。1940年10月和1941年9月,兩度設立漣灌阜邊區辦事處,先後隸屬淮海區、漣東縣、灌雲縣、阜寧縣、鹽阜區行政公署。

1942年4月,建置潮南縣;5月又改稱濱海縣,隸屬鹽阜區專員公署。1945年12月,隸屬蘇皖邊區第五行政區專員公署。1947年3月、9月,分別隸屬蘇北行署第十一分區、五分區。1949年5月,隸屬鹽城專員公署。1949年11月,屬濱海縣轄區。

1966年3月9日,將濱海縣中山河以北地區劃建響水縣。響水縣以其縣治駐地響水口(今名響水鎮)而得名,屬鹽城專區。響水口在清乾隆年間叫吳集,嘉慶年間才叫響水口,因村依灌河,河床陡深,潮漲潮落,支流跌水訇鳴,數里之內,皆聞水響,遂以“響水口”而名。1970年屬鹽城地區,1983年3月,隸屬鹽城市。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左圖:1944年5月3日,時任新四軍三師副師長張愛萍率部解放陳家港。右圖:1944年7月10日,張愛萍為紀念陳家港勝利賦詞《南鄉子·解放陳家港》。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古云梯關位於響水縣黃圩鄉雲梯村,以前是淮河河口,後設關。明代為防倭重鎮,築城五座,設置大河衛,統兵防守。人走天地間/攝。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響水縣灘塗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但土壤鹽鹼性較重,不適合農作物種植,為沿海工業基地、鹽田和養殖池塘,有陳家港火力發電廠、德龍鎳業等大型企業落戶。德龍鎳業2018年納稅5.17億元,為全市單體納稅第二大企業。

濱海縣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濱海縣因東瀕黃海而得名。

明成化七年(1471),天賜場設場大使、副使,所領方圓數十華里。明弘治十三年(1500),天賜場併入廟灣場,屬淮安府山陽縣。康熙三十八年(1699),在黃河兩岸設立營汛,總稱叫“葦蕩營”,以黃河為界,分設左右二營。其中,葦蕩右營至黃河,東到大海,南到後洋(現射陽縣臨海鎮以北),西到陡港(界牌鎮官莊村),均在今濱海境內。雍正九年(1731),新建阜寧縣,濱海所在的葦蕩右營屬阜寧縣東北地區。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濱海縣何首烏生產基地 陳其龍/攝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1941年夏,阜寧縣抗日民主政府首任縣長宋乃德組織沿海萬餘民力築成宋公堤,杜絕肆虐海患,保百姓安全,連通軍民心。開明紳士楊芷江等人籌資於堤上豎“宋公紀功碑”,群眾稱為“宋公堤”。陳其龍/攝

1940年10月,建立阜寧縣抗日民主政權,並在阜寧東北地區成立了東北行署。1941年9月,阜寧縣東北行署所轄區域從阜寧縣析出,組建阜東縣,縣治東坎。1949年11月,阜東、濱海(今響水縣境)兩縣合併,以濱海縣命名,縣治東坎,隸屬蘇北鹽城專區。1966年3月,濱海縣劃分為濱海、響水兩縣,以廢黃河、中山河為界,河北為響水縣,河南為濱海縣。1983年3月,鹽城地區實行市管縣,濱海縣隸屬鹽城市。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五醍漿酒,始釀於清乾隆年間,依託百年窖池,純手工釀製而成。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濱海港碼頭一瞥。陳其龍/攝


阜寧縣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春秋戰國時期,境域相繼屬吳國、越國、楚國。漢代分屬古射陽縣、鹽瀆縣,晉代分屬山陽縣、左鄉縣、鹽城縣。此後,歷屬山陽縣、鹽城縣。

清代雍正九年(1731),從山陽縣劃出40個圖、從鹽城縣劃出19個裡、合併海灘新漲之地建阜寧縣,縣治在廟灣城,取其治於海邊土埠安寧無患之意,名“阜寧縣”,簡稱“阜”,隸屬淮安府。民國初期,先後隸屬江蘇省淮揚道、第十督察區。

1940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後,先後隸屬鹽阜區、鹽阜分區。抗戰勝利後,先後隸屬蘇皖邊區第五行政區、蘇北行政公署第五分區、蘇北行政公署鹽城行政區。新中國成立後,隸屬鹽城專區。1983年起,隸屬鹽城市。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金沙湖旅遊度假區金沙湖旅遊度假區位於阜寧縣城南,建成中國最大的淡水沙灘浴場、沙雕藝術園、沙畫中心、歡樂滑沙場、寶島風情園、喻口古鎮等旅遊景點,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廟灣古城位於江蘇阜寧射陽河入海口,是一座仿明清徽派建築,又透出江南園林的精緻玲瓏。明清後期,當地百姓常遭倭寇肆虐,明萬曆23年,為抵禦倭寇來襲,修建這座城池。圖為廟灣古城夜色。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阜寧大糕有400多年曆史。據《淮安府志》記載,相傳清乾隆年間,乾隆南巡江南,住宿淮安府,阜寧縣令以糕點進貢皇帝,乾隆吃後,讚不絕口,賜名"玉帶糕",在新年以及婚慶佳節都要借阜寧大糕祈福,含有步步高昇之意。

射陽縣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射陽縣以流經境內的射陽河而得名。射陽河又以源於射陽湖而得名。《漢書·地理志》及《水經注》等均有記載。漢武帝滅東越、閩越後,移民充實江淮,射陽湖兩岸逐步形成人口較為集中的聚落。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從古淮陰縣東南析置古射陽縣,縣以其地居“射水之陽”而得名。東晉義熙七年(411)在淮安古城置山陽郡、山陽縣,義熙九年即廢古射陽縣。

1941年,鹽阜區行政公署決定,在射陽河以南、串場河以東、黃沙港以北的地區建立一個新縣,決定建縣沿用古代射陽縣名。新射陽縣在古代屬於鹽瀆縣的地域,不在古射陽縣的範圍內,新射陽縣只是借用了古射陽縣的名稱。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 射陽中華后羿壇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城市夜色

1942年4月21日,射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相繼隸屬鹽阜區行政公署、鹽阜分區專員公署、蘇皖邊區第五和第十一分區。1949年3月後,先後隸屬蘇北鹽城地區專員公署、江蘇鹽城專員公署。1950年8月後,先後隸屬鹽城專員公署、鹽城地區革委會、鹽城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3月,隸屬鹽城市。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射陽縣灘塗廣闊,是江蘇省灘塗面積最大的一個縣,全縣沿海灘塗面積7.32萬公頃。這裡沼澤廣袤,水草肥美,魚類、貝類豐富,是鳥類繁衍的天堂。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2016年,射陽雜技《扇舞丹青》問鼎第五屆西班牙拉格菲斯國際雜技節最高獎項“金象獎”,獲2016年俄羅斯國際馬戲藝術節最佳節目編導獎。

建湖縣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縣域原是古淮夷的一部分,春秋初屬吳國,吳亡屬越,戰國時屬楚,秦初為東海郡屬地,秦末屬東陽郡,漢初為射陽縣東境。西漢元狩四年(前119)射陽、鹽瀆分治,境內大部分為鹽瀆縣轄地。東晉義熙七年(411),射陽縣廢置,鹽瀆縣改鹽城縣,縣境東部屬鹽城縣,西部劃屬新立左鄉縣。

隋大業九年(613),縣境分屬新安、安樂、射陽三縣,唐武德八年(625),復立鹽城縣,縣境全為鹽城縣地。清雍正九年(1731),縣境東北部屬阜寧縣。

1941年9月,鹽城縣劃縣分治,成立建陽縣,湖垛成為建陽縣治所在地。1951年7月11日,因縣名與福建省建陽縣同名,經國務院批准,取建陽、湖垛兩鎮首字將縣名改為建湖縣。建縣後,先後隸屬鹽阜專員公署、鹽阜分區、蘇皖邊區第五行政區、蘇北行署鹽城行政區、江蘇省鹽城專區、江蘇省鹽城地區,1983年隸屬鹽城市。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喬冠華故居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九龍口景區是江蘇省唯一的湖蕩型溼地自然保護區,地處射陽湖腹部,因9條河流交匯於湖中小島而得名。九龍口風景區是江蘇省風景名勝區、省級旅遊度假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溼地公園。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建湖縣是地方戲淮劇的發源地和傳統雜技的三大發祥地之一,擁有淮劇、雜技兩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淮劇之鄉、中國雜技之鄉。建湖是全國著名的“雜技之鄉”。

東臺市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東臺地名首先是作為鹽場的名字即“東臺場”而出現的,東臺歷史上屬於海陵縣,南唐升元元年(937)於海陵置泰州,移海陵監於東臺,清嘉慶《東臺縣誌》稱“東臺之名始此”。

明正德十五年(1520)泰州鹽運分司署移駐東臺場,清雍正元年(1723)設泰州水利同知駐東臺鎮。乾隆三十三年(1768)裁汰同知,分泰州東北角斜、栟茶、富安等9個鹽場和溱潼、時堰等4個鄉設置東臺縣,屬揚州府。

建縣後,縣以下基層建置,堤東為鹽場灶境,堤西為都圖民境,城鎮為鋪坊。至新中國成立前,為適應戰時情況,行政區劃隨建置變更而迭有調整。1950年,由泰州專區改屬鹽城專區,1983年由鹽城市管轄。1987年12月國務院批覆東臺撤縣設市(縣級)。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金色甘港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東臺市安豐古街 茆貴鳴攝

鹽城,何以雄風常在?域內各地皆不凡

▲為有效開發利用沿海灘塗資源,東臺市在全國首創“風光漁”立體開發模式並持續推進,形成了上有風力發電、中有光伏利用、下有水面養殖的壯觀景象,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日益凸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