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有十萬要不要存定期,買不了房又不會理財,所以閒置了?

蜻蜓8861


手上有十萬元絕對不要讓它閒置了,拿錢做好理財,一年最少會有2000多元的收益。“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下面談談個人建議:

1、 十萬元買房是不太可能了,但你完全可以買理財產品。購買銀行定期理財產品,目前有180天左右、保證本金安全的定期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最高收益可達6%左右、最低也能保2.0%的收益,10萬元每年最多就有6000元的收益,最低也能有2000元,這是挺好的選擇。

2、 可買國債。國債又稱是無風險理財產品。目前三年期國債票面利率為4%,五年期為4.27%,支持提前兌取及質押貸款,具備一定的靈活性。

3、 可存點智能存款。智能存款產品很是“火爆”,投資門檻極低(50元起)、隨存隨取、靠檔計息,持滿三年最高就可享受5.45%的存款利率,甚至某個產品最高利率可達6%,本金又很安全。結論:10萬元資金,存銀行定期是不明智的,建議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分散購買幾款不同風險的理財產品。


馬哥同學


我曾經在三線城市做過城市商業銀行的理財經理,當時我名下的客戶總資產大概有5000萬做有,客戶數量大概有1000人左右。在這1000人當中,存款數字在5-10萬之間的是最多的,大概佔了有50%左右。由於我對這個層級的客戶有過一定的接觸,所以我知道這些人的痛點。

痛點一:不懂理財

早幾年我算是零售客戶經理,我所在的銀行根本就沒有理財產品,只有定期存款。後來我所在的銀行也開始發行理財,我也轉為了理財經理。原來我維護的客戶也開始慢慢的買理財,放棄了定期存款。在與這些客戶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資產在5-10萬的客戶都是一般的工薪階層,幾乎沒有什麼理財知識,他們就是單純的信任銀行,才將錢都存入了銀行。至於是存定期還是買理財,也全都是聽銀行的工作人員進行講解。

痛點二:不受重視

對於資產在5-10萬的人來說,是最需要銀行理財經理的。這群人不像那些資產比較少的人,基本不需要理財,也不像資產比較多的人,有各種銀行、理財、信託等工作人員圍著他們出理財方案。這個層級的客戶在大銀行不會被重視,銀行工作人員在忙碌的時候也不願意為他們做出講解。

痛點三:可選擇性小

雖然在外人來看這個層級的人資金有限,但是在持有人來說,這幾乎是全部家當。他們一方面不敢投到風險高的地方,比如創業、股市、期貨等;另一方面他們的資金數額也決定了有些產品他們享受不了,比如大額存單、信託等。

基於以上三個痛點,我給的建議是,題主可以到小銀行,比如城市商業銀行這種層級的銀行。小銀行吸引客戶不容易,這種層級的客戶會被看重,小銀行的理財經理在服務方面可能沒有大銀行規範,但是卻有著極高的熱情。我估計理財經理多半會採用理財加定投的方式來向你推薦:手中閒置資金購買銀行理財,每月工資拿出部分做基金定投。

總結:

一、如果把我國的金融行業比作一座金字塔的話,銀行無疑是金字塔的最下面一層。銀行的產品最豐富,適用的群體最廣,風險相對最小,但是受益可能不如金字塔尖的證券、信託等金融類別。當你不知道如何理財時,找銀行來幫忙至少不會錯,尤其是在資金不是很多的時候。

二、如果把銀行本身再比作一座金字塔,銀行越小越靠底層。首先是這類銀行數量多,其次,這類銀行紮根全國各級別城市,覆蓋的客戶群體更廣泛。他們的產品更多的是為當地的普通大眾設計,特別適用於金額較小,但有理財需求的人。

銀行研究僧,你學習,我也跟著學習。


銀行研究僧


首先回答問題:1、不要存定期;2、更不要存活期;3、理財不是數學,沒有數學那麼難,本身只是工具與工具的結合,很簡單。


為什麼不讓存定期

通常來看,銀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左右,為了獲得這樣的收益率要把10萬塊錢鎖死整整三年,從流動性的角度上來講是完完全全不划算的,同樣的10萬塊錢從來買理財產品,往往半年期或者一年期的理財產品就能夠有4.1%的年化收益,這是我不推薦存定期的核心理由。

那為什麼不存活期呢?原因就更簡單了,同樣是隨時可取隨時可用,活期的年化收益率0.35%,餘額寶的年化收益率2.37%,既然對於投資者來講兩者效用完全相同,那就沒有任何理由放棄收益率更高的餘額寶而去選擇存活期。

理財該怎麼理

理財看起來很複雜,但本質上就是各種金融工具的混合,目的是為了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但是理財看的不是你手頭有10萬塊錢,這10萬塊錢該怎麼理財,而是結合你自身的家庭情況、收入情況、風險偏好、流動性偏好等因素綜合定製一個適合你自身的理財方案。舉個例子,同樣A和B兩個人問我10萬塊錢買點兒什麼好,A沒車沒房,有老婆有小孩,家庭總積蓄就這10萬塊錢,那我當然建議他做結構化的產品,給自己加一個強安全墊;B有10套房,車子開的勞斯萊斯,有專職司機,月收入過百萬,那我當然推薦他直接玩兒期權、期貨、股票這些高風險資產的配置。兩者核心的差距在於,A很難承擔10萬塊的風險,B對於10萬塊虧損了可能也毫不在意,他更在乎的是能不能用這10萬變成20萬、30萬……

就已知條件來看,可以怎麼理

從問者的題目,我只能大致推斷,應該是問者的所有私房錢了。考慮到問者這部分錢有隨時取用的需求,作出如下建議:

  1. 5萬塊購買券商、銀行固定收益理財,最好選擇時限為3個月到6個月這個區間的,收益率應該在3.95%左右;

  2. 2萬塊存餘額寶方便隨時取用(如果10萬能解決的問題,2萬塊錢的定金無論如何搓搓有餘了;2萬塊錢定金解決不了的問題,10萬也解決不了);

  3. 2萬塊錢購買指數基金或者直接購買大藍籌股票;(目前的市場價位相對來說比較划算,即便之後大跌也可以放心加倉降低成本)

  4. 1萬塊錢購買熱門板塊股票(俗話說得好,“搏一搏,單車變摩托”,但是這類股票風險較高,有極大的虧損風險,建議慎重選擇)

(答案就是這麼多了,如果覺得小生的回答對您有所助益,可以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與下方的贊,謝謝啦,麼麼噠。如果有更多的其他的問題也可以直接私信小生,小生盡力解答。)

解套門診


十萬元不建議存銀行定期,因為銀行定期的利息很低,四大行三年期定存利率僅2.75%,市面上很多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收益要遠高於銀行定期存款。你應該適當地分散投資,以提高理財收入。我個人比較偏向於穩健的理財方式,即在保本的基礎上,實現一定的財富增值,所以十萬元的理財建議如下:

一、2萬元投資貨幣基金,放在餘額寶或者零錢通。

這部分的錢主要用於日常生活開支,所以要放在流動性高、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中。這裡主推支付寶的餘額寶或者微信零錢通,它們跟市面上的貨幣基金都大同小異,年化收益率約為2.5%,但好處是隨存隨取,隨時可以直接用於支付日常生活支出。

二、6萬元投資債券基金,抵禦貨幣貶值同時獲取一定的增值收益。

債券基金投資的品種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等,風險較小,年化收益率在7%左右,遠高於銀行定期存款,同時風險也低,流動性比銀行定期存款好,所以這是主要配置的品種,保本且能獲得一個較高的收益。

三、2萬元定投指數基金,未來5年內大概率能獲得15%以上的收益。

由問題可以知道,題主是理財小白,所以不建議投資股票,風險較高,但是可以通過定投一籃子股票即指數基金的形式,購買權益類產品,未來5年內大概率能獲得15%以上的收益。一般而言,5年內來一波牛市的概率極大。

作為理財小白,不建議配置太多的權益類產品,所以這個配置方案主要以低風險債券基站為主,目的是保本穩健增值。


如果您有更好的意見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漫談低風險理財


針對問者的情況,如果是我,絕對不會讓它閒置了,如果能做好理財,一年最少會有4000多的收益,下面談談個人建議

1.十萬錢買房是不太可能,你完全可以買理財產品。

現在股市處於振盪建倉期,有280多天的理財產品,利率達4.6%,屬保本型,你可以買,收入穩定。

2.當前,大盤指數相當於2009年的點數,可買指數基金。

從中國股市長遠來看,這個點數絕對是未來很長時期內的低點,買大盤指數基金,未來收益肯定比你閒置在帳戶上收益高多了,完全可以買。

3.如果你有點股票知識,可買股票。

當前股市處於振盪平穩期,也是建倉好時期,用十萬元買銀行股票,當然是國有控股的五大行為主,其他質量好的商業銀行也可以,未來的分紅十股票上漲的收益肯定會不差。

4.如果你不等錢用,可以投資黃金。

在當前經濟不太景氣的情況下,各種投資產品價格相對處於階段性低點,你目前可以買點黃金(是沒有太多加工的金條),未來的肯定會有上漲空間,金條可回購。

以上是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自酌。


渝洲投資理財


其實基本的理財不需要太多技巧的。買一些收益率於6%的沒有什麼風險性,高這個就有風險性了,比如P2P理財,股票、股票型基金、外匯、期貨等。你有十萬塊,建議你用以下幾種方式理財

第一種,花六萬買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三年就有5.72%利率,目前是三年定期存款中利率最高的。有國家存款保險,100%全額賠付。如果你是想短期的,買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或銀行的穩健貨幣基金理財,收益率在3%-5%之間浮動,幾乎也沒有損失本金風險。

第二種,花兩萬買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基金,做定投,做長線投資,三五年以後,大牛市到來,可以收益有一倍,甚至更多的回報。

第三種,花2萬買頭部的P2P平臺,前10名的,分散四五個平臺買。當然了目前爆雷比較多,要有虧得起的心理準備。所以花少部分錢買,還是可以接受的,收益率在8%左右。

理財最基本法則,就是保住本金,不全部保住本金,也大部分保住,本金。所以花少部分資金做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即可,切忌把全部資產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

理財有道,看雪之道,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點個贊,關個注,每天都有新內容,投資有風險,請量力而行。


雪之道理財


10萬塊錢,在當今這樣的物價情況下,真算不了多少錢。如果你存定期一年的話,利息也就在3000塊錢左右這樣子。我個人覺得除非真的是沒有好的機會,要不然儘量沒有必要存定期。

在現在這種房價的情況下,10萬塊錢想買房的確是有點難。但是如果你所在的那個城市比較有發展潛力,或者說你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的話,買套單身公寓其實也還是可以的。因為錢會越來越貶值,房子無論怎樣,他的應該都比錢要保值,所以這樣肯定是值得的。

如果不懂理財的話,就儘量不要去買理財的產品,尤其是銀行、保險等相關方面的理財產品,基本上他是要把你錢給套牢的。我個人的經驗是不熟悉的事情不要去做。

如果一定要存的話,也沒必要存銀行,或者說是買理財產品,你放餘額寶,他的利息應該都要比存銀行的利息要高很多。所以首選是買公寓,次選是存餘額寶。




威哥有店



學會理財,不要讓自己的錢成為“死錢”!

我通過以下兩個方向來回答本問題:

第一、千萬不要讓錢“閒置”

第二、十萬資金可以用這些方式理財


01

千萬不要讓錢“閒置”

1、社會財富現狀

根據年由廣發銀行&西南財經大學聯合發佈的《2018年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顯示,55%的中國家庭存款為0,而頭部的10%富有家庭則佔據70%的存款。而超過70%的家庭,主要資產是房子!而通過金融產品理財的家庭僅在30左右。

通過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家庭普遍對於金融理財缺乏相關的技能和知識,所以才導致了70%的家庭主要資產構成是固定資產,只有30%的家庭有金融資產。

有句段子很出名“窮人把錢存銀行坐等貶值,富人去銀行貸款出來修房子,然後用窮人的存款賺窮人的錢”。事實上這是赤裸裸的思維上的差距。

我們不能讓自己的錢成為“閒置”狀態,一定要讓錢活起來。而最簡單的莫過於學會理財。

2、學會理財的好處

①理財讓我們懂得流動資金的重要性。

②理財培養我們對於風險的認知。

③理財讓我們知曉“錢生錢”比苦力錢來的更容易。

④最重要的,理財能讓我們學習到至少一門金融知識,能夠跟上時代,而不會出現“存錢給別人用”的情形。

02

十萬資金可以用這些方式理財

理財的路子很多,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理財。

1、根據資金是否緊要來選擇理財

不同的理財產品對於資金是有限制的,不是所有的理財產品都是銀行存款一樣進出自由。

①錢如果要隨時動用,例如借出去,或者發生一些緊急情況就會用的,屬於應急的錢。這種情況資金流動性就很重要。那麼可以選擇一些貨幣型理財基金例如支付寶、微信平臺就有。

②短期內不會動用,例如準備過年才用,或者明年買車。那麼這種情況可以選擇定投基金,就我個人而言,推薦中低風險型的混合基金,收益率還不錯。需要注意的是,基金贖回一般要幾天時間,注意避開節假日。

③長期不會動,根據題主的描述買不了房,說明這10萬屬於流動性一般的資金,不會存在長期不會動用的情況。

2、根據風險承受力來選擇理財產品

根據題主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判斷出題主則10萬也來之不易。並且題主沒有理財經驗,因此對風險的接受力應該不高,偏向於低風險。

因此建議:題主可以購買國債,貨幣基金,不需要鎖定期的銀行理財。

<strong>

綜上,建議題主將資金分成2-3部分來進行理財:

一部分為銀行存款,留作生活日常流動資金,畢竟現代社會人際關係還是很重要。建議1萬元做為銀行存款!

第二部分可以作為短期理財品,蚊子腿也是肉,短期的目的是補充流動資金不足時可以隨時變現。例如3萬元去前面說的支付寶、微信理財的一些隨時能拿出來的貨幣基金!

第三部分可以作為中長期理財例如剩餘6萬元,我會投入到基金定投,每半個月或者沒周定期劃扣購買2-3只混合型的基金。


友情提醒,題主先要學一學上面的各種理財知識,知曉各種理財產品的操作方式。寧願不買也不要盲目的買。


深夜好吃狗


手上這10萬,最好不好存定期,因為有更好的選擇!

從題主的敘述來看,經濟狀況可能一般,這樣情況下,手頭這10萬就彌足珍貴。千萬不要頭腦發熱去創業,現在創業不容易,如果自己沒有別人稀缺的資源,十有八九會失敗的,這10萬到時有來無回。

同樣,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貨什麼的都不要碰,這些雖然可能獲取較高的收益,但是風險太大,保證不了資金的安全性。

目前情況下,對於承受風險能力差的投資者來說,銀行的非保本理財我也不建議碰。以前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很多都是保本保收益的,如今被央行叫停了,所以目前銀行發行的非保本理財是有虧損可能的,尤其一些中小型銀行。到時不但利息得不到,本金也會虧損,得不償失,不值得。

所以,對於保守型投資者來說,保住本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在這基礎上才能談收益。目前,銀行的保本產品主要有定期存款、大額存單、智能存款、國債四種。同樣期限下,定期存款利率一般是最低的,所以不建議。但是大額存單門檻太高,要20萬起,10萬是不夠的,所以存銀行的話,可以考慮智能存款和國債。

智能存款:

智能存款和銀行存款一樣,都是銀行的存款類產品,都是受存款保險法保護的,即使銀行破產,50萬以內也能賠償,所以安全性和銀行存款是一樣一樣的。

但是智能存款優點可就多了:一是智能存款利率大大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定期利率;二是智能存款可以靠檔計息,這一點比銀行定期存款要誘人多了,不然我們急用錢中途取回時候,利率如果按照活期存款執行,那損失可就太大了。

以騰訊牽頭設立的微眾銀行為例,目前存入3-5年,利息可達4.125%,如果存滿5年的話,利率更是高達4.50%,比同期銀行定存高多了。

國債:

國債相比銀行定存,利息要高一些,而且國債有國家信用兜底,是沒有風險的,保本保收益。所以國債一向很搶手,尤其受一些大爺大媽歡迎。

以前國債比較難於買到,現在國債推出的期數很多,比以前容易買到了,所以買國債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比銀行定期存款要合適多了。

綜上,定期存款雖然能確保資金的安全性,但是從利率方面來說,不是最好的選擇,同等條件下儘量考慮智能存款和國債為妥。


李中東


不推薦你購買銀行的定期理財產品。

為什麼這麼說呢?

說白了,存定期無非就是在保證本金的基礎上,同時賺點利息。銀行確實能做到,但銀行的定期利息太低,也缺乏足夠的靈活性。

下面是銀行最新的存款利息(大額存款)即使是大額存單,5年定期利息也才不超過4.26%,而銀行所說的大額還需存款金額大於20萬,也就是說你的存款還不夠大額存款利息的門檻,普通定期存款的話,5年定期平均利息為3.3%,1年的話2%都不到,這個利息不是一般的低,是很低,不划算。

隨便拿支付寶裡的定期理財產品比一下,你就知道了。

下圖為部分支付寶定期理財產品

從上圖可以看出,支付寶裡的部分短期理財收益都達到4%以上的收益率,簡直是吊打銀行的定期理財產品。

馬雲說過銀行不改變,就逼銀行改變,他也的確做到了。前些年,銀行存款的利息更是低的離譜,這兩年還上調了一些。

我最喜歡的是那個長江養老月安享30天存款利息就已經4%以上了,收益相對高不說,時間還短。萬一遇到什麼急用錢的事,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贖回方式,很快取出來。

我個人也一直買有支付寶裡的部分定期產品,收益穩定,安全,很方便。

支付寶的安全性,這裡就不過多闡述了,感興趣凡可以看下我之前關於支付寶安全性的詳細回答。如果問網上有什麼理財平臺能信任的話,支付寶首當其衝,近15年的發展,已經一次次證實了它的安全性。

銀行該做這樣的擔保嗎?

我是風中尋夢,一枚業餘理財愛好者,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