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一院长扎根山区43年、立志再干20年 荣登“中国好人榜”

10月“中国好人榜”日前发布,陕西有6人上榜,其中包括扎根山区43年、立志再干20年的府谷县木瓜镇卫生院院长刘憨。

府谷一院长扎根山区43年、立志再干20年 荣登“中国好人榜”

刘憨,男,1958年1月生,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木瓜镇卫生院院长。

卫校班里的“大哥大”

“作为医生,总会遇到各种疑难杂症,对于自己无力医救的病人,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那种感觉非常难受。”他说。上世纪90年代的陕北山区经济还十分落后,交通也不便利,百姓看病尤为困难,农村更是缺少医技精湛的医生。

1992年,已经32岁的刘憨考入当时的绥德卫校(现榆林卫校)学习。提起当时的情景,他唏嘘不止,“当时大女儿刚上小学,小儿子才两岁,家里经济窘迫,思前想后,才下定决心去学习,学费也是问别人借的,好在有妻子的支持。”

毕业后,他回到木瓜卫生院,在重重困难下开办了门诊部,继续为乡亲们看病。慢慢地,诊所药品种类多起来了,慕名前来的人也多了。但不管多忙,他仍坚持抽空看书学习。

锦旗和感谢信数不清有多少

多年来,刘憨始终坚持“医生责任大于天”,哪个患者有慢性病、哪个患者药物过敏等,他都记在心上。2012年11月,一位肺病患者在多家大医院辗转治疗无效,医生建议回家托养,家属不愿放弃来到木瓜卫生院就诊。

当时患者重度哮喘,身体极度虚弱,随身携带制氧机。刘憨二话没说展开抢救治疗,忙碌了30多个日夜后,病人脱离了危险,病情得到好转。2018年5月,一位直肠癌患者手术回家后由于护理不当并发感染,瘘口化脓后恶臭难闻,其他人都不愿意接近。接诊后,刘憨天天亲自上门清洁灌肠、换药,很快减轻了病情。

这些年来,刘憨从不收取病人的出诊费,诊治中坚持不用大处方,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还采取赊欠医疗费待其条件好转后再偿还,或者直接免费治疗,一切以看病为重。到现在,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收到过多少表扬信和锦旗。

镇里村上谁家有几个孩子他都清楚

刘憨说,为解决住院病人餐饮问题,2015年刘憨将自己家中的灶具全搬到卫生院开设了食堂,每人每天的伙食费不超10元,按现在物价标准成本都难收回。“看到他们不再为吃饭发愁了,我心里也舒畅了许多。”


在他的管理下,木瓜卫生院已为辖区1万多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为900多名儿童建立接种卡追踪接种,为辖区常住的2000多个居民、400多个高血压病人、100多个糖尿病病人、40多个重症精神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管理,提供每三月一次的随访和分类干预。

现在农村留守老人越来越多,刘憨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对存在疾病的村民给予治疗方案和及时建议,成了老年人的贴身顾问。

无论是白天或黑夜,只要乡亲们一个电话,他都是随叫随到;在木瓜镇多年,谁家有几个孩子刘憨都清楚;邻里街坊发生矛盾摩擦,他还帮忙协商调解。由于他的倾心付出,乡亲们见到他都会热情地邀他到家里喝水、吃饭。

“时间长了,木瓜乡亲离不开我,我更离不开乡亲们,我们不只是医患关系,现在更多的是兄弟姊妹情谊。他们的尊重和信任给了我很大的荣誉感,也是激励我坚守的最大动力,我还可以继续从医二十年!”

(LKK)

府谷一院长扎根山区43年、立志再干20年 荣登“中国好人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