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怎麼陪?

僅僅陪著,陪不出專注力,只能陪出火氣。

陪著寫作業,陪的是好習慣。

關於孩子寫作業要不要陪著?

答案千篇一律,我覺著陪與不陪不是關鍵,關鍵是怎麼陪?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怎麼陪?

孩子剛上小學,很多事兒都是熟悉又陌生的,很多好習慣都要在前兩個月建立起來,若是不陪著,信奉做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兒,那麼後面再去糾正,將會很難。

01

陪伴但不打擾



做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兒,沒錯。

所以在小朋友自己做的時候,我們不要在旁邊“指手畫腳”:錯啦,一聲要寫平;那一橫寫得太長啦;呀,不要用力擦,把本子擦爛啦……

這種狀態下,孩子能靜下心來寫好才怪呢?

若是沒有上過寫字班,剛上小學,娃肯定在寫字的時候,存在不規範的問題。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怎麼陪?

在涵涵寫的時候,我一般不吭聲,都是寫完了,簽字時,我才指出不規範的地方,然後跟她一起看課本上的筆畫順序,讓涵涵自己先觀察,哪裡不規範,應該怎麼寫。

這時,孩子也許會有畏難情緒,我就是寫不好這個字怎麼辦?

陪伴的意義來啦,我們鼓勵她,來,我們連續寫4遍,然後你再看看是不是越寫越好了呢?

02

陪出良好習慣



對比朋友家孩子小學一年級的作業,涵涵他們學校的作業不算少,但我們從未有過寫到十一點多的時候,都是半個小時左右就完成了,晚上一般10點之前都能躺倒床上。

八點左右或者九點多開始講故事,熄燈後,5分鐘之內,天使涵就睡著啦。

身邊寫作業用時很長的小朋友,一般都是寫作業時,拖拉不專注。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怎麼陪?

所以,我們在小學之初,要陪著孩子養成:規定時間之前寫作業,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的習慣。



這點,咱在之前的文章《上了小學才知道,這8點實在很重要》裡,提到過時間管理的問題,感興趣的讀者,直接點標題查看。

若是靠陪伴來監督,企圖讓孩子能夠專心,不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喝水,顯然是不能夠的。

因為你能壓制孩子的行為,但壓制不住孩子的小腦袋想啥啊。

就算被監督著坐在書桌跟前,腦子沒在寫作業這件事兒上,還是沒辦法高效率地完成。

所以,專注力真心很重要,而這個最好在學前就能培養。

03

陪著總結經驗



剛上小學,你會發現,有時孩子不是某一個知識點不會,而是不明白做題的規則,或者說題目的意圖。

比如下面這道題,涵涵做錯了,後來改對了,但這肯定不能算完。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怎麼陪?

要讓孩子知道,錯在了哪裡?並且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以後這類錯,不會再犯。



我告訴她,得數那裡要寫“?”號代表的數字,因為這個數字是未知的。



我的說法是對的,但不是最適合孩子的。



接下來涵涵說,對啦,我們倪老師說過,最後要寫出藏起來的那個數字。



不虧是多年教齡的老師,這樣的說法有童趣,易記憶。



通過這樣的錯題改正,這一類的題,以後都不用操心了。



而下面這道題,出錯的原因在於,孩子分不清第幾大題,第幾小題。



既然這道題裡的小雞全部在第一小題裡,所以算式要寫第一小題中,圖片裡的全部。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怎麼陪?

我們大人能夠從錯題中,總結出孩子注意不到的問題。

所以,陪著總結經驗教訓,陪著改錯是非常關鍵的。

04

陪著拓展



現在小學語文課本上都有跟家長一起讀,課後的閱讀裡,還有經典誦讀之類的。

舉兩個我陪著拓展的例子。

讀完“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我問涵涵為什麼農夫猶餓死呢?

涵涵說:“因為麥子成熟要100多天呢?”

於是我講了封建專制統治下,農田都不是種田的農民的,而是地主的,農民種的糧食很大很大一部分是要上交的,只能留下很少的一部分,在青黃不接的時候,或者收成不好的年份,餓死人的現象經常發生。

這時,若是孩子興致高,可以繼續科普包產到戶之類的。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怎麼陪?

再舉一個背詩加拓展的例子: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這是小學一年級語文練習冊上的一首詞,我先跟涵涵一起讀了一遍,然後引導著解釋了意思。

涵同學背過之後,我又進行了稍稍拓展。

作者描寫江南風景的句子是?

簡單的閱讀理解,能夠讓孩子更好地掌握這首詞。

05

陪出氛圍



楊絳先生提起對女兒錢瑗的教育說到:“我們對女兒錢瑗,也從不訓示。她見我和鍾書嗜讀,也猴兒學人,照模照樣拿本書來讀,居然漸漸入道。”

在涵涵寫作業時,我要麼是去忙著洗衣服,她寫完了我檢查,沒衣服可洗的時候,我就拿一本書坐她旁邊看。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怎麼陪?

我發現每每此時,我們倆的效率都很高。

總之,不管陪不陪,都做到陪伴不打擾,除非孩子有需求。但諸如改錯、拓展、建立好習慣這些環節,則是一點都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