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众筹15万,要全额返还!

——将通过网络筹得款项挪作他用,全国首例此类案件昨天宣判


这个人众筹15万,要全额返还!

莫先生家的一处房产

昨天,全国首例因网络个人大病求助引发的纠纷在北京朝阳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定筹款发起人、浙江嘉兴的莫先生隐瞒名下财产和其他社会救助,违反约定用途将筹集款项挪作他用,构成违约,一审判令莫先生全额返还筹款153136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一审宣判后,钱报记者曾尝试联系莫先生,但他表示“现在在上班”,拒绝了采访。

他被举报有多处房产 善款让夫妻反目

2017年11月,两个多月的儿子突然便血,莫先生和妻子带孩子到医院,确诊孩子得了一种免疫缺陷综合征。2018年4月中旬,孩子病情突然恶化住进ICU。莫先生随即在水滴筹上发起公益筹款,3天时间,6086人次参与,共筹得15.3万余元。

筹款结束后,莫先生立即向水滴筹提出了提现申请,资金用途表述为用于孩子抗排异、抗感染和心脏治疗。

2018年7月,莫先生之子不治身亡。

这场爱心事件,在孩子去世后出现了让人尴尬的反转:水滴筹公司陆续接到多次举报,称莫先生名下有多处房产,家里还是拆迁户,筹得善款并未用于治疗。

在举报事件发生时,钱报记者曾联系水滴筹,得到回复:2018年7月27日,经举报发现莫先生在该平台筹得的款项并未全部用于患儿治疗,进而联系了举报人,进行核实。“本着对赠与人有所交代的态度,经调查莫某确实有款项挪用(甚至没有将所筹款项用于治疗);同时从医院调查显示莫某存在消极治疗的情形。”

2018年9月,律师介入,莫先生因家庭纠纷,不配合平台退还款项给赠与人。2019年3月,水滴筹起诉莫先生。水滴筹提交的法庭材料,证实莫先生妻子是举报人之一,指责男方“筹了钱就想放弃宝宝,不给宝宝看病”,“希望水滴筹给所有好心人一个交代,给宝宝一个公道”。

莫先生和妻子许丹(化名)也早就处于分居状态。

许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莫先生认为是“为了钱”。在孩子去世前,类似争执多次发生,两人相互指责对方照顾孩子的方式不对。

“还不是为了钱!”许丹则指责男方不愿退还水滴筹款项是意图吞没,因为在她计算的账单里,通过筹款,给孩子治病莫先生不仅没有负债,反倒赚了十来万元。

法院指水滴筹没有严格审查 庭审中他承认违约

据媒体报道,北京朝阳法院审理查明,为给儿子治病,莫先生总计产生医疗费35.5万余元,其中医保报销后个人支付部分为17.7万余元。

除水滴筹筹得的款项外,莫先生通过其他社会救助渠道获得8.8万元救助。莫先生的儿子病逝后,在医院账户内的3万元救助款结余被相关救助机构收回,实际获得的救助款达到5.8万元。

法院同时查明,莫先生在通过网络申请救助时隐瞒了其名下车辆等财产信息,亦未提供妻子许女士名下财产信息。莫先生通过水滴筹发布的家庭财产情况,与其申请其他社会救助时自行申报填写的内容、妻子许女士的证言等也存在多处矛盾。

莫先生称,水滴筹筹集的善款被用来偿还儿子治疗所欠下的债务,但是他与平台、捐赠人约定的筹款用途明确为儿子的“后续医疗费”。庭审中,莫先生承认违背了约定。

不过,法院在判决中同时指出,水滴筹公司也未尽到严格形式审查义务,未妥善履行严格监督义务,存在审查瑕疵。但该审查瑕疵不能成为莫先生减免违约责任的合理抗辩和合法依据。最终,朝阳法院一审判令,莫先生全额返还水滴筹公司全部善款15.3万余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对于返还的筹集款,法院指出水滴筹公司应根据《用户协议》《水滴筹个人求助信息发布条款》、比例原则,公开、及时、准确返还赠与人,除非原赠与人明确同意转赠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