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桐花开——河南省兰考县统一战线助力稳定脱贫奔小康纪实

兰桐花开

——河南省兰考县统一战线助力稳定脱贫奔小康纪实

作者:李军涛(作者系河南省开封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

这是一片精神高地,激励亿万人奋进的焦裕禄精神在这里诞生。这是一方脱贫攻坚重地,它的每一步变化都牵动各方关注。

河南兰考,焦裕禄精神发源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2009年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三赴兰考调研指导工作,对兰考的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兰考向总书记做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7年3月,兰考退出贫困县序列。

兰考县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战优势,聚焦中心,服务大局,举全县统一战线之力,积极投身到兰考县稳定脱贫奔小康的火热实践,以实际行动汇聚起推动兰考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兰考县委统战部引导兰考县统一战线成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展现社会担当,为兰考县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奔小康,做出了突出贡献,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为全县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评价说。

8月5日,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孙守刚对兰考县统战工作作出最重要批示:“新时代县域统战工作抓什么、怎么做?兰考县的探索值得认真总结。”

焦桐,伟岸挺拔,已成为一种精神的火种,激励兰考人民“三年脱贫,七年奔小康”

初秋时节的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硕果累累,秋意浓浓,到处呈现出一片丰收喜人的景象。这里地处九曲黄河之滨最后一道弯,是焦裕禄曾经探索治理风沙良策的地方,也是有名的贫困村。

2014年3月17日,是张庄村贫困户闫春光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他家小院,总书记牵着他80多岁老奶奶的手问寒问暖,又鼓励他“好好干,靠技术吃饭,争取早日脱贫”的情景历历在目。“没有党的领导和总书记的关怀,就没有张庄和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2014年以来,闫春光在县委统战部和工商联的大力帮扶下,办起了养鸡场、香油坊、农副产品网店销售。2019年7月1日前夕,他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在闫春光家中,悬挂着一幅习近平总书记来家中视察的照片,照片中的陈设记录着当年的贫困。而今,当年破旧的土坯房已经被粉墙黛瓦的干净院落代替,门前原本的泥巴路也成了宽敞整洁的“幸福路”。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来我们村调研,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这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和信心,如果我们不好好干,就没法给总书记交代。”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说。张庄最缺的就是产业,为了让大家都有活干、有钱赚,村里干部群众积极想办法、找出路。县委统战部对俺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扶贫,先后引进洛阳奥吉特菌业、兰考年宝服饰、兰考坤禾农业等企业,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体系,带动农户就近就业增收。为了使年龄偏大的妇女有事做、有收入,村里大力发掘本地传统手工艺,成立张庄布鞋研发中心,纯手工制作张庄布鞋,吸纳112名妇女就业,每双布鞋市场零售价180元,实现了“看得住家,守得住娃,照顾了妈,还能挣钱养家”。

张庄村结合焦裕禄精神的学习和宣传,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提出了“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双轮驱动”的旅游发展思路。建成占地120亩的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和四面红旗纪念馆,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年接待近万人次。2019年7月,张庄村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是河南省10个上榜乡村之一,也是开封市唯一上榜乡村。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脱贫攻坚战场上有了无穷的力量,男女老少齐上阵,兰考人走在那奔小康的大道上。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思想的光辉照得老百姓心里亮,男女老少齐加油啊,乡村振兴让老百姓生活在幸福大道上……”兰考县老百姓编写的歌颂总书记视察兰考的戏词在兰考广泛传唱。

习近平总书记每到兰考,都是这样评价焦裕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并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指出:“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我们这个实践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农村每个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多想办法让农民的钱袋子进一步鼓起来。”

深情的话语,深刻的阐释,在中原大地澎湃激荡,也在兰考县统一战线引起了强烈反响。兰考广大统战干部对照焦裕禄,学习焦裕禄,以焦裕禄为镜子,以焦裕禄为标杆,书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崭新篇章。

面对脱贫攻坚战役,兰考县统一战线发扬焦裕禄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推动多项改革,用猛药去沉疴,激活各种社会动能。

一项“1+3”社会扶贫,一举激活了兰考脱贫攻坚“人”的因素。

兰考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周满仓负责全县的社会扶贫工作,这位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的干部,当笔者问起他目睹兰考发展巨大的变化,他激动地说:“兰考的发展在广大干群精气神的变化中,在齐心协力的奋斗中。”兰考县委统战部承担着全县的社会扶贫,2016年以来,兰考县委统战部探索创新出以爱心美德公益超市为平台,以人居环境扶贫、“巧媳妇工程”、助学扶贫为支撑的“1+3”社会扶贫模式,补足社会扶贫短板,解决脱贫攻坚奔小康“最后一公里”,引导非公企业代表人士、民营企业家、在外乡贤等回乡兴办产业,大力发展木器加工业,在泡桐板材加工上做文章,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每个村子都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不同的优势产业,打造民族乐器村、木制品加工村、观光农业村等。仅个体加工厂就有3000多家,大部分板材远销国外,为兰考县脱贫攻坚奔小康贡献力量。2018年10月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暨首场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兰考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2016年春节,兰考县委统战部调研组来到惠安街道调研时,因正值春节,就为贫困户张三家带去了米、面、油,谁曾想,她家里当年12岁的小女孩却说了一句让人记忆一辈子的话:“叔叔,米、面、油我们家已经有了,能不能给我换个新书包?”

由此,兰考县委统战部牵头,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探索创新出以爱心美德公益超市为平台,以人居环境扶贫、“巧媳妇”工程、助学扶贫为支撑的“1+3”社会扶贫模式,补足社会扶贫短板,解决脱贫攻坚战场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以劳动换积分,用积分换物品,自助式选择。

“1+3”社会扶贫顾名思义,“1”是以爱心美德公益超市为平台,提供物品;“3”即人居环境改善户通过保持家庭环境卫生获得积分,贫困户通过在“巧媳妇”工程点连续务工获得积分,贫困户中品学兼优的儿童可以获得积分,他们用获得的积分到爱心美德公益超市免费领取物品。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各民主党派、非公企业人士、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三年来,共捐赠资金5837万元,捐赠旧衣物40多万件,新建、改建巧媳妇扶贫车间126座,实现带动就业55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5人,打造“四点半课堂”示范点6个,助学扶贫受益学生3142人。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于1990年7月15日所作的一首词。如今这首词被镌刻在河南兰考焦裕禄纪念园的展板上,供大家参考学习。

泡桐无言,迎风挺立,“焦桐”伟岸,“习桐”葱茏。兰考人民视桐为“根”,视桐为“魂”,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根连着根、心连着心。

美好的未来令人向往,金灿灿的土地孕育着新的希望。

出彩兰考,不忘春天里的嘱托!

实干、苦干、拼命干,巧干、精干、用心干,在脱贫攻坚战中,兰考统战人像泡桐树一样稳稳地长在乡野,扎实地与民亲厚,他们用火热的心融化着贫困的坚冰。在千万棵泡桐树的见证下,2017年3月27日,兰考县成为第一批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县,这一天必将载入共和国脱贫攻坚的史册。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兰考大地、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泡桐树记录着焦裕禄精神,这种精神熔铸在兰考的发展建设中,深深烙印在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

焦桐,绿荫如盖,筑起一道辽阔而壮丽的风景,变成了兰考百姓致富的“绿色银行”

岁月苍茫,大地情深。如今,在焦裕禄干部学院里,习近平总书记手植的泡桐树,栉风沐雨,树冠更加葱郁茂盛,树身更加挺拔有力,凝神望去,有着磅礴的伟岸的力量。在无垠的天空下,这棵泡桐树与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千万棵泡桐树连成一片,遥相呼应,共同筑造了一道辽阔而壮丽的风景。

“从脱贫到小康标准,百姓的期望值会更高,更需要我们理思路、找出路,带领群众撸起袖子向前冲。”兰考县委统战部驻闫楼乡田庄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霍红丽深有感触的说。

稳定脱贫,产业引领是关键!恩惠了世代兰考人的泡桐树,这一次又走到前台:乐器加工和家居制造的木业加工产业蓬勃发展,和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一道,构成了兰考脱贫攻坚的效能高地。产业引领,金融支撑,社会扶贫,保险托底,兰考是扎扎实实的真扶贫、真脱贫!

走进兰考堌阳镇徐场村,美好和着琴声一起飞扬。

琴风路、琴颂路、琴华路……每一条街道都以琴命名,道路两边雪白的墙面上绘着一幅幅精致的山水画。几乎每一处静谧院落里都“藏”着一个民族乐器加工厂,走进去,那里是热火朝天的世界。目前,徐场村共有家庭105户,其中82户从事乐器生产,带动周围村庄从业人员1000多人,带动贫困劳动力160余人,年产值达1.2亿元。整个堌阳镇从事民族乐器企业187家,规模以上企业16家,配件企业71家,村内遍布古琴作坊,泡桐已经成为兰考人民的“摇钱树”。

今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河南省委在兰考共同举办了“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来自太平洋岛国妇女代表团、欧洲人民党青年团、欧洲民主学生会等一行,来到堌阳镇徐场民族乐器专业村,入农户,进琴坊,抚琴弦,看展览,于一弦一曲中聆听“焦桐”改写兰考人民命运的故事,在一段段讲述中感受历久弥新的焦裕禄精神。

兰考的土地,滋润着泡桐的生长,以泡桐为主的木材加工业正带来更大的奇迹和梦想。

“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知名红色文化名城、全国知名民族乐器产地,兰考利用展览的形式,带领大家共同体验民族乐器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兰考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件盛事。焦裕禄书记当年不仅给兰考人民留下了焦裕禄精神这笔精神财富,同时也留下了泡桐经济这座物质富矿。”兰考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刘广亮介绍,“在兰考稳定脱贫奔小康的决胜时期,县委统战部、工商联成立了焦桐乐器国资控股公司,同时还打造了民族乐器园区。”去年10月举办的为期4天的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方特地为兰考县提供了900多平米的展位,39家兰考乐器制造企业参加展会,92个展位统一打造兰考之声、国乐华章,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长在黄河故道沙土中的泡桐,纹路清晰,声学品质和共振性能好,板材音质奇佳,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兰考县民族乐器行业协会会长汤二法说,兰考的优势是泡桐,但那时兰考既没名牌,也没名师,别人都说“兰考穷得不得了,捣鼓不出高雅乐器”,而我却认为,做不出好琴,都对不起焦书记在兰考栽下这么好的桐树。几年间,兰考外出学习制琴多达几百人,学到核心技术后回乡抱团发展,打造兰考品牌,也激发出了刻着兰考印记的工匠精神。

脱贫了、富裕了,兰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越来越强烈。

正如当年那棵因个头矮小被弃置一旁的泡桐树苗,经焦裕禄栽下后长成如今的合抱之木,正如速生易活的泡桐成为兰考百姓生活殷实的大功臣,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今天,兰考又以家居制造和木业加工等产业叩开了致富大门!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增强凝聚力。2019年中秋节前夕,兰考县兰大集团董事长孔爱兰为谷营镇的爱心美德公益超市铺货。每到爱心超市缺货时,她就会带领兰大集团爱心团队送货上门,为困难群众送去爱与关怀。孔爱兰说:“树高千尺不忘根,吃水不忘挖井人。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给俺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俺从内心里感激党,俺要把实实在在的爱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兰考老百姓。父老乡亲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底气,而社会扶贫正是给企业反哺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兰考县委统战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对兰考县的民营企业家以十九大报告为内容上微党课,带领民营企业家代表赴嘉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以格局商学院为平台,以“请进来”“走出去”“转起来”的方式对兰考县民营企业家进行能力素质提升。建立15家综合评价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出台《关于争创优秀民营企业和杰出民营企业家的实施意见》,对优秀民营企业家进行表彰。在民营企业发展处于低迷期时,兰考县委统战部特邀浙江嘉兴河南商会副书记刘高宪为兰考县的商会协会负责人及企业负责人讲课,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带领民营企业家代表赴500强企业参观学习,促进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召开经济座谈会、主题交流会。

兰考县委统战部多举措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做法真正做到了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真正做到了“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时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做好企业家的“店小二”,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增强了民营企业的凝聚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到政治上有方向、发展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

在兰考县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民营企业成为一支生力军,在帮扶的过程中涌现了一个个温暖的故事。程永旺,兰考县民营企业家,兰考县委统战部社会扶贫动员会召开后,他认筹了小宋镇231户贫困户进行人居环境改善,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劳动力300多人,亲自设计和指挥,经过90多个日夜的连续奋战,群众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在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程永旺总结出一条经验,扶贫开发贵在精准,要在内生动力上做文章,让贫困群众从渴望脱贫,到自身内部树立起脱贫的信心。助学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手段,所以他与贫困家庭的孩子结对帮扶,扶贫扶“志”,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2018年10月,程永旺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荣誉称号。他说:“焦裕禄精神已经融入我们兰考民营企业家的骨髓,这种精神熔铸在兰考的发展建设中,深深烙印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作为一名企业家,有能力也渴望为社会做出贡献,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到社会扶贫中去。”

程道兴,兰考县盆窑村人。他捐资6000多万元建设兰考“盆窑村新村”,让370余户乡亲免费住进新型社区。“盆窑小学”升级改造,他捐出155万元,为盆窑村和邻村的孩子建了兰考县当时硬件设施最好的小学等等。因程道兴“在帮助家乡和农村扶贫脱贫,兴办教育,保护历史优秀文化,促进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联合国“世界和平奖”。

正大、华润、禾丰、晓鸣、五农好等龙头企业遍地开花,恒大、格林美、富士康等为主导打造的高科技产业园正逐步发展……今天的兰考正在焦裕禄精神的引领和指引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大力推进深化工程建设,以全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融合模式,构建特色产业生态系统,做强家具制造及木制品加工、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以业兴城、以“桐”富民、以“魂”润城,奏响一曲转型发展“奋进曲”。

焦桐,根深叶茂,让兰考干群在全面稳定脱贫奔小康的征程上“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白墙灰瓦,池塘荷花,干净人家……秋日小雨中,兰考县仪封乡代庄村仿若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前不久,前来参观访问的博茨瓦纳民主党干部考察团一行19人,马上就被这幅“画”深深吸引。考察团团长、博茨瓦纳民主党总书记姆波·巴洛皮结束对代庄村的考察,当场表示:“我想留在这个村!”

而就在5年前,代庄村还是又脏又乱的“土老帽”形象。

2014年,在郑州做生意的代玉建被村里的党员请回到村里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代庄村推行一名党员或群众代表“分包”四户邻居的“一拖四”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村民人均收入从4600元增长到2018年的1.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元到30万元,把软弱涣散村转变成基层党建红旗村,变成了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生活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美丽乡村。

初秋的代庄村,村里百姓都在忙碌着,笔者与代玉建和仪封乡党委书记郭芳行走在村里大街小巷,家家户户房前栽种的景观树,幸福路、文明路、如意路……这些特色景观和富有“时代感”的街道,让笔者也连连惊叹。站在村里文化大舞台前,诵读着文化墙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代玉建感慨万千。他说:“几年来,我每星期都要去县城一趟,看看焦桐,这是兰考人民的根。”

代玉建只是兰考县基层干部的代表之一,如今,在兰考县广大党员干部中到处都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他们用奋斗践行着不忘初心,用拼搏书写着新时代篇章的生动实践。

“乡村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乡村干部是地基中的钢筋。”这是总书记对兰考农村基层组织寄予的殷殷嘱托、切切希冀。

在兰考县稳定脱贫攻坚战中,兰考县委统战部认为,步入新时代,新乡贤正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乡村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如何凝聚新乡贤力量、发挥新乡贤作用,助推乡村振兴?

开展“乡贤回归”工程,在乡村振兴中找到新定位。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以乡情为纽带,打造新乡贤示范点,建立新乡贤理事会,把乡贤理事会与基层商会相融合,完善1500多人的乡贤数据库,通过表彰“最美乡贤”、“乡贤典范”,颂传古贤、挖掘新贤、培育今贤,对在家乡贤、在外乡贤、舶来乡贤分类,建立新乡贤机制,通过开展“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乡贤助力兰考出彩活动,充分发挥新乡贤在招商引资、光彩事业、建言献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2018年以来,在以乡贤为代表开展的捐钱、捐物、捐劳动力“三捐”活动中,新乡贤共捐赠777.21万元。在兰考,新乡贤的作用发挥得越来越有生命力。

统战工作要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工夫,焦裕禄书记曾经说过:“干部不领,水牛掉井。”那么如何真正激发统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让统战部门成为助推兰考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关键。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在探索基层统战工作新模式中,兰考县委统战部得到了县领导的大力支持,批准遴选了一批学历高、素质强的干部充实到统战工作中,从最初的5人变为现在的28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都配备了统战委员和统战专干,由原来的一潭死水变成了一支富有朝气的队伍。为了有效管理干部队伍,兰考县委统战部在部机关建立了一套新的干部百分制考核体系,成立考核领导小组,明晰考核指标及分值,每月底进行积分汇总排序并进行公示,严格结果运用,作为外出培训学习、评优评先等主要依据。用积分传递信号,让优秀干部不吃亏,让好行为逐渐变成好习惯,形成了健康的“团结、拼搏、创新”部机关文化。

三义寨乡的韩辉是全县唯一一个连续两年负责统战工作的基层女干部,在基层已经摸爬滚打7年的她,回忆起在基层的艰难,却只淡淡的说“没什么”。其实简单的三个字背后,是她早已把克服苦难当成了一种习惯,把拼搏当成了幸福。加入统战干部队伍,她把“高标准做事,严要求完成”当成奋斗的力量。在人居环境改善中,三义寨乡共筹集爱心捐款150余万元,看着145名贫困家庭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韩辉感慨的说:“认真为群众办好事的过程也充满着幸福感。干统战工作,我努力,我奋斗,真幸福。”如今,在兰考乡村到处都可以看到兰考统战干部为稳定脱贫奔小康而忙碌的身影。

“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总书记视察开封、兰考和尉氏时的重要指示,已经成为我们开封市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强大动力。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做到出力、出新、出彩,形成全面多维立体的出彩点,以统战浓彩汇聚开封多彩,以开封多彩为中原出彩增光添彩。”开封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秦保强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总书记一阙《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荡气回肠。

“焦桐”,这棵改变兰考命运的传奇之树,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半个世纪以来,丰碑之光烛照人心。脱贫攻坚中,“焦桐”吹响报晓的号角,唤醒了兰考干群的精神之光,焦裕禄那股亲劲、韧劲、拼劲又回来了,这是共产党人与民心民意的再次重逢!

决战始于脚下,担当在于行动。兰考县统一战线上下同欲,精准发力,攻坚克难,画出了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大同心圆。

春华秋实,沧桑巨变。

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一个个整洁美丽的乡村、一批批现代产业集聚区......行走在兰考大地,呈现的是日新月异、乡村巨变的一幅幅乡村振兴图的美丽花卷。

一曲焦桐传万古,高山流水有知音。这清越之音,将永远回响在人民的心中。

“焦桐”树下,梦想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