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鄂州之探幽鄂史之根

探幽鄂史之根

湖北簡稱“鄂”,一個“鄂”字,不知引發過多少湖北人的綿綿遐想和趣味解讀。而湖北最早以鄂為名的縣治為秦代的鄂縣,也就是現在的鄂州。那麼,此“鄂”與彼“鄂”,到底有何關聯,又有什麼淵源?鄂王城,其實早就在地表上蕩然無存,但其城遺址確是“青山依舊在”。

A

從鄂州城區出發,往黃石大冶金牛鎮方向奔,也就一小時左右車程。待車抵達金牛鎮,對鄂王城城址的所在地,一時判斷不清具體方位,沿途問了幾個路人,才碰到一位鄉民熟悉鄂王城城址的線路,也還能對鄂王城的大致情形說得清楚。


風雲鄂州之探幽鄂史之根

車從主道上下來,往金牛鎮西南方向左右拐了好幾個回合,才進入鄉村小道上。抵達一個黃土坡附近,便看到了一個鄉村氣息十足的村灣,村民養的羊、鴨、雞,三五成群,散養在房前屋後,或在樹林裡,或在水塘邊。

駐足聽,果不其然,這裡就是鄂王城城址的所在地,已經被命名為“鄂王城村”了。此前,當地人將這裡俗稱上鄒村胡彥貴灣。

登上黃土坡,在幾棵松樹下,就看到了一塊體積稍大的石碑。石碑上刻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字樣比較醒目,下面幾行字則是關於由國務院於2001年6月25日公佈、省政府於2015年11月28日立碑的記載。

據說,在1976年,金牛鎮因修建九龍水庫,村民們整體搬遷到幾十米外的胡家壠邊的空地上,就在這裡挖地基建房子。平整地基時,突然發現了一深褐色的金屬柄露在外面,於是,他們將鐵柄下的泥土挖走,竟發現泥土下面居然是一把鐵劍,在這之後2年,又發現了一枚箭頭———鏃。

後來,在1981年國家進行文物普查時,文物專家千里迢迢來這裡探勘,便將這裡確定為東周古城址,並判斷古城址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500米、南北寬400米、周長1530米、佔地為20萬平方米。現存城垣基腳寬約20米、頂寬約10米、殘存最高處4.5米;城垣為土築,是由紅褐色土夯築而成。

他們欣然發現,城外有護城河遺址,說明城垣外有護城河環繞,且與附近的高河港相連。

他們還在城址南部發現了大量的陶片、繩紋板瓦、筒瓦等遺物,還有楚國金幣郢爰和青銅器、鐵器、車馬件、石斧及生活陶器皿等。這些發現,漸漸明晰了這個東周古城址,正是人們尋尋覓覓的鄂王城遺址。

B

鄂王城沉睡於地下,但留給當地人許多莫名的神秘印記。

據年長的村民回憶,鄂王城遺址在當年探勘時,曾發掘出了石牛、石馬,它們和真的牛、馬一般大,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每到麥子收穫之季,到了晚上,當地麥田的麥子卻無緣無故不見蹤影。後有人懷疑說,這麥子可能被石牛、石馬吃了,便有人動手將這石牛、石馬的嘴巴打破,果然從此以後,麥子再也沒有出現原來那種情況了。

這個邪乎的“傳說”,自然沒有發生的可能,卻給沉睡於地下的鄂王城披上了神秘的面紗。

夏商時代,鄂是南方的一個侯國,直接受中央控制和管轄。鄂王城是鄂侯的活動中心和都城,作為古城址,鄂王城始建於夏代,據《春秋》記載:堯裔劉累,夏孔甲時封於此。即夏代就將這裡稱為鄂都,這是鄂縣、鄂城、鄂州以“鄂”冠名的最早源頭。在商代,有古鄂國(即今山西鄉寧縣),是揚越族的一支,即鄂氏族所建,一直沿襲到周夷王之前,也就是在西周初年,鄂國的故地被晉所並,遺族南遷到河南南陽,仍叫鄂國,後因受楚的入侵與威脅,於西周中葉,又南遷到湖北鄂城,其國名仍叫鄂國,它的活動中心就是今天的鄂王城遺址,其範圍涵蓋今鄂東南、湘西北和贛西北等廣大地區,興盛時到達江淮一帶;周夷王七年,這裡屬楚,楚公熊渠中子熊摯紅受封為鄂王之地,時人將這裡俗稱鄂王城。

《史記·楚世家》也記載:公元前879年,楚國國君熊渠封其中子熊摯紅為鄂王,鄂王都城為“鄂”。這“鄂”之城,也就是現今專家考證的鄂王城遺址。據《清·武昌府志》記載,那時鄂王的封地,約有今鄂州市、黃石市及大冶、陽新、咸寧、嘉魚、赤壁、通山、通城等縣、市全境。此後,這裡又成為楚之貴族的封邑。即便是在楚滅鄂後,至少還有60多位楚王在鄂建都。往後,隨楚遷都郢(今荊州)和銅綠山管轄權的變遷,曾經有過燦爛歷史的鄂王城,才黯然遭棄。

再往後,楚被秦滅,即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全國實行郡縣制,以鄂王城為中心的這片區域,就成為秦代的鄂縣縣治了。兩漢400餘年間,這裡仍稱鄂縣。也就是說,從西周中期,到東漢末年,計1100餘年,這裡一直稱“鄂”。直到三國時期,東吳孫權來到鄂縣,取“以武而昌”之義,更名武昌,在這裡築城建都稱帝。

有趣的是,到了中華民國,這裡又更名為鄂城,一直沿襲到新中國成立後數十年。1983年,國務院批准鄂城升格為地級市,這裡便一直以鄂州命名至今,也就從此以“鄂”傳“鄂”了。

C

鄂王城遺址現位於黃石大冶金牛鎮域內,鄂王城遺址所在地系1956年從鄂城劃入大冶,以致鄂城(今鄂州市)從此別離了自己的根脈———鄂王城。

歲月一頁一頁匆匆翻過。眼下,鄂王城穿過2000多個春秋的時光隧道,漸行漸遠。

鄂王城當年為什麼要建在偏遠的金牛鎮?有史料上說,過去這裡北靠長江,東面是一條由南向北的大河,又面對鄂渚(即梁子湖及邊緣水系),由此東進,可直航鄰近的銅綠山,可見其水陸交通便利,特別是水上運輸便捷,譬如,從長江上過來,經梁子湖、高河港,就可以直接進入這裡的護城河,再進入水門,而入鄂王城。有山有水,風物宜人。

鄂王城沉睡於此,鄂王們都已歸於塵土,但璀璨的鄂文化已載入荊楚史冊,關於鄂的前世今生,關於鄂的浩浩湯湯文脈,關於鄂的歲月迴響,關於鄂君啟節的源遠流長,關於鄂縣、鄂城乃至今日鄂州的數千年“鄂”史,這一切,都與鄂王城有著說不盡的不解之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