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特色金融發展:一個超級金融三角,呼之欲出

​隨著國家戰略發展,粵港澳地區的核心引領作用不斷凸顯,一個超級龐大的金融三角已經呼之欲出,前有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深圳的全國金融中心,今後幾年還將進一步廣州金融中心的建設和澳門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那麼,我們又將如何進一步推動珠三角特色金融發展呢?

1彌補金融法律與金融體系差異

第一,借鑑歐盟的“單一通行證”制度。因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特殊性,所以在金融法律監管方面難度比較大,歐盟的做法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了借鑑依據,因為歐盟是由不同的國家結合在一起,不同的國家在金融管理上都有著不同的法律體系,但是歐元作為統一的貨幣,就必須要進行統一化的金融監管方法,為此,歐盟地區採取了“單一通行證”的管理模式,也就是成員國的金融組織可以隨意在其他成員國境內從事跨境金融交易,打造統一化的金融交易系統,創立金融保障機制,設置同一化的監管規範。所以,粵港澳大灣區也可以借鑑歐盟打造統一化的金融監管標準,降低由不同法律體系所帶來的監管難度。

第二,採取聯合監管措施。粵港澳大灣區也可以採取聯合監管的方法,該方法是英國一直在使用,因為英國在脫歐之後,為了能夠加強與歐盟之間的金融融合,就採取了聯合監管的方式。這種監管方式主要是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對跨境金融服務的監管可以依據共同原則來進行,保證金融監管的一致性。二是雙方保證監管透明度,對監管的體系、政策、制度、標準及時的溝通,在溝通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與改進,以便保證監管的統一性。

粵港澳特色金融發展:一個超級金融三角,呼之欲出

英國的這種做法極大地遏制了由於脫歐而帶來的金融不穩定的局面,所以,粵港澳大灣區也可以借鑑英國的做法,採取聯合監管的方式,以推進本地區的金融融合力度。粵港澳大灣區也可以成立粵港澳金融監管實驗區,通過三方的監管部門進行金融統一監管,完善監管的標準與體系,完善三個地區的溝通機制,保證三種貨幣的自由流通,完善三個地區的貨幣制度、匯率制度。

第三,建立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為了能夠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融合進程,粵港澳大灣區必須要建立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建立本地區特色的金融交易平臺,以滿足不同種類金融業務的需要,加快跨境金融服務中心的建立,為跨境金融的建設與發展提供基礎。進一步的完善金融融合過程中的經營與監管機制;另一方面各個地區對不良資產以及非標準資產的跨境交易需要建立專門的交易市場,打造綠色金融通道,同時推進綠色債券的發行,在保險、證券、債券、跨境等金融領域的各個方面都要進行專門化管理,打造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

2 科學構建貨幣及資本自由流動機制

第一,創建全方位金融環境。為保證粵港澳大灣區的貨幣與資本的自由流通,就必須要積極開展全方位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環境建設,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對金融需求日益旺盛,在政策環境上要進一步的改善,當地的管理部門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不斷的出臺有利於金融融合的政策,幫助金融主體有效的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而且在法律環境上,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探索與創新具有特色的金融法律體系,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融合的健康建設與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粵港澳特色金融發展:一個超級金融三角,呼之欲出

同時,積極的幫助本地區的金融企業快速建設與發展,約束本地區金融企業的市場行為,樹立典型,為精化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環境作出突出貢獻。只有通過各種改進,才能為廣東、香港、澳門的金融一體化提供良好的環境,確保廣東,香港,澳門特色金融服務的順利實施。

第二,推進離在岸業務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在建設與發展金融融合的過程中,促進離在岸業務一體化的建設與發展很重要,因為香港是全世界離在岸業務規模最大的市場,離岸資金規模很龐大,所以應該作為重點金融業務進行管理,促進港澳境外金融業務快速、穩定、健康建設與發展。

在支付、結算、整合等方面要進行創新,借鑑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改善與創新,推進QDII2/QDIE的建設,同時粵港澳大灣區也需要加快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為離在岸業務的建設與發展奠定基礎,進一步的提高貿易自由度、項目開發的進程,完善跨境資本的運作機制是建設與發展離在岸業務的必經之路。

粵港澳特色金融發展:一個超級金融三角,呼之欲出

第三,優化本地區跨境交易業務。目前,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基本金融業務已經步入正軌,而且香港的調查結果顯示,人民幣在粵港澳大灣區基本可以滿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為了進一步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推動我國人民幣的發行,倡導全球保護環境,建設與發展健康綠色經濟。廣東,香港與澳門是自由貿易區,對澳門,香港,深圳與廣東的經濟建設與發展非常重要。它還為這些地區的企業建設與發展帶來了機遇。粵港澳大灣區的資金流動與人民幣結算業務規模很大,因此,有必要增強跨境人民幣交易的更新,促進金融機構的合作。

在人民幣的貸款、結算等其他業務上都開展創新的嘗試,隨著“廣東自貿區金改30條”“南沙自貿區金改15條”有效實施,雙向貸款模式已經順利的進行了,因此粵港澳大灣區也可以在這種政策的引導下,積極的對人民幣業務進行創新,在股權併購、跨境資產轉讓、賬戶管理、外債管理、投資管理等各方面進行專門的創新管理,進一步的推進人民幣業務範圍的擴大,讓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業務向著融合方向邁進,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建設與發展,人民幣業務的創新任重而道遠,所以積極地推進人民幣業務改革與創新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粵港澳特色金融發展:一個超級金融三角,呼之欲出

3 加強多局面轉變,更新服務模式

第一,高質量供給體系促進產業升級。由於粵港澳大灣區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消費品產量過剩的原因,導致品質滿足不了供需,服務也存在質量問題的不足,所以,目前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就是為了高質量的供給體系,對於粵港澳地區產業結構的基本情況,還是要積極建設與發展服務業,更快的促進製造業的迅猛建設與發展。加快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粵港澳大灣區要實現產業升級的真正突破,一定要建立新的產業,以現代產業模式為主載,使其成為改革創新的動力。要以粵港澳區域與產業集聚區為主,佈局以合理的集中產業為主要方向。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是十分重要的,加強股權市場建設,進一步改進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

粵港澳特色金融發展:一個超級金融三角,呼之欲出

特別注意的是,平衡好生產與消費之間的關係,通過消費金融的建設與發展,促進生產率的提高與居民收入的增加。粵港澳大灣區與珠三角區域的固有合作根基,可以打破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並能打造全新的服務城市群,合理規劃實現產業融合。加強創新服務,依據城市選擇符合的政策、精準的服務,整合金融服務體系,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多樣性與互補性。

第二,大力建設與發展開放銀行。廣東、香港、澳門與大灣區的開放銀行已形成一定規模,在全國範圍內具有強大影響力。眾多開放銀行機構在大灣區內聚集並有序、高效地開展業務,形成穩定、可靠的運營體系。在此階段,一方面要注重開放銀行體系的穩健、安全、可持續運作;另一方面要充分依託較為成熟的開放銀行服務,助力大灣區實體經濟向共享、開放、創新的方向建設與發展,提升大灣區開放銀行的服務效能。

在後續建設與發展階段,要充分發掘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科技創新資源,鼓勵大灣區開放銀行“走出去”,擴大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影響力。粵港澳大灣區開放銀行可發揮先導建設與發展優勢,帶動區域金融業的創新與國際化建設與發展,在更廣闊、更開放的平臺上積極、主動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與此同時,開發銀行的成立可以為本地區保險證券金融業務提供基本支持,為本地區金融業務多元化提供新助力。

粵港澳特色金融發展:一個超級金融三角,呼之欲出

第三,促進科技金融高度融合。中國的互聯網巨頭(百度、阿里、騰訊)及英美菸草公司已經在深圳設立了他們的總部或分部。金融科技主導的金融業很可能首先在廣東,香港與澳門地區產生。科技金融也是目前我國政府大力倡導與支持的板塊,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必須要響應國家的政策號召,跟隨我國政府的腳步,順應時代建設與發展的趨勢,積極的促進金融技術創新中心的建立,與此同時,廣東、香港、澳門金融技術的建設與發展在數字貨幣研究、監管技術、量化投資平臺、網絡安全、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等方面都表現出了很大的領導地位。

未來,中國的數字貨幣運營商也有可能在深圳落戶。基於自身的產業結構與技術優勢,廣東、香港與澳門與大灣區可以積極利用深圳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與香港金融體系的優勢,以及創新人才的優勢,專注於金融技術創新。金融技術創新中心的建立,將推動區塊鏈,數字貨幣等金融技術領域的開拓性探索,推動金融科技的快速建設與發展。為了能夠更好地穩固與加強大灣區的金融經濟建設,只有團結一致,吸取百家之長才可以越來越好。成功打造跨境的一體化金融新平臺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建設與發展我國目前比較落後的金融企業,在不斷的創新與奮鬥下更好更快地建設與發展金融經濟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