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拍摄的上世纪30年代的天津,民国时期的九国租界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本组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的天津,照片上有日本文字,应该是那时天津租界的日本人拍的。

图为民国时期天津卖铁制品的商铺。

图为民国时期天津卖竹器蒸笼的商铺。

图为民国时期天津卖鸟笼的店铺。

图为民国时期天津的北宁公园。北宁公园建于1931年,坐落在天津北站东北侧,其前身是1906年袁世凯委派周学熙辟建的种植园。

图为民国时期天津日租界的大和公园。1860年至1945年期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协议在中国天津老城东南相继设立的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租借地。

图为晚上的日租界。天津日租界是近代中国5个日租界中最大、也是惟一较繁荣的一个(另外4个是汉口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和重庆日租界)。

图为晚上的日租界。

图为民国时期天津法租界的夜晚。

图为民国时期天津英租界。1860年,英国首先在天津设立租界,最高峰时有9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

图为民国时期天津街头的黄包车。

图为民国时期天津街头的小贩。

图为民国时期天津的有轨电车。

图为民国时期天津白河上的渡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