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導演——吳貽弓

01第四代導演

所謂第四代導演,是泛指在文革前接受了電影教育,文革之後獨立執導的一批電影人。80年代前半期,對電影新觀念的探索與實踐主要是由第四代導演完成的。他們提出中國電影“丟掉戲劇的柺杖”,追求質樸自然的風格和開放式結構,農村漸漸成為他們作品的中心題材,與第三代、第五代導演一起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主要代表人物吳貽弓、吳天明、張暖忻、滕文驥、鄭洞天、謝飛、胡柄榴、丁蔭楠、李前寬、陸小雅、於本正、顏學恕、黃蜀芹、楊延晉、王好為、王君正等。

第四代導演——吳貽弓


02吳貽弓

(—)簡介

吳貽弓,中國著名電影導演。196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中國詩電影代表。曾任上海電影局局長、中共上海市委委員、上海廣播電影電視局藝術總監。

(二)代表作品

1980年《巴山夜雨》吳貽弓,中國著名電影導演。

1982年《城南舊事》

(三)創作特點及評價

吳貽弓的電影實現了一種開放的文化態度,電影文本中體現了廣泛的經典審美經驗,採用一種寫意原則,多有一種古典詩詞意境以及對於中國傳統山水繪畫和戲曲藝術的借鑑運用,還使用了遊的原則、陰陽美學原則和以一當十原則。

在整體上表現了民族精神底蘊與民族風格,即中國知識分子的“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中庸之道”哲學愈識和對於傳統文化精神的傍依和追究。同時,吸收借鑑外來藝術,對紀實美學的合理運用、影像美學的有限採用以及對類型電影的多方努力,使電影建立起了一種現代感,具有某種程度的先鋒傾向。

第四代導演——吳貽弓


03代表作品——《城南舊事》

(一)基本信息

本片是根據臺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成名作《城南舊事》改編拍攝而成的,由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吳貽弓執導。

(二)故事梗概

影片通過小女孩英子在舊北京的所見所聞,即瘋女人秀貞的痛苦;妞兒被虐待;小偷的悶鬱;以及宋媽一家的貧困和骨肉分離等悲慘遭遇,真實地反映了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中國社會中北平城市貧民的生活、農民的破產、被捕大學生、英子父親周圍聚集的青年、進步知識分子的鬥爭。

影片的思想意蘊較深,它通過人物形象和事件自然地流露出來,它透過英子的一雙眼睛,這扇窗戶,真實地看到舊社會對勞動人民的吞噬,又表現了勞動人民的善良以及正義與邪惡的殊死搏鬥。

(三)影片分析

導演通過縝密構思、精心組織,成功地實現了內容、形式、所有表現手段和各種藝術部門的高度統一。導演首先抓到了這部作品統一貫穿的內核——“離愁”,由此確定了全片藝術形態的規範性。

1.影片呈現方式上來看

以小主人公英子的眼睛來決定內容的取捨、到以英子的心理來安排鏡頭的角度;從環境、音響、節奏的多次重複造成“歲月流逝感”,到嚴謹、冷靜的鏡頭組接藝術風格達到“往事追憶感”;從以青灰土黃為色彩基調的造型到由《驪歌》的單一旋律變奏發展的音樂構思。採用多種樣式、周密佈局,使影片的全部藝術表現協調而有神韻。

導演以“淡淡的哀愁、沉沉的思索”作為影片的基調。“哀愁”不是傷感,而是朦朧的,“思索”就是影片中英子對生活探索認識的過程。它體現了原小說作者對故土的強烈思念,對故土的風俗、人情,對童年生活,對歷史變遷有深沉的回顧與懷念。

例如:影片抓住了原作的核心——“離別”。用攝影機描述主人公與周圍的人們一個個相識交友,然後又一個個離別分手。離別的情緒貫穿影片的始終。雨夜送別一個場面,讓火車煙囪冒出的白煙吞沒了整個大遠景的畫面,十分含蓄。英子告別小偷後,小偷的近景一下子拉成大遠景。影片結尾,英子伏在馬車上漸漸遠去的疊印鏡頭,都渲染了離別的哀愁。

2.影片主題上來看

影片的主題思想忠於原作,它具有濃厚的民族氣息和時代特色,同時對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達到細膩、逼真。

影片突出地表現了主人公小英子的天真、美好、單純。全片絕大部分鏡頭是小英子的主觀鏡頭,用小英子的低視角拍攝。凡是英子眼睛裡看到的都拍下來,看不到的東西不拍,然後讓英子按照她自己對人世的理解程度提出問題,使她發現周圍所發生的事件與自身生活的不協調。

最後,朦朧地感覺到社會的不合理現象,使影片的主題深化,並顯得豐實、厚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