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無法忘記的童年,都刻畫在記憶深處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說,是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瑤、張豐毅等主演,於1983年上映的電影。

影片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獎。

影片透過一個小女孩的目光,展示出了二十世紀初期的北京城,帶觀眾重溫了那個年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影片通過三段並無關係的故事,串聯成了小女孩對老北京城的記憶,帶我們看到了歷史上的老北京城。

《城南舊事》:無法忘記的童年,都刻畫在記憶深處

英子

《城南舊事》作家林海音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了在老北京生活的過往,也是林海音對自己童年往事的回憶。林海音從英子童年天真的角度展現出城南舊事,讓小女孩在不斷的離別中漸漸長大。

《城南舊事》就像一首散文詩一樣,充滿著詩情畫意,同時也充滿了淡淡的憂傷。影片中有許多人都離開了英子,包括秀真、妞兒慘死在火車輪下,厚嘴唇的年輕人被警察抓走,宋媽回老家、父親離開,這些人都與英子離別,慢慢的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童年。

敘事風格:散文化敘事風格,用三段故事串聯成整個影片

日常的電影採用戲劇性敘事,擁有強烈的、凝結成意志和行動的內心活動,通過行為與語言,為觀眾展現出主要人物的內心與情感。講述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如何層層積累,直至爆發並最終化解。

《城南舊事》採用了散文化敘事風格,排除了一般電影注重戲劇張力和矛盾衝突,選擇淡化情節、弱化衝突、甚至是生活化流程的細微記錄來作為電影拍攝的主要手法,它將

戲劇張力轉為心理張力,抒寫了維美而淡雅的故事。

影片中的駱駝、鈴鐺聲、下課鈴、鐘聲始貫穿其間,這些聲音代表了英子不同時期的不同生活情境,也是時光流逝的暗喻。

《城南舊事》:無法忘記的童年,都刻畫在記憶深處

英子與妮兒

此外,還有象徵著緊固的城牆與窗戶等意象反覆出現,矮矮的牆面阻擋了秀真,英子家養雞的小屋阻擋了兒童與成人世界,在這裡英子與妮兒度過了歡樂、美好的時光,這是一個獨屬英子童真快樂的小天地。

敘事策略:沒有強化悲傷、也沒有刻意煽情離別,只有淡淡的呈現

《城南舊事》的死亡與離別不斷推進的,從最開始英子與林媽一起去買菜,在菜市場看到押解搶劫犯去行刑的場景,英子懵懵懂懂的看著眼前的一切,不清楚他們為何如此高興。

接下來是秀真與妮兒慘死於火車輪下,秀真與妮兒在英子的幫助下相認,秀真立刻帶著妮兒離開老北京城,逃離這個禁錮著秀真的地方,可還沒過多久,就死在了火車輪下。

《城南舊事》:無法忘記的童年,都刻畫在記憶深處

宋媽的丈夫來北京找她,告訴她兒子在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賣給了別人,英子得知此事後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

最後,英子面臨了最直接的死亡——父親因肺病去世,淡淡的離別籠罩著英子童年故事的末段,讓英子的童年回憶也逐漸變得更遙遠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就像影片多次出現的背景音樂《送別》一樣,英子從最初的懵懂到後面逐漸長大,也慢慢懂得了離別的意義。影片無數次在離別,其中的悲傷與傷感,從英子天真的視覺來看,彷彿化解了離別帶來的悲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