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导演——吴贻弓

01第四代导演

所谓第四代导演,是泛指在文革前接受了电影教育,文革之后独立执导的一批电影人。80年代前半期,对电影新观念的探索与实践主要是由第四代导演完成的。他们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主要代表人物吴贻弓、吴天明、张暖忻、滕文骥、郑洞天、谢飞、胡柄榴、丁荫楠、李前宽、陆小雅、于本正、颜学恕、黄蜀芹、杨延晋、王好为、王君正等。

第四代导演——吴贻弓


02吴贻弓

(—)简介

吴贻弓,中国著名电影导演。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中国诗电影代表。曾任上海电影局局长、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

(二)代表作品

1980年《巴山夜雨》吴贻弓,中国著名电影导演。

1982年《城南旧事》

(三)创作特点及评价

吴贻弓的电影实现了一种开放的文化态度,电影文本中体现了广泛的经典审美经验,采用一种写意原则,多有一种古典诗词意境以及对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和戏曲艺术的借鉴运用,还使用了游的原则、阴阳美学原则和以一当十原则。

在整体上表现了民族精神底蕴与民族风格,即中国知识分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中庸之道”哲学愈识和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傍依和追究。同时,吸收借鉴外来艺术,对纪实美学的合理运用、影像美学的有限采用以及对类型电影的多方努力,使电影建立起了一种现代感,具有某种程度的先锋倾向。

第四代导演——吴贻弓


03代表作品——《城南旧事》

(一)基本信息

本片是根据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成名作《城南旧事》改编拍摄而成的,由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吴贻弓执导。

(二)故事梗概

影片通过小女孩英子在旧北京的所见所闻,即疯女人秀贞的痛苦;妞儿被虐待;小偷的闷郁;以及宋妈一家的贫困和骨肉分离等悲惨遭遇,真实地反映了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中国社会中北平城市贫民的生活、农民的破产、被捕大学生、英子父亲周围聚集的青年、进步知识分子的斗争。

影片的思想意蕴较深,它通过人物形象和事件自然地流露出来,它透过英子的一双眼睛,这扇窗户,真实地看到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吞噬,又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善良以及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

(三)影片分析

导演通过缜密构思、精心组织,成功地实现了内容、形式、所有表现手段和各种艺术部门的高度统一。导演首先抓到了这部作品统一贯穿的内核——“离愁”,由此确定了全片艺术形态的规范性。

1.影片呈现方式上来看

以小主人公英子的眼睛来决定内容的取舍、到以英子的心理来安排镜头的角度;从环境、音响、节奏的多次重复造成“岁月流逝感”,到严谨、冷静的镜头组接艺术风格达到“往事追忆感”;从以青灰土黄为色彩基调的造型到由《骊歌》的单一旋律变奏发展的音乐构思。采用多种样式、周密布局,使影片的全部艺术表现协调而有神韵。

导演以“淡淡的哀愁、沉沉的思索”作为影片的基调。“哀愁”不是伤感,而是朦胧的,“思索”就是影片中英子对生活探索认识的过程。它体现了原小说作者对故土的强烈思念,对故土的风俗、人情,对童年生活,对历史变迁有深沉的回顾与怀念。

例如:影片抓住了原作的核心——“离别”。用摄影机描述主人公与周围的人们一个个相识交友,然后又一个个离别分手。离别的情绪贯穿影片的始终。雨夜送别一个场面,让火车烟囱冒出的白烟吞没了整个大远景的画面,十分含蓄。英子告别小偷后,小偷的近景一下子拉成大远景。影片结尾,英子伏在马车上渐渐远去的叠印镜头,都渲染了离别的哀愁。

2.影片主题上来看

影片的主题思想忠于原作,它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和时代特色,同时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达到细腻、逼真。

影片突出地表现了主人公小英子的天真、美好、单纯。全片绝大部分镜头是小英子的主观镜头,用小英子的低视角拍摄。凡是英子眼睛里看到的都拍下来,看不到的东西不拍,然后让英子按照她自己对人世的理解程度提出问题,使她发现周围所发生的事件与自身生活的不协调。

最后,朦胧地感觉到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使影片的主题深化,并显得丰实、厚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