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多人不賺錢?他依然能畝賺1萬!養了十幾年河蟹的他,有話要說

最近幾年,各地水產養殖業發展的速度很快,很多新的品種養殖熱度不斷升高,也有像河蟹這樣的品種,在更廣的範圍不斷擴大。作為全國養河蟹最集中的地區,江蘇人養河蟹是最有名氣的,但也不代表所有地方人都會養河蟹,依然還有一些屬於新興的河蟹養殖區域。十月底,水產養殖網“河蟹中國行”活動來到了連雲港的灌南縣,聽說這裡有一位養河蟹的牛人宋成伍,不僅自己養的好,這幾年每年都賺錢,而且還帶動了周邊不少人跟著養河蟹,他們的“碩項湖”牌河蟹不僅在當地成為很多人的富民產業,還成為不少專賣店、大型超市的暢銷貨。

在整個蘇北,連雲港的灌南縣這幾年在現代農業方面逐漸搞的有聲有色了,該縣通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扶持在外能人返鄉創業、實施產業項目精準扶貧等方式有效增進了富民增收。在水產養殖方面,主要是河蟹養殖和稻田綜合種養模式發展的比較快,全縣3萬多畝的養殖面積,今年河蟹面積就達到了1萬多畝,其中在碩項湖一帶就佔了很多的河蟹養殖面積,這幾年當地河蟹養殖面積之所以不斷增加,一方面是因為宋成伍的“帶頭人”效應比較明顯,很多人跟著他養起了河蟹,另一方面這兩年當地稻田養龍蝦的面積增加的很多,但不少人對龍蝦養殖技術掌握不到位,效益情況不太理想,在2019年不少之前養龍蝦的人轉養了河蟹。


今年很多人不賺錢?他依然能畝賺1萬!養了十幾年河蟹的他,有話要說

宋成伍老闆的蟹塘

今年各地河蟹產量總體上是不錯的,因此帶來的問題就是價格總體上比往年低迷,今年灌南那裡養河蟹的人多了,很多人也同樣遇到了“豐產不豐收”尷尬局面。在碩項湖一帶,很多養殖戶的日子今年就不太好過,利潤理想的養殖戶比例不高,但宋成伍告訴我們,在今年這個行情確實不太好的情況下,他每畝依然能有1萬元的純利潤。事實上按照今年的行情,放眼全國,每畝平均能賺1萬元的養殖戶,比例還是比較低的,估計也就是在一成左右罷了,在稱不上主養區的灌南縣,宋成伍老闆有這樣的效益,也確實讓很多人感覺驚奇。通過跟宋老闆兩三個小時的交流,我們才發現,他這樣的養殖戶不賺錢、不賺大錢,那真是沒地方說理去了。

捨得投入,今年每畝成本1萬元左右

宋成伍老闆捨得砸錢養河蟹,在當地是出了名的。宋老闆不僅會養河蟹,還會培育蟹苗,這幾年他不惜高價錢購進大規格母本育苗,並且全程投餵高價格的蟹苗料,“每個人喂的東西不一樣,以前我在這方面也不太重視,有一年試了一下,效果很明顯,後來就全部這樣操作了”。培育出來的蟹苗基本都是自用了,宋老闆目前有六百多畝的蟹塘,他專門用20畝塘培育蟹苗,“蟹苗主要就是自己用,這麼高的成本培育出來的蟹苗,周邊的養殖戶不太接受,而且不少人買蟹苗喜歡賒賬,所以現在都是估計一下大概要放多少苗,就培育多少的蟹苗”。

在動保和飼料等投入品的選擇上,宋老闆也儘量選擇口碑好的企業,“現在這邊搞水產養殖的多了,飼料品牌很多,漁藥品牌也很多,價格有高有低,使用效果有好有差。這幾年用下來,現在飼料就選擇了世昌河蟹料,再加上他們國昌生物的產品,用下來效果很不錯,最主要的是質量穩定”。在飼料和動保產品的選擇上,宋老闆始終認為一分價錢一分貨,“今年我的畝成本大概在1萬塊左右,比周圍所有人都要高。現在市面上賣的東西,價格越是便宜,又肯讓養殖戶大量賒賬的產品,我個人是不敢用的。有些產品用了沒有效果,一茬養下來等於白忙活,有些產品價格看起來便宜,但是含量不高,想要起到好的效果要加量使用,綜合起來的成本並不便宜”。

今年很多人不賺錢?他依然能畝賺1萬!養了十幾年河蟹的他,有話要說

灌南河蟹養殖大戶宋成伍(右二)為世昌飼料點贊

善於學習,每年至少出去學習幾趟

現在國內池塘養河蟹的地方,有的養殖戶喜歡環溝,有的人喜歡平底。宋老闆的塘口全部是採用平底,儘管推平底塘的成本要高一些,但是他認為平底的好處很多,所以寧願多花錢也要走平底塘模式,“之前也用環溝養,但是問題不少,後來就學了別人用平底塘,實驗對比的效果很好,現在全部推成平底。環溝最大的好處就是夏天高溫的時候,環溝水深,那是河蟹乘涼的好地方。但環溝最大的壞處就是容易應激,河蟹從環溝爬過來爬過去的時候,水溫差別大帶來的應激會有很多問題,平底塘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碰上高溫的時候,平底塘模式如何順利度夏?宋老闆首選的方法就是種好水草,然後再適當增加水位,“只要水草長得好,溫度高點都沒事,前期種草中期保草的工作一定要做好,今年我的蟹塘到了賣蟹的時候,還能有很多水草,這樣的蟹塘基本畝產都在400-450斤的範圍”。

今年很多人不賺錢?他依然能畝賺1萬!養了十幾年河蟹的他,有話要說

一個養殖戶之所能不斷進步,學習是必須的,以前是十年二十年一變化,後來是三五年一變化,現在誇張點可能一年一變化,養殖環境在變化,市場也在變化,養殖技術也是不斷地更新。這幾年養河蟹年年賺錢的宋成伍,保持每年出去學習兩三次的頻率,“現在信息發達了,可以認識很多地方的高手,平時就有經常的交流,不忙的時候還會專門出去學習。其實河蟹養殖技術大體上已經很成熟,主要是出去學習一下人家的細節管理,有些小妙招看起來不起眼,用起來非常實用的。以前也是用環溝養蟹,後來到外邊交流學習,回來又重新開平底塘,養殖的效果很好”。

螺螄在河蟹養殖中的作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重視了,合理地投放一定量的螺螄,一方面能起到淨化水質,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增加水體溶氧的效果;另一方面螺螄還是河蟹非常喜歡的鮮活餌料,在生長過程中能源源不斷地提供富含活性蛋白和多種活性物質的天然餌料,在促進生長和提升規格方面的作用很大;螺螄很多時候以蟹塘底部的腐殖質及過剩的有機物為食,有足夠數量螺螄攝食的話,水體中的汙染源會減少,降低塘底變壞的速度,氨氮、亞硝酸鹽也會在一定程度得以控制。


今年很多人不賺錢?他依然能畝賺1萬!養了十幾年河蟹的他,有話要說

一隻身手矯捷的大閘蟹已經爬上了增氧機的遮雨棚

在螺螄投放方面,宋老闆也有自己的思路。不少地方河蟹養殖戶選擇清明前投放螺螄,“以前質量好的螺螄多,因為螺螄資源多,不愁買不到好的螺螄,但是現在捕撈的多了,螺螄的資源在減少,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禁止捕撈螺螄,導致螺螄的價格上漲了”。宋老闆表示,螺螄價格上漲之後,各種雜七雜八來源的螺螄都上來了,有的螺螄是不乾淨的水域撈上來的,肥滿度不夠,有的可能還帶有細菌、帶有青苔,這都會直接影響河蟹養殖,“有的螺螄帶很多青苔,這樣的螺螄放的越多越壞事,有的螺螄帶的青苔不多,養殖戶認為沒什麼大事,實際上也不好,聚少成多的青苔,一樣會壞事。我現在都不早早地放螺螄,錯過那個季節,螺螄上不會有青苔,放進去就不會有這方面的顧慮”。據宋老闆介紹,很多人認為清明節前後螺螄最肥、也帶仔最多,實際上螺螄的繁殖時間很長,清明過後的好幾個月螺螄也都是帶仔的,放幾百斤下去,一樣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精耕細作,放棄“遙控式”養殖後,他年年賺錢

宋成伍老闆今年50多歲,最早他是從事水產品經營的,幹了十幾年,他開始一邊做生意一邊承包水面搞養殖,“以前不懂技術,一邊做水產品生意,一邊學習技術搞養殖。以前做生意渠道多,競爭也沒現在那麼激烈,做生意還是反正不會虧本。但後來搞起了養殖,很難賺錢,剛開始養兩百多畝的螃蟹,每年都虧本,有時候做生意賺的,還填補不了蟹塘的虧空”。這幾年宋老闆把精力逐漸往河蟹養殖上轉了,以前是什麼水產品生意都做,本地收了拉到外地去賣賺差價,後來生意越來越透明瞭,不太好做了。蟹塘這邊經營情況比較一般,於是就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河蟹養殖上了,很快搞養殖也越來越賺錢了。“以前蟹塘管理基本上靠遙控指揮,偶爾到塘口看看,有事情就安排工人去做,養了幾年總是不賺錢,於是就找原因,發現這種遙控管理不行,有時候打電話讓工人去消毒,結果工人撒瞭解毒藥,像這樣的情況還有不少,錢沒少花,就是不見效益”。


今年很多人不賺錢?他依然能畝賺1萬!養了十幾年河蟹的他,有話要說

蟹塘工人在投餵餌料

自從宋老闆每天吃住在塘口之後,塘口管理的方方面面全部抓起來,現場指揮工人幹活,有時候忙不過來就自己直接上手,“簡單的事情教給工人做一下就行了,有的太細的工作還是要自己去做,工人稍微把握不好分寸,就有可能達不到想要的效果”。搞養殖就是實打實的工作,該乾的活一點都不能少幹,該喂的料也絕對不要少喂,該調水調水,該消毒消毒,每天的塘口管理經常都是重複的,看起來很枯燥乏味,人也很辛苦,碰上高溫多雨的天氣,更是要加強塘口巡查。宋老闆不僅自己是個養殖能手,同樣把工人也訓練的很好,“有的養殖戶面積也很大,就必須請工人,但是工人管理不好的話,工作效率不高。我們有專門搞養殖的工人,大閘蟹上市之後,我們又會有專門扎蟹和打包的工人,分工很明確,工作效率很高”。


今年很多人不賺錢?他依然能畝賺1萬!養了十幾年河蟹的他,有話要說

高峰期一個好的扎蟹工月工資一兩萬元

今年宋老闆在附近很近的地方又開了一個幾個蟹塘,但自己培育的蟹苗不夠用了,就到揚州一帶進了點普通的蟹苗,“按斤稱的蟹苗,一斤二三十塊錢,就是那種很普通的蟹苗,我和周圍一個朋友一起拿的同樣的蟹苗,但長出來的蟹規格差別很大”。在宋老闆的那幾個蟹塘,我們同樣看到了很多大規格的螃蟹,儘管規格和他主基地的總體上有差距,而且大大小小的很不均勻,“但和我朋友的蟹塘相比,同樣一批蟹苗,他那個蟹塘裡超過3公2母的很少,應該還是在管理投餵上有差距,螃蟹和小孩一樣,喂的好不好,可以說就決定了長的好不好,長的快不快。平時吃的都是優質的餌料,這樣的蟹不僅長的壯,而且不容易出問題,就像我那個沒有水草的蟹塘,為什麼還能有300斤以上的產量?就是這個道理”。宋老闆認為,新開的幾個蟹塘裡,螃蟹規格大大小小的,很不齊整,這就是很多普通蟹苗的問題,“今年到後期了,自己的蟹苗都放下去了,就到外面拉了點蟹苗放一下,即便是普通的蟹苗,好好管理也能養出不錯的螃蟹”。

每天上午捕撈上來的河蟹,扎蟹打包之後,下午就會有各地的採購商專門開車過來提貨,有的是進品牌專賣店,有的是進大型的超市,“我們的大閘蟹養的好,賣的價格也比別人要高,今年價格比往年便宜,平均每斤要便宜十幾二十多塊錢,但4兩的公蟹低於一斤55元的話,也就不賣了”。宋老闆的大閘蟹價格看起來比別人貴很多,但養殖等方面的成本就比別人明顯要高,而且蟹的質量確實很好,“這幾年大閘蟹主要是供應給專賣店和超市裡,現在碩項湖大閘蟹的名氣慢慢大了,不少人也到塘口來零買一些自己吃或者送人”。

自己的大閘蟹自己定價,一年只有一張價格表

一般來說,農副產品既然在市場上流通,價格就是變化的,水產品的價格變化相對更大,而大閘蟹這樣的特種水產品,基本上就是一天一個價格,甚至在一天的交易時間裡,大閘蟹的價格都會變動好幾次。價格頻繁變化、忽高忽低,不僅養殖戶很難把握,很多時候就連做生意的老闆都無法精準把握,只能說跟著市場的大行情走。價格跟著市場走,這是市場經濟的自然規律,貨多就便宜點,貨少就貴點,這個規律在宋成伍老闆看來,只是針對普通大閘蟹來說的,“每年要賣大閘蟹的時候,計算一下養殖的綜合成本,結合今年大的市場價格環境,自己就出一張價格單”。


今年很多人不賺錢?他依然能畝賺1萬!養了十幾年河蟹的他,有話要說

宋成伍老闆的大閘蟹價格表,一張表管一年

雖然說是自己出價格,但宋老闆也不是亂出價格,一方面要考慮自己的成本和利潤,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採購商的進貨成本,“如果大閘蟹價格普遍比較高,那我的價格也自然會高一些;像今年大閘蟹價格普遍不太好,我的價格也會相應降一些,儘量讓買賣雙方都能接受,但總體來說,不管別人的價格怎麼樣,反正我的大閘蟹價格肯定會比別人的要高,目前市場上的精品貨價格,也沒有我的價格高,我的蟹就是精品中的精品,質量決定價格。我的價格一旦出了,就不會有變化,從上市到下市,不管市場價格怎麼變,我的大閘蟹就一直是這個價格”。

今年很多人不賺錢?他依然能畝賺1萬!養了十幾年河蟹的他,有話要說

宋老闆的大閘蟹質量非常好,不是一年兩年的,前幾年他就帶著自己養出來的大閘蟹,“南下”到陽澄湖等地,和當地的大閘蟹進行PK,擊敗了不少選手。這幾年水產品的質量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而作為一個特殊的水產品,大閘蟹的質量對於價格的影響就更大了,大閘蟹的質量不僅僅說規格大小,而且要看蟹黃蟹膏蟹肉等口感因素,對大閘蟹有研究的人甚至還有更多的標準。最近幾年,宋老闆也一直把大閘蟹的質量抓的非常緊,“現在技術越來越成熟了,我也捨得投入,無論是產量和質量都是很好的,今年一畝塘放了1500只以上的蟹苗,產量有400斤以上,同樣養出來很多大規格的蟹,平均都是3母4~5公的,最大的有5母6公的規格,極少看到低於2母3公的”。

在我們一般人的眼裡,想養大規格的蟹,蟹苗投放密度一般最好控制在1000只以內,之所以能在如此高密度的情況下,產量遠高於周邊的養殖戶,規格也比一般的養殖戶大很多,宋老闆認為最主要的還是“喂的好”,蟹苗階段用好的蟹料,進入成蟹養殖階段,用凍魚和世昌的膨化蟹料輪流投餵,還經常拌料喂一些國昌生物調理腸道的產品,再加上後來投放的螺螄,以及蟹塘裡的水草,河蟹能吃的餌料又多又好,“今年有個蟹塘一棵水草都沒有,我估計產量也有300斤以上,一方面是因為喂的很好,另一方面今年高溫沒那麼厲害。明年的產量還想再往上提50斤,到時候還想請世昌公司幫我代加工一些飼料,在他們配方的基礎上,再幫我加一些保健類的東西,這樣的效果應該會比拌料喂更好點,明年先試試看看”。

寫在最後

在宋老闆看來,作為一個大閘蟹養殖戶,首先是要養出好的蟹,其次要有好的銷售渠道,這樣才能讓自己的養殖效益最大化,“現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人養蟹,尤其像今年那麼多蟹,價格比往年明顯便宜,在這個時候質量就顯得更加重要了。普通蟹到處都是,賣都賣不掉,就連所謂的精品蟹質量也就那樣,只有像我這樣精品中的精品蟹,才能不愁銷路”。要想養出精品中的精品,除了技術、管理,最關鍵的是要選好飼料、調好水,這就要捨得投入,選擇世昌飼料、國昌生物這類大品牌、一流企業合作,只有它們才能真正提供品質優、性能穩、服務好的一流產品。據我所知,世昌飼料、國昌生物近幾年在特水產品開發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下了很大投入,飼料、動保產品全面、配套,在華東等河蟹主養區域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這一次拜訪宋老闆的時候,正好是大閘蟹銷售的旺季,整個過程中兩三個小時,宋老闆時不時地就要接各種各樣的電話,“這陣子確實太忙了,等閒了一點的時候,歡迎你們再來,也可以多聯繫點外地的養殖戶朋友,一起過來互相學習交流,有機會也幫我聯繫更多的採購商,明年把塘口再好好規劃規劃,產量再往上增加一些,到時候爭取把更多的好螃蟹賣到更多的地方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