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资管日报」浙系房企涉诉牵4.5亿信托暴雷

聚力文化1.2亿元涉借款违约,遭渤海信托起诉

11月6日,资本邦讯,浙江聚力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力文化”)发布了关于涉及诉讼的公告。公告显示,近日收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寄来的(2019)冀01民初986号《应诉通知书》、(2019)冀01民初986号《举证通知书》和《民事起诉状》。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向石家庄中院起诉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石家庄中院已于2019年10月23日立案。

浙系房企涉诉牵4.5亿信托暴雷

11月4日,曾号称“浙系新锐黑马房企”的新光圆成对外公告一则重大诉讼案,在当前国家对房地产与金融严厉监管的紧张气氛下,该诉讼案内容让地产资本圈人士倒吸了一口凉气。从公告看,10月16日,华融证券作为原告将义乌世茂、新光圆成、新光建材城、周晓光、虞云新成告上浙江金华中级法院,涉诉金额近5亿元。

三季度房地产信托发行规模下降近三成

受监管政策收紧影响,相关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投向房地产类的信托业务发行和成立规模均环比出现锐减。云南信托研究部近期发布的研报指出,从发行规模看,2019年第三季度,信托业发行的集合信托计划规模达5971.71亿元,发行规模环比下降742.35亿元,降幅11.06%。其中,第三季度环比下降规模最大的为投向房地产类的信托业务。从发行规模看,今年第三季度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2079.70亿元,环比下降827.35亿元,降幅28.46%。

地产信托规模4个月下降逾60%,信托公司转型“箭在弦上”

房地产信托“大势已去”似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报记者梳理6至10月数据发现,4个月以来,地产信托规模连续下降,降幅已逾60%。7月份以来,在地产业务方面,信托公司受到窗口指导、余额管控、定期报备等一系列“接力式”监管。信托业内人士认为,严监管下,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对于信托来说,转型更是“箭在弦上”;而转型进程能否加速,取决于是否还有充足的业务转型空间。

浙江证监局再出手:6家私募收“罚单”

监管层对私募基金的监管继续保持“高压”态势。10月12日~10月28日短短17天内,浙江证监局陆续对21家私募下发了监管函。而在11月5日,浙江证监局再度对6家私募下发了监管函。股权穿透后可以发现,温诺房地产有限公司旗下的4家私募中,部分基金因存在分期滚动发行、期限错配、脱标分离定价等情形而被证监局责令改正。上述4家私募都是通过信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而信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中信证券、中国金谷国际信托以及战略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

梳理渠道保收益 百亿量化私募封盘控规模

私募产品发行市场冰火两重天,有私募困顿于产品难发,也有私募主动封盘控制规模。近期,幻方量化发布公告称,幻方量化于10月31日起暂停所有产品的认/申购及追加,产品赎回不受影响。对于“封盘”原因,幻方量化称是由于公司今年以来募集规模增长较快,超过了设定的规模增速限制。虽然策略容量依然未满,但出于对投资者负责的考虑,选择阶段性控制规模。未来会根据策略开发,以及市场情况来规划下一阶段的产品募集计划。

资管转型提速 兴业银行财富管理优势再上台阶

作为第三家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兴业银行全资理财子公司——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兴银理财定位于未来兴业银行理财产品中心,在产品线布局上,紧扣客户需求及市场导向,针对不同客户类型,积极构建品类齐全、属性明确、风险明晰、符合需求的理财产品线,覆盖全市场投向、涵盖主流投资策略,通过与母行的协同联动,推动集团整体财富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券商10月业绩滑坡,中信证券仍月赚27亿!

券商10月业绩出炉!截至11月6日晚间22:00,共有30家上市券商发布10月份财务简报。经梳理后发现,在三季报表现亮眼后,上市券商10月业绩出现“滑坡”现象。不过,头部券商仍实现了营收、净利双丰收。就今年前十个月的业绩而言,上市券商今年年初以来业绩增长相当可观。机构人士称,在国内资本市场改革全面深化背景下,券商能充分享受改革所释放的红利,看好券商全年业绩增长,同时,券商板块仍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