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坐不住”?注意這3點,別讓你的好心破壞孩子專注力

在討論專注力的時候,有位媽媽說出了一直困擾她的問題:"我家剛剛學會爬之後,就感覺越來越好動了,想著讓他爬也沒關係,最讓我覺得難受的是,連喂他吃飯都一直動來動去,吃了幾口就爬走了,每次吃飯都要花費一個小時以上,是我教育出了什麼問題嗎?還是寶寶是多動症?他的專注力那麼差,會不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發展?"

其實這種情況很多媽媽也給我反映過,給孩子讀繪本,專心聽了幾秒就鬧著要去做別的事情了,每次都要花費九牛二虎之力。

還有一位媽媽說,她最煩就是陪孩子寫作業,每次寫作業就跟打仗一樣,一開始寫作業還不到十分鐘就要去廁所,一去就去半個小時,然後又說渴了,去喝水,要不就找不到鉛筆了,好不容易坐下來了又開始碰碰這碰碰那,開始發呆,磨磨蹭蹭好半天了一個作業也沒寫完。

孩子坐不住這個問題讓不少父母都很焦慮,老師也不喜歡在上課亂動的孩子。相比其他同齡人,平時會乖乖坐著吃飯,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也不會印象,直到做完自己手頭是上的事情才去玩耍,這種高度的專注力讓許多家長都十分羨慕。像這樣的情況,作為家長該怎麼辦呢?

孩子總是“坐不住”?注意這3點,別讓你的好心破壞孩子專注力

為什麼孩子老是"坐不住"?其實很正常

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人的注意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注意力缺陷,常常是許多學習差學生的共同特點。孩子如果做事沒有專注力,那麼就像火箭沒有前進軌道到處亂飛。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被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吸引而無法專注手頭上的事情就是不專注力。

據統計分析,對於1-4歲的孩子來說,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力不足才是正常的。小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一會去看電視,一會在玩玩具,這樣的狀態教隨意注意,在家長眼中看著一點都專注,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恰好相反,這樣的狀態對孩子在探索新奇的東西的時候是非常有必要的。

與之相反的是,是有意注意,是指需要意志力去專注去觀察的狀態,也就我們平常說的專注力。但是年齡尚小的孩子發展這種專注力是比較緩慢的,主要是與孩子的大腦水平發育有關。

孩子總是“坐不住”?注意這3點,別讓你的好心破壞孩子專注力

一般來說,專注力是與孩子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密切相關的。專注力的發育是我們的大腦中,主要負責理性、反思、自我調節的功能區叫額葉。

比如我們都有不想上班的願望,但我們依然服從上班的規則,這就是額葉在發揮作用。但是要待孩子大概要到 25 歲左右,額葉才會發育完全。

在這之前,額葉揮發的作用大多數情況下還不能和人的本能抗衡。作為家長的我們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要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不要操之過急,必須要利用安全科學的正確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這裡,有家長會問,孩子的專注力和大腦有關,為什麼比起其他孩子我們家的孩子就不能專注啊?其實,在孩子成長髮育的過程中,孩子的專注能力與他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許多家長在抱怨孩子為什麼不能專心點的時候,其實在無意中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總是“坐不住”?注意這3點,別讓你的好心破壞孩子專注力

當孩子的專注力不如同齡小朋友,父母需要注意這3點,別讓你的好心破壞孩子專注力!

  • 父母的"耐心教導",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由於孩子經驗不足,看起來笨手笨腳的樣子,即使孩子想自己做也會被父母插手"教導"。

其實有時候,我們表面上是想幫助孩子,去教導孩子,實際上有些父母是看著孩子不熟練的樣子就著急不耐煩了,沒有耐心等孩子慢吞吞地做完,所以就會插手孩子的手頭上做的事情。這樣的指導其實是一種干擾行為,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父母的強行插入其實正在破壞孩子的思路,造成孩子分心。雖然孩子還小,但是孩子心理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需要的是時間。

孩子總是“坐不住”?注意這3點,別讓你的好心破壞孩子專注力

  • 父母鼓勵孩子"一心二用",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有些爸爸媽媽,為了讓孩子得到全方面的培養,教育孩子時更有效率,會採用"一心二用"的做法,往往就是會讓孩子一邊做一件事,一邊又做一件事。比如,會在孩子玩玩具的時候給他聽英文歌,父母是想在孩子玩耍的時候,耳朵也不要閒著,聽聽英文可以培養語感。

但是這樣"一心二用"並不能讓孩子全神貫注去做某一件事情,結果孩子會聽了也沒學什麼,玩也玩不盡心。孩子這樣"一心二用"這樣培養的話,會培養出不好的習慣,比如在需要孩子專心寫作業的時候,只要聽到一些細小的聲音孩子就會立馬分神。

  • 父母需要孩子多兼顧的事情太多,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爸爸媽媽想要充實孩子的課後生活,會為了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可是當我們的孩子在學校上各種各樣的課差不多大半天的,回到家後還沒吃幾口飯又要去上爸爸媽媽安排的興趣班,補習班等等,還不容易回家了又要開始寫作業。

這樣孩子如何能踏踏實實去認真做某一件事情呢?一個人能力再強,需要專心的事情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會對每件事都是事事上心,都保持同樣高度 的專注力的,何況是還沒有長大的小孩呢?孩子所要兼顧的事情太多了

孩子總是“坐不住”?注意這3點,別讓你的好心破壞孩子專注力

保護孩子專注力,家長應該這樣做

  • 尊重孩子,不要"打擾"孩子的學習規律

當孩子在玩積木的時候,媽媽做好了飯菜就會馬上喊孩子:"放下手頭上的東西,趕緊來吃飯。"當孩子在看書的時候,家裡來了客人,爸爸就會喊孩子:"放下書有禮貌點,跟叔叔打招呼吧"其實這些場景在日常中十分常見的,當孩子開始爸爸媽媽無意識地打斷孩子其實是破壞孩子專注的注意力。時間久了,孩子漸漸就不能專注某一件事情了。

那難道要我們完全放任孩子去玩嗎?其實不是的,孩子天生就有專注力,但需要我們作為家長的培養和保護。才能有助於孩子更加專注。

那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去找到孩子的學習規律呢?對於幼兒園孩子來說,要他們去持續注意某一件事情是很困難的,但是當孩子碰到他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就會集中力爆發。

英國戲劇教育家Brian Way認為:

初期的專注練習可以從本來就存在與人類主要的五覺開始(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和味覺),這種將感知記憶與賦予環境相結合的專注演練是在培養學生對環境延續性的注意力。

我們要做的是尊重孩子,應該從孩子的興趣入手,這時候父母不去幹擾,讓孩子一直處於這種集中的狀態,長期下來,孩子專注的時間會更長了,孩子就會養成做每一件事情都會十分專注的習慣了

孩子總是“坐不住”?注意這3點,別讓你的好心破壞孩子專注力

我是小C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的一點建議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