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不明但身價不菲,話說“布幣之王”——“三孔布”

三孔布

三孔布是布幣中非常特殊的一個種類,最早見於清人初尚齡所著的《吉金所見錄》,其書中載有一品"南行唐"背"十朱"三孔布,以後的學者把三孔布作為一個類別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三孔布的基本形制同圓足布相似,但其在首和兩足各有一圓孔,故稱"三孔布"。

身世不明但身價不菲,話說“布幣之王”——“三孔布”

有"安陽"、"上専"、"宋子"、"無終"、"南行唐"等30餘種地名。三孔布幣值分大小兩等,採用"銖兩制"紀重,大兩",小布的背文為"十二朱(銖)",分別相當於以前布幣使用布的背文為的一釿、半釿,原來的釿為兩、銖所取代,反映了當時的衡制有所變化。"十二朱"中的"朱"是我國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單位,朱者,銖也。二十四銖為一兩,十銖為半兩。由此可知,三孔布在中國古代貨幣史上佔有重要位置,它開創了銖兩貨幣的先河。

三孔布的布首與兩足為什麼各有一孔,一直沒有一個公認的答案。有人認為鑄造三個孔明顯是增加了鑄幣難度,主要是為了保障新造貨幣的技術水平,防止民間偽造。三孔布集中出土于山西、河北二地,關於其鑄造國別問題錢幣學界存在一定的爭議,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說為趙國鑄。持這種說法的學者認為根據三孔布地名的分佈圖,這些地名都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地名,其分佈很廣,而且三晉地區也使用銖兩制,趙國普通圓足布與三孔布外形相似,三孔布理應屬於趙國。

二說為中山國鑄。持這種說法的學者認為三孔布鑄造於公元前四世紀,其上的地名在這一時期絕大部分屬於中山國,因此三孔布應為公元前四世紀時中山國貨幣。以上兩種說法,從目前論證資料所支持的觀點來看,以認為系戰國晚期趙國鑄幣居多。因為三孔布面文地名均為趙地,三晉亦用"朱"、"兩為重量單位。

從傳世品和出土品的情況來看,三孔布是戰國布幣中最稀有的一種。從存世實物上看,三孔布的面文多為戰國時期古城邑地名。目前幣文比較確定的有"武陽"(今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南行唐"(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行唐縣)、"年"(今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石邑"(今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次"(今山西省忻州市代縣)"上専"(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下専"(今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上曲陽"(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下曲陽"(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晉州市)、"北九門"(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域區)、"宋子"(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安陽(一說為河北省張家口市、一說為山西省忻州市定裡縣)、"權"(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五隆"(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無終"(今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

據《中國曆代貨幣大系・先秦編》所載,計有三孔布34品,不同地名為28種。黃錫全《先秦貨幣通論》中所載則多達42品,不同地名者為33種。1983年4月,在山西省朔州市北旺莊平朔露天煤礦生活區基建考古發掘中,曾出土了枚"宋子"小型三孔布,背文為"十二朱",通長5.5釐米,重6.8克。

宋子是古邑名,戰國時屬趙地,在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東北部。從現存文獻資料來看,這枚"宋子"三孔布應是目前唯一有明確考古出土記載的實物,其意義十分重大。《中國錢幣》曾介紹過一枚新品三孔布,通高5.5釐米,足寬2.8釐米,重7.6克面文二字,背文為"十二朱"、"七"。作者將面文釋讀為"建邑",根據《史記》記載,"襄邑"就是"襄城"等例證,推測"建邑"當指今"河北交河之建成(城)(今河北省滄州泊頭市交河鎮)。

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冊"諸侯稱雄形勢圖(公元前350年)"描述,今河北省滄州市泊頭一帶自戰國中期以來即屬趙國的領土範圍。後來趙國又攻佔了齊國的麥丘、饒安等地,擴大了在這一帶的領土。孔布"建邑"的發現,不僅有助於探索戰國晚期齊、趙兩國的邊界間題,也為其國屬與鑄造地點、鑄造時間的討論提供了可靠的資料。

身世不明但身價不菲,話說“布幣之王”——“三孔布”

銳角布

在三晉布幣中,有一類平首布其基本特徵是平肩、方足,首的頂端兩側各有一銳角突出,形制較為奇特,因名"銳角布",有大、小兩種。大型者通高約7釐米重19克左右。目前,已發現的大型銳角布幣面文字主要有"百涅"、"亳百涅"、"舟百涅"、"盧氏百涅"等幾種,特徵是布形大、平襠,除"亳百涅"布外(豎線因有字未到襠),其餘布面正中由首至襠有一豎線,文字多鑄於豎線兩側;布背中間從首至襠亦有一豎線,其兩側各有一從肩至足的斜線;面背皆有廓,鑄造工整。

小型者通高約4釐米,重9克左右。小型銳角布錢面文字主要有"公"、"垂"等2種,其基本特徵是襠呈"A"形,鑄造比大型銳角布粗糙,有的有邊廓。"公"字布,面之兩側從首至足各有一斜線,斜線中間有一"公"字其背面與大型布相同。"垂"字布,面無線紋,"垂"字鑄於布身中間;其背面兩側各有一從首至足的斜線,中無豎線。

有關銳角布的國別和年代,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鄭家相先生認為,"為春秋末期晉地首改空首為平首之製作。迨入戰國,近洮水之平陽,因之而首鑄方足小布,於是方足小布遂盛行於各地。故此銳角方足布,可謂空首布與方足小布間之過渡製作也"。二是汪慶正先生認為,"為戰國韓國的早期鑄幣可以肯定。

從銳角布形制和重量上仔細觀察和分析,多數學者傾向於其應當是戰國早中期的貨幣。橋足布是梁惠文王遷都大梁以前魏國的鑄幣,屬於戰國中期,而銳角布和橋足布幣文均有"盧氏"字樣,我們大體可以推斷銳角布也是在這時期鑄行,是晚於橋足布的一種貨幣,但要比方足布偏早一些。

我們結合銳角布的幣文和出土地點考證,大型銳角布應為韓國鑄幣,小型銳角布應為魏國鑄幣。盧氏,地名。《水經注・洛水》中說,《竹書紀年》:晉出公十九年,晉韓龍取盧氏城"。在今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地處魏、韓、秦國交壤,春秋屬周、晉,戰國先後屬晉、魏、韓、秦。舟,地名,有學者主張與"州"音同相通,故城在河南省沁陽市東南,亦有學者認為不通假,其地在河南新鄭附近,但均認為屬韓。毫,地名。

古毫地有三:一為南亳,在河南省商丘市東南;二為西亳,在河南省偃師市西;三為北毫,在河南省商丘東北。商丘一帶,春秋屬宋,戰國後期屬魏。西毫當屬周或韓。所以,僅從地名上考慮,大型銳角布可以定為韓,但也可定為魏。
身世不明但身價不菲,話說“布幣之王”——“三孔布”

黃錫全先生經過仔細考證,認為在鄭韓故城出有百涅"陶範。因此,他暫且傾向於大型銳角布為戰國中期前韓國的鑄幣。銳角布的出土地點主要有今天的鄭州、洛陽、陝縣、輝縣、淇縣、新鄭等地,這些地方在戰國時期均屬於韓國範圍,這也是銳角布為韓國鑄幣的重要佐證。戰國時期的韓國是一度比較弱小的國家,西臨秦,東接魏,北面趙,強敵環伺,早期的韓國統治者也希望變法圖強,韓哀候二年(公元前375年),滅鄭國,並將國都遷於鄭(今河南新鄭),韓國版圖得到擴充,變法的條件也進一步成熟,韓昭侯八年(公元前355年),用原鄭國京(今河南滎陽東南)人申不害為相,實施變法。

申不害為戰國中期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據《史記》記載,申不害相韓,"內脩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韓昭侯死後,後繼國君均昏聵無能,胸無大志,遂使韓國不斷受到各國蠶食,終至於亡。故銳角布鑄造年代可能是韓昭侯在位期間(公元前362~前333年)。

小型銳角布,一般多出在河南北部,即當時魏國的範圍內。如在河南淇縣戰國墓中一次出土一批"公"字布,僅完整者就有60枚。尤其是在鶴壁,一處戰國窖藏貨幣有4870枚,其中"公"字銳角布竟有3537枚,"垂"字布1枚,其餘多為魏國貨幣,如"垣"字関錢多達1180枚,還有安邑一釿、梁正尚百當子、梁邑布等。

在河南林州市發現有"垂"字布39枚。如從貨幣出土的地理位置與共存關係方面考慮,這種小型布應是魏國的貨幣。垂,地名。何琳儀先生結合《路史・後紀》《通典》《戰國策》《漢書・地理志》考證,垂地在今山西省晉域市南四十五里古"天井關"。因此,小型銳角布根據其幣上地名、出土地點及埋葬年代與共存關係,應是戰國後期魏國鑄行的貨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