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老戏骨李树建:做一个本事比名气大的普通豫剧演员

李树建,当代豫剧领军人物。豫剧“李派老生” 创始人。 主演代表作有豫剧《清风亭上》、《程婴救孤》、《大登殿》、《鞭打芦花》等。

豫剧老戏骨李树建:做一个本事比名气大的普通豫剧演员

李树建的豫剧缘

“当年有一个豫剧团来我们村里演出,演出的间隙我看见他们有白面馍吃,于是我就想去唱戏了。”提到自己跟豫剧的最初结缘,李树建说出的理由是如此简单直接。“在这一行干了40年,唱了40年的戏,这一辈子就献给豫剧了。”李树建说,自己这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许多豫剧院的同事纷纷下海经商,离开了豫剧行当,但李树建却越来越离不开豫剧了。在李树建眼中,豫剧是一门贴近人民、极具美感的伟大艺术。

“豫剧最大的特点,一是通俗易懂。很多农村的老百姓可能字都不识,但提起豫剧的著名选段,都如数家珍,可以说这是我们人民大众的艺术。二是唱腔优美,曲调悠扬。三是情真意切。豫剧大多表现深厚的家国情怀与人生理想,而且表现形式极具艺术美感,唱完一段全场从演员到观众无不动容。”

正是这种对艺术的热爱支撑着李树建走过了这么长的豫剧之路。即使曾经山穷水尽,但坚持和热爱让他的豫剧之路不断柳暗花明。“当时那个条件很艰苦啊,有的时候都要睡地铺,甚至是睡羊圈猪圈,但是我既然认定了豫剧,就一定要做下去。”

豫剧老戏骨李树建:做一个本事比名气大的普通豫剧演员

李树建《清风亭上》

李树建的豫剧情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常香玉把豫剧从河南推向了中国,李树建把豫剧推向了世界。”一直陪伴在李树建身边,忙前忙后的助理自豪地说。

李树建带领着他的豫剧团走过了全球27个国家,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听到了中国地方的传统艺术。为了使豫剧登上世界舞台百老汇,李树建足足筹备了三年。皇天不负有心人,2013年李树建的《程婴救孤》成功登上百老汇的舞台,成为第一部获此殊荣的豫剧。

而后李树建还曾前往巴基斯坦演出,“那时候巴基斯坦正处在战乱中,听说在我们去之前已经有外国人在那边不幸遇难。”李树建想起当年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当时我们一下飞机,就被警察保护了起来,我们的车队前后有军方的战车。到了剧场,我们要先熟悉地下通道,方便发生意外时及时逃脱。”“两天演出顺利结束,在我们刚要放下悬着的心,准备回到祖国时,却得知了空中管制不能回国的消息。好在当我们熬过了寝食难安的一天后,终于回到了祖国,那一刻的感觉真好。”

豫剧老戏骨李树建:做一个本事比名气大的普通豫剧演员

李树建的豫剧梦

李树建的戏曲艺术不仅感染到河南的朋友们,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朋友都有很大的感染力。

一位来自西安的戏迷陈先生,在知道李树建要到北大演出后,明知无票却依旧坐火车赶过来。之前陈先生在网络上看过李树建的演出视频,但从未有机会到现场感受豫剧的魅力。赶到北大校园后仍是无票,他只能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外焦急地抬头张望,多方询问。苦心人天不负,几经周折,陈先生最终从同学手里买到了一张26日《苏武牧羊》的门票。

他很是激动地说,“我终于有机会在现场去体会豫剧《苏武牧羊》的感染力。李树建老师的演出非常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对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的精神诉求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陈先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也十分热情地表达了对李树建的敬意。“我对全国各地戏曲都很热爱,但真正最能让我感受到艺术魅力的还是李树建老师,他的豫剧真是太精彩了。”

也许,李树建最令人钦佩的地方就在于,他不仅是一个豫剧名家,更是把豫剧乃至河南文化的传播作为使命的传承人。而对于青年人,李树建更是希望能够把文化传播的使命传递出去、传承下去。(摘自文章,作者:罗易卓、李高楠,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