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畢業,是去普通大學當輔導員,還是去大專當老師?

普通大學和高職高專都屬於高校範圍內,只不過在大學,對於老師的要求會更高。而輔導員和老師就有本質上的差別,如果你是一名研究生畢業生,現在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去普通大學當輔導員,而另一個就是去大專院校當老師,我一定會建議你選擇後者,去大專院校當老師。

研究生畢業,是去普通大學當輔導員,還是去大專當老師?

為什麼呢?原因如下:

1、老師在編制內,而輔導員在編制外,雖然在學生眼裡輔導員和老師的概念一樣,但實際上並不一樣。

目前,很多大學對於輔導員這個崗位實行的都是合同制,很多優秀的畢業生也可以留校當輔導員,也就是說,能否成為輔導員,決定權在於學校。而老師就不一樣了,需要參考國家規定的考試,通過筆試、面試後,才可能被錄取,當上老師。

就算是再差勁的大專,裡面的老師都是通過層層考試才被錄取的,他們是公職人員,校方不能無緣無故的開除;就算是再裡面的輔導員,也可能因為校方對你有一些意見,而直接讓你失業。

研究生畢業,是去普通大學當輔導員,還是去大專當老師?

2、大專的老師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成為主任、教授,而本科院校的輔導員是很難從“輔導員”晉升到“主任”的。

既然是老師,就可以參加學校的各種研究,只要你的成績突出,就有希望評職稱;輔導員就沒有這樣的待遇,除非先成為老師,才有希望參加各種學術研究,才能獲得項目經費。

3、工資待遇不一樣。

如果只是普通大學的輔導員,並且學校的經濟實力沒有那麼發達的話,一個月的工資也就幾千塊錢,可能只夠剛剛養活自己;而大專裡的老師,工資由教育局發,就算是再不濟的大專,工資也會比輔導員的工資高,在經濟發達的地區,一個普通的大專老師,年薪可以達到20幾萬,這是輔導員永遠也夠不上的。

研究生畢業,是去普通大學當輔導員,還是去大專當老師?

4、輔導員類似生活老師,每天需要處理很多瑣碎事;而大專的老師只需要帶帶課。

大學輔導員其實就是大學生的生活老師,大學生不管遇到什麼事,都需要第一時間與輔導員溝通,所以,這就會讓輔導員的工作很砸碎。一般來講,大學的輔導員都是不授課的。而大專的老師,雖然不如在本科院校裡風光,但是壓力小,更為重要的是,大專裡的老師是正規的老師,在等級上,與本科院校的老師是一個級別,只是系統不一樣。

綜上幾點來看,在大專院校裡當老師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不管學校的位置在哪裡,學校有多差勁,當老師都比當輔導員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