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5000有效人脉为0:人脉不是“相识”,而是“价值”

闲来在一个陌生社群里回答了一位群友的提问,她说:“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我在网上搜过很多次,每次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样。”

我举例说:“按照我的个人理解,核心竞争力是没有定论的,反倒会根据一个人的年龄不断发生变化。比如‘人脉’可能是40岁职场人的重要竞争力之一,但是对于20岁出头的职场小白来说,活力、拼劲儿和创新力才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接着她又追问:“人脉”又是一个特别玄的词了。到底怎样叫“人脉”?认识了很多人就叫人脉了?

我说:“你遇到困难时,能够帮你的人是人脉。反之,你能为别人提供某种价值,你也是他的人脉。”

“那不就是朋友吗?还得是关系特别铁的那种。否则谁愿意无偿帮助你啊,普通老百姓也没能力给别人提供什么价值不是吗?”她喋喋不休,群里也有一大群人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究竟什么样的关系才能称作是“人脉”?

看来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真问题。

微信好友5000有效人脉为0:人脉不是“相识”,而是“价值”

01. 微信好友5000,有效人脉为0。

认识了很多人就叫人脉了?这似乎是对“人脉”二字的最大误解。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总结过微信里最烦遇见的3种人:陌生群里疯狂加好友的,每周私信你鸡汤或者产品的,不管你发什么都点赞混脸熟的。

他说,这3种人身上一般有两个标签“销售”和“急于积累人脉的”。

后来我认真观察了一下,发现还真的是这么个规律。

比如我曾经加入了一个本地活动群,没多久就有一个在群里从来没跟我聊过天的人私加微信。我仔细看了看,这人的微信名和头像还都挺正常的,顺手就点了通过。

好友通过后,这位姑娘发了好长一段个人履历给我,大意是说自己是XX公司做保险业务的,加个微信认识一下,说不定以后会有合作。

之后的小半个月,我都过得特别别扭——朋友圈里无论发了什么,姑娘总是会第一时间冲上来点赞。偶尔看部电影感慨一下,对方立马私信一段鸡汤文给我。

她似乎没有什么行为过分的地方,但却总让我感到不舒服。思来想去,我决定屏蔽了她,也不再回复她私发来的任何文字了。

微信添加好友的上限人数是5000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5000人真的都是你的“好友”,更不代表这些人都能成为你人脉圈的一部分。

尤其是对于很多不懂得经营朋友圈的人来说,一天刷三五次广告或者鸡汤,虽然会让别人很快记住你是做什么的,但同时也会有一大波人选择忽略你、屏蔽你。这时候你于他不仅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还多了一层抵触甚至厌恶。

多认识一些人,多交一些新的朋友,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然而比彼此加个微信更重要的,是如何走心地维护,如何产生有效的联接。

微信好友5000有效人脉为0:人脉不是“相识”,而是“价值”

02. 不是朋友的人,到底如何有效联接?

朋友萧潇是南京某广播台的女主播,因为工作的关系,微信里加了不少人,但平时也就仅限于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有一年冬天,萧潇的儿子生病感冒,医生也很快开出了药方。治疗方法很简单,但问题在于,处在流感高发季,全南京的这两种儿童感冒药都已经脱销了,而网购也不那么容易买得到。

情急之下,萧潇发了一条朋友圈求助,第二天下午就收到了来自杭州的一份药。寄出快递的人是一个不知什么时候加为好友的工作伙伴,因此萧潇对她充满了感激和谢意,彼此就这么联系上了。

半年后,萧潇的单位需要到杭州做一档节目,她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位寄药朋友。两人第一次见面就很信任,很快就促成了这次合作。

人脉关系就是这么奇妙,有时候只是两位妈妈之间的一次互助,没想到就促进了事业上的共同发展。

回到最初的话题,不是好友的人,到底如何建立有效联接呢?

答案就在于真诚。

你真诚地为人处世,真心实意地洞察他人的需求,在别人需要帮助或者点拨时施以援手。而不是为了刷存在感套路对方,与他进行尴尬至极的互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你对别人的帮助是否贴心,并不一定在于你能够提供什么,而要在于别人真正需要什么。

举个例子,有段时间我犯鼻炎,发朋友圈询问有没有治疗鼻炎的妙招。

两位不太相熟的朋友私信了我。第一位告诉我自己曾经有过类似的病症,后来是通过生理盐水洗鼻加上中医调理缓解的。

第二位说鼻炎跟尘螨有关,上来就给我推荐某款乳胶枕。我点开他的朋友圈一看,果然满眼都是乳胶枕的广告。心里对他的印象分瞬间大打折扣,因为对方更关注的是我有可能变成他的客户,而非我到底怎么才能治好鼻炎。

与他人产生联接的时候,你究竟是在套路他,还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他,明眼人心里一定会有定论!

微信好友5000有效人脉为0:人脉不是“相识”,而是“价值”

03. 普通职场人,“人脉”真的有用吗?

关于人脉的另一个说法就是,“普通职场人”用不上人脉。这里的普通职场人,指的是那些既不做销售,也没有太多能力和资源帮助别人的人。

按照这类人的想法,自己用不着麻烦别人,能力也不够帮助别人,自然也就没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帮助别人了。

而我想说的是,这类人恰恰是最需要搭建个人人脉圈的。

如果你现在什么都没有,还不去积极地联接他人,以后会失去更多的发展机会;哪怕你现在不需要用到人脉,只要你还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总有各式各样需要麻烦别人的时候。

给大家讲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吧。

我老家有个亲戚,做事是勤勤恳恳的那一型,按照长辈们的话说就是“老黄牛”。可是他的人际圈特别小,在单位不爱跟同事打交道,回家后跟亲戚们的关系也一般,就爱在家里看看电视、喝点小酒。

他30多岁的时候,赶上一批老国企倒闭,一夜之间丢了铁饭碗。很多跟他工作能力差不多的人很快借助自己的人脉关系获得了面试机会,或者是找到了新工作。但是他在人力市场上泡了一年多,因为没啥关系,又实在不擅交际,最后只找到了一些收入微薄的零工。

几年后孩子升学,有个亲戚的老婆是某重点学校的老师,媳妇想让他去求人家给个重点学校的考试机会。结果他拎了一堆东西登门造访,对方却没给好脸色,冷冷地说:“半年前我妈住院也没见你来走动走动,这会儿用的到我就想起来了,你可真好意思。”

所以,孩子到重点中学的升学机会自然就黄了。

后来,类似这样的事还发生过很多,比如他的父亲住院、老婆也丢了工作,孩子上大学不知道该怎么选专业……

这些事情在人缘好的人眼里或许都不算大事,找个熟人打听一下或者帮个忙就行了。可是到他这里,所有他会的、不会的,都只能自己扛着。

近50岁的时候,他越混越差,身体也大不如前,有一年除夕喝多了撒酒疯,在团圆夜朝大家抱怨:你们这些人都欺负我,说什么人脉关系、什么亲戚朋友,全都是虚的。

被自家老婆孩子带走后,家里的另一位伯伯说:“这个人可惜了,到现在还不知道人脉和人情是怎么回事。”

时隔多年我想起这句话来,似乎明白了伯伯的深意:人脉或是人情当然是有用的,并且也的确是建立在某种利益关系上的。

维护人脉就像投资,平时多走动走动,给别人帮点小忙,你遇到困难时别人才更愿意帮助你。相反,如果你平时丝毫不注意积累,遇到麻烦时才想到别人,这时候就相当于炒股时非得高位买入,那么要付出的代价自然要大许多。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当下你积累的人脉关系或许一年半载用不到,甚至过个三五年也早就损失80%了。但是那筛选出来的20%人脉关系,或许正好能在危机关头帮你一把,助你顺利度过难关。

微信好友5000有效人脉为0:人脉不是“相识”,而是“价值”

04. 怎样才能为自己构建有效的人脉网?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你在什么情况下愿意帮助一个人?

在我看来,至少有3个选拔标准:

A1. 我认识Ta,并且对Ta的印象还不错。

A2. 帮助Ta不需要耗费我太多精力,不妨成人之美。

A3. 如果帮助Ta需要我劳心劳力,那么我希望我们能达成共赢,或者知道Ta在未来会以另一种方式回馈我。

按照这个思路来逆推,如果以别人是否愿意帮助你或者跟你合作,作为衡量人脉网是否有效的标尺,那么你至少需要做3步:

B1. 多认识一些人,并且给对方留下不错的印象。

B2. 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找到那位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就能帮助到你的人。

B3. 如果这个忙任谁都需要付出一些成本,那么你就要认真考虑一下,你能给对方回馈些什么。

微信好友5000有效人脉为0:人脉不是“相识”,而是“价值”

这样分析下来,构建有效人脉网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C1. 多认识一些人,并且在比较重要的场合恰当的展示自己。

比如经营好自己的朋友圈,抓住在公开场合做有价值的演讲的机会,或者在一些工作场景中做好自我介绍。

C2. 得到对方的联系方式或者微信后,要做好自我推荐。

比如一位做短视频的朋友,她在加我微信时就介绍自己“坐标上海,擅长短视频制作。如果之后我在这方面遇到了问题,她可以提供相应的指导。”

好的自我介绍需要留一个“抓手”,也就是清楚地告诉别人,你能为他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C2. 给自己的朋友圈进行分类整理,可以按照城市、职业等特征来区分,方便你在遇到麻烦时快速找到对的人。

之前我在南京工作,但是需要联系上海的酒店办一场活动。如果我自己去挨个跑,显然是费时又费力的。但是我通过朋友圈找到了一位在上海做策划的朋友,他平时肯定会用到当地的会场。果然,经过他的推荐,我在2小时以内就联系到了一处不错的会场,价格也很合适。

C4. 如果你要请别人帮一个很大的忙,一定要替别人考虑好,他们能得到什么。

俞敏洪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里写道,2012年新东方被美国浑水公司攻击,股价遭受重创。当时他找到了马云、柳传志等一众企业家朋友帮助,希望大家能出资帮助。

这个忙可不是小忙,尽管大家都是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可是要几家公司出资3亿美元买进新东方正在急速下跌的股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是俞敏洪有底气,第一他的人品信得过,明确指出新东方没有做过假账,指控纯属诬陷。第二,如果浑水公司说的是假话,那么新东方的股价就一定能涨回来,这时候大家作为控股方,自然是有利可得的。

微信好友5000有效人脉为0:人脉不是“相识”,而是“价值”

在这样一来二去的相互帮助中,你的人脉圈也就越来越牢固和紧密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两个前提条件:

首先,你自己是非常努力,并且在稳步提升的。人品值得信赖,未来可能回报给别人的更多,别人自然更愿意帮助你。

其次,你需要多认识一些人,但是要对“强联接”和“弱联接”做个区分。紧密圈子里的人要多花精力维护,联系较弱的人需要等待时机出现。

这是因为,维护关系也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把太多注意力都投在这方面,反而是本末倒置了。

人脉不仅仅是“相识”,而是一种“价值”。

人脉圈里的人也未必都是朋友,很有可能是有了某种合作才进一步成为朋友。

希望你认清这一点,用心维护好自己的人脉圈,但仍然要留更多时间专注提升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