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與任職有什麼區別?關係到公職人員提拔,你應該知道

常常有人會問:單位準備派我到某地掛職,回來以後能不能提一級?

掛職,成為了輿論關注的重點。

掛職與任職雖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在現實中確實有這天壤之別。如果一定要說誰更好的話,掛職的情況大於任職的情況。

掛職與任職有什麼區別?關係到公職人員提拔,你應該知道

一、掛職屬於組織重點培養

掛職是組織部門有計劃、按程序進行的,掛任職務都要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經過正規的組織程序進行任命或者選舉,它是幹部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旦進入了組織部門掛職人選,說明一點:你是組織重點培養的對象。就像很多官員能夠去中央黨校參加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出來之後基本上就安排到廳級幹部。廳級幹部對於很多處級幹部來說,也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與之相對應的,不同級別的領導進入了組織部的掛職名單,按照正常的流程,肯定是官高一級。

為了實現這種目的,在掛職中,下掛是經常出現的一種方式,他是上級部門的領導到地方或者其他行業進行掛職,目的是增加基層工作經驗。當增加完經驗,那麼就可以去其他地方當一把手了。

比如中央部門司局級幹部,會到掛職到一個地方當副市長,常委或者書記。經過一兩年的掛職,然後成為其他地方有實權的實職部門一把手。

通過這個培養的流程:掛職—任職,我們可以知道,在一個官員的政治生命中,掛職是多麼的重要。

二、任職只是正常的工作變動

一個官員要想被提拔到其他崗位作為領導。一般情況下就是三種途徑:晉升、選拔、調動等方式。

在有關政策中,公務員要想實現職級的變化,必須本著公開公正透明原則,經過組織申報,民主評議,資格審查、組織談話、公示公開等流程。符合要求了,就提拔到一定崗位。

目前國家公務員的任用選拔機制的方式主要包括選任制、委任制、聘任制、考任制幾種方式。在不同行政機關採用不同的形式。比如各級政府組成人員,實行選任制。

所以任職一般情況下可以是:升職、平職、降職。

在公務員的選拔機制中,雖然掛職是沒有實權,任職是有實權。但是從背後所起到的作用來說:掛職的作用大於任職。

能被組織看中,有機會掛職,那麼只要正常表現,提拔升職就離你不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